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2-目录

20-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第23页

竦、陈尧佐修真宗正史,王曾提举,八年上之。增纪为十,志为六十,传为八十。
△《两朝国史》一百二十卷
熙宁十年,诏修仁宗、英宗正史,宋敏求、苏颂、王存、黄履等编修,吴充提举。元丰五年,王珪、李清臣等上之。
△《四朝国史》三百五十卷
绍兴二十八年置修国史院,修一朝正史。三十一年提举陈康伯奏纪成,乞选日进呈。至乾道二年闰九月,始与《太上圣政》同上。淳熙五年,同修史李焘言修四朝正史,开院已十七年,乞责以近限。七年十月,修史王希吕奏志成,十二月进呈。至十三年,修史洪迈奏昨得旨限一年内修成列传,今已成书,十一月与《会要》同进。盖首尾三十年,所历史官,不知其几矣。
△《史记音义》二十卷
唐崇贤馆学士刘伯庄撰。贞观初,奉敕讲授,采鄹诞生、徐广及隋柳顾言《音义》为此书。
△《史记索隐》三十卷
唐弘文馆学士河内司马贞撰。采摭异闻,释文演注。末二卷为《述赞》,为《三皇本纪》。世号《小司马史记》。
△《附索隐史记》一百三十卷
淳熙中广汉张材介仲刊於桐川郡斋,削去褚少孙所续,而附以司马贞《索隐》。其后,江阴耿秉直之复取所削者别刊之。
△《史记正义》三十卷
唐诸王侍读张守节撰。开元二十四年作序。
△《三刘汉书标注》六卷
侍读学士清江刘敞原父、中书舍人刘攽贡父、端明殿学士刘奉世仲冯撰。奉世,敞之子也。又本题《公非先生刊误》,其实一书。公非,贡父自号也。《汉书》自颜监之后,举世宗之,未有异其说者,至刘氏兄弟始为此书,多所辨正发明。
△《唐书直笔新例》四卷
修书官温陵吕夏卿撰。纪、传、志各一卷,摘旧史繁阙,又为《新例须知》附於后,略举名数如目录之类。
△《唐书音训》四卷
宣义郎汶上窦苹叔野撰。
△《唐书纠缪》二十卷
朝请大夫知蜀州成都吴缜廷珍撰。其父师孟,显於熙、丰。序言修书之时,其失有八,而纠摘其缪误,为二十门。侍读胡宗愈言於朝,绍圣元年土之。世传缜父以不得预修书,故为此。
△《五代史纂误》五卷
吴缜撰。宇文时中守吴兴,以郡庠有二史板,遂取二书刻之,后皆取入国子监。初,郡人思溪王氏刻《藏经》有余板,以刊二史置郡庠。中兴,监书多阙,遂取其板以往,今监本是也。
△《唐书列传辨证》二十卷
端明殿学士玉山汪应辰圣锡撰。专攻列传,不及纪、志,以元祐名贸谓列传记事,毁於镌削,暗於藻绘,故随事辨证之。
△《西汉决疑》五卷
国子司业宛邱王速致君撰。一曰《失實》,二日《引古》,三曰《异言》,四曰《杂证》,五日《注释》。
△《西汉刊误补遗》十七卷
国子博士吴仁杰斗南撰。补三刘之遗也。
○别史类
△《南史》八十卷、《北史》八十卷
唐崇贤馆学士邺李延寿撰。初,延寿父大师多识旧事,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天下分隔,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详略訾美失传,思所以改正刊究,未成而没。延寿追终先志,凡八代合二书,为百八十篇。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高氏小史》一百三十卷
唐殿中丞高峻撰。本书六十卷,其子迥分为一百二十。盖钞节历代史也。司马温公尝称其书,使学者观之。今案《国史志》凡一百九卷,目录一卷。《中兴书目》一百二十卷,止於文宗。今本多十卷,直至唐末。峻,元和人,则其书当止於德、顺之间。迥之所序,但云分六十卷为百二十,取其便易而已,初未尝有所增加也。其止於文宗及唐末者,殆皆后人传益之,非高氏本书。此书旧有杭本,今本用厚纸装夹面,写多错误,俟求杭木校之。
△《唐余录史》三十卷
直集贤院益都王皡子融撰。宝元二年上。是时惟有薛居正《五代旧史》,欧阳修书未出。此书有纪,有志,有传,又博采诸家小说,仿裴松之《三国志注》,附其下方,盖五代别史也。其书列韩通於《忠义传》,且表出本朝褒赠之典,《新旧史》皆不及此。《馆阁书目》以入杂传类,非是。皡,曾之弟,后以元吴反,乞以字为名,仕至集贤院学士。
△《古史》六十卷
门下侍郎眉山苏辙子由撰。因马迁之旧,上观《诗》、《书》,下考《春秋》及秦、汉杂录,为七本纪,十六世家,三十七列传。盖汉世古文经未出,战国诸子各自著书,或增损古事以自信其说,迁一切信之,甚者或采世俗相传之语,以易古文旧说,故为此史以正之。然其称迁浅近而不学,疏略而多信,迁诚有可议者,而以为不学浅近,则过矣。
△《东都事略》一百五十卷
承议郎知龙州眉山王偁季平撰。其书纪、传、附录略具体,但无志耳。附录用《五代史》例也。淳熙中上其书,得直秘阁。其所纪太简略,未得为全善。
△《新唐书略》三十五卷
吕祖谦授徒,患《新史》难阅,摘要抹出,而门人钞之。盖节本之有伦理者也。
○编年类
△汉纪三十卷
汉侍中汝南荀悦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