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2-目录

20-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第24页

豫撰。献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诏尚书给笔劄,辞约事详,论辨多美。其《自序》曰:“立典有五志焉,曰达道义,章法式,通古今,著功勋,表贤能。”
△《后汉纪》三十卷
晋东阳太守阳夏袁宏彦伯撰。以《后汉书》烦秽杂乱,撰集为此记。
△《晋春秋略》二十卷
唐秘书省正字杜延业撰。自王隐而下诸书及诸僭伪传记,皆所详究,而以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删缉为此书。《馆阁书目》作“杜光业”。案《唐志》亦曰“延业”。考《新旧史》,他无所见,未详何时人。
△《元经薛氏传》十五卷
称王通撰,薛收传,阮逸补并注。案河汾王氏诸书,自《中说》之外,皆《唐艺文志》所无。其传出阮逸,或云皆逸伪作也。今考唐神尧讳渊,其祖景皇,讳虎。故《晋书》戴渊、石虎,皆以字行。薛收唐人,於传称戴若思、石季龙宜也。《元经》作於隋世,而太兴四年亦书曰“若思”,何哉?意逸之心劳日拙,自不能掩耶!此书始得於莆田,才三卷,止晋成帝。后从石林叶氏得全本,录成之。
△《唐历》四十卷
唐集贤学士河东柳芳仲敷撰。芳所辑《国史》,叙天宝后事不伦,及谪黔中,会高力士同贬,因从之质开元、天宝禁中事本末,史已上送,不可追刊,乃用编年法作此书。起隋义宁元年,迄大历十三年。
△《续唐历》二十二卷
唐监修国史崔龟从元吉撰。起大历十三年春,尽元和十五年,以续柳芳之书也。《艺文志》载韦澳、蒋偕、李荀、张彦远、崔瑄等撰,实大中时。
△《大唐统纪》四十卷
唐江南西道观察制官陈岳撰。用荀、袁体,起武德,尽长庆,为一百卷。今止武后如意,非全书也。
△《通历》十五卷
唐泉州别驾扶风马总会元撰。书本十卷,止於隋代。今书直至五代,增五卷者,后人所续也。晁公武《志续通历》十卷,孙光宪撰。太祖朝尝诏毁其书。
△《唐年补录》六十五卷
后晋起居郎史馆修撰获鹿贾纬撰。以武宗后无实录,故为此书,终唐末,其实补实录之缺也。虽论次多缺误,而事迹鹿存,亦有补於史氏。
△《五代通录》六十五卷
宰相昭文馆大学士大名范质文素撰。亦以实录繁冗,节略而成此书。
△《帝王照略》一卷
唐洺州刺史刘轲撰。伪蜀冯鉴注,并续唐祚以后。《唐志》及《馆阁书目》有《刘轲帝王历数歌》一卷,疑即此书也。
△《纪年通谱》十二卷
丞相宋庠公序撰。自汉文后元有年号之后,以甲子贯之,曰正、曰闰、曰伪、曰贼、曰蛮夷,以正为主,而附列其左,号《统元》,为十卷。其二卷曰《类元》,因文之同,各以汇别。庆历中表上之。宣义郎毕仲荀续补一卷,止元符三年。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
丞相温公河内司马光君实撰。初,光尝约战国至秦二世,如《左氏》体为志八卷以进。英宗悦之,遂命论次历代君臣事迹,起周威烈,迄乎五代,就秘阁置局。神宗御制序,赐名《资治通鉴》。及补外,听以书局自随。元丰七年书成。上曰:“贤於荀悦《汉纪》远矣。”目录仿《史记》年表,年经国纬,用刘羲叟长历气朔,而撮新书精要散於其中。《考异》参诸家异同,正其谬误,而归於一。总三百五十卷。
△《通鉴举要历》八十卷
司马光撰。《通鉴》既成,尚患本书浩大难倾略,而目录无首尾,晚著是书,以绝二累。其藁在晁说之以道家。绍兴初,谢克家任伯得而上之。
△《累代历年》二卷
司马光撰。即所谓《历年图》也。治平初所进,自威烈王至显德,本为图五卷,历代皆有论。今本陈辉晦叔刻於章贡,为方策以便观览,而自汉高帝始。
△《百官公卿表》十五卷
司马光撰。其序曰:“朝廷所以鼓舞群伦,缉熙庶续者,曰官、曰差遣、曰职而已。所谓‘官’者,乃古之爵也;所谓‘差遗’者,古之官也;所谓‘职’者,古之加官也。自建隆以来,文官知杂御史以上,武官閤门使以上,内臣押班以上,迁转黜免存其实,以先后相次为表。”本入职官类,以《稽古录序》所谓“建隆接乎熙宁,臣又著之於《百官表》”,即谓此书,盖与《通鉴》相为表里,故著之於此。案晁氏《读书志》有一百四十二卷,未详。
△《稽古录》二十卷
司马光撰。其表云:“由三晋开国,迄於显德之末造,臣既具之於《历年图》;自六合为宋,接於熙宁之元,臣又著之於《百官表》,乃威烈丁丑而上,伏羲书契以来,悉从论纂,皆有依凭。”盖元祐初所上也。此书始刻於越,其后再刻於潭。越本《历年图》诸论聚见第十六卷,盖因图之旧也;潭本诸论各系於国亡之时,故第十六卷惟存总论。
△《通鉴释文》二十卷
司谏司马康公休撰。温公之子也。
△《通鉴释文》三十卷
左宣义郎眉山史炤见可撰,冯时行为之序。今考之公休之书,大略同而加详焉。盖因其旧而附益之者也。
△《通鉴前例》一卷、《修书帖》一卷、《三十六条四图》共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