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峘,德棻五世孙也。
△《唐肃宗实录》三十卷
亦元载监修,不见史官姓名。
△《唐代宗实录》四十卷
令狐峘撰。尤为漏略,不立房琯传,不载颜真卿事迹。
△《唐建中实录》十卷
唐史馆修撰吴郡沈既济撰。其书止於建中二年十月,既济罢史官之日。
△《唐德宗实录》五十卷
称裴垍撰。亦监修宰相也。案《志》,蒋乂、樊绅、林宝、韦处厚、独孤郁撰。垍,字弘中,河东人。
△《唐顺宗实录》五卷
唐史馆修撰韩愈撰。见愈《外集》。案《志》称韩愈、沈传师、宇文籍撰,李吉父监修。《新史》谓议者哄然不息,卒窜定无完篇,以阉官恶其书禁中事切直故也。
△《唐宪宗实录》四十卷
题路隋撰。隋自长庆中与韦处厚同修撰,历年久而未成,至文宗太和中,隋为监修,乃上之。案《志》称沈传师、郑澣、宇文籍、蒋系、李汉、陈夷行、苏景裔撰,盖前后史官也。又称杜元颖、韦处厚、路隋监修,亦前后宰相也。
△《唐穆宗实录》二十卷
亦路隋监修,史官则苏景裔、王彦威、杨汉公、苏涤、裴休也。
△《唐敬宗实录》十卷
监修李让夷,史官陈商、郑亚。
△《唐文宗实录》四十卷
监修魏謩,史官卢耽、蒋偕、王沨、卢告、牛丛也。
△《唐武宗实录》三十卷
监修韦保衡。
△《宣宗实录》三十卷
△《懿宗实录》二十五卷
△《僖宗实录》三十卷
△《昭宗实录》三十卷
△《哀帝实录》八卷
案:《唐志》惟有《武宗实录》三十卷,其后皆未尝修纂。更五代,《武录》亦不存,《邯郸书目》惟存一卷而已。五《录》者,龙图阁直学士常山宋敏求次道追述为书。案《两朝史志》初为一百卷,其后增益为一百四十八卷。今案《懿录》三十五卷,止有二十五卷,而始终皆备,非阙也。实一百四十三卷。《馆阁书目》又言阙第九一卷,今本亦不阙云。
△《后唐庄宗实录》三十卷
监修赵凤,史官张昭远撰。天成四年上。
△《后唐明宗宝录》三十卷
监修姚顗,史官张昭远等撰。清泰三年上。
△《后唐废帝实录》十七卷
张昭、尹拙、刘温叟撰。案昭本传撰梁均王、郢王、后唐愍帝、废帝、汉隐帝《实录》,惟梁二王年祀浸远,事皆遗失,遂不修。余三帝实录皆藏史阁,周世宗时也。盖昭木撰《周祖实录》,以其历试之迹,多在汉隐帝时,故请先修《隐录》,因并及前代云。
△《晋高祖实录》三十卷
△《晋少帝实录》二十卷
监修窦正固,史官贾纬、王伸、窦俨等撰。周广顺元年上。正固字体仁,同州人。相汉至周,罢归洛阳,国初卒。
△《汉高祖实录》十七卷
监修苏逢吉,史官贾纬等撰。乾祐二年上。书本十二卷,今缺末三卷。《中兴书目》作十卷。
△《汉隐帝实录》十五卷
张昭等撰。事已见前。
△《周太祖实录》三十卷
张昭等撰。显德五年上。昭即昭远,字潜夫,濮上人。避汉祖讳,止称昭。逮事本朝,为吏部尚书。开宝四年卒。
△《周世宗实录》四十卷
监修官晋阳王溥齐物,修撰范阳扈蒙日用撰。
△《太祖实录》五十卷
监修国史肥乡李沆太初,史官集贤院学士河南钱若水淡成等重修。初,淳化中,命李至、张洎等修太祖史未成,及咸平元年,《太祖实录》成书,以太祖朝事多漏略,故再命若水修撰。二年书成,上之。卷首有沆《进书表》,叙前录之失及新书刊修条目甚详。同修者直馆饶阳李宗谔昌武、东平梁颢太素、直集贤院河南赵安仁乐道。李焘云,世传太祖自陈桥推戴马上,约束诸将本太祖圣意,前录无太宗叩马之语,乃后录所增也。前录既不传,今不可考矣。李焘《长编》且载,而云旧录所无,今从新录。然则焘亦尝见旧录也耶?近闻士大夫家亦多有之,求之未获也。
△《太宗实录》八十卷
钱若水等以至道三年十一月受命,咸平元年八月上之。九月而毕,人难其速。同修撰者给事中济阴柴成务宝臣、秘阁校理丹阳吴淑正仪、直集贤院建安杨亿大年。案亿《传》,书凡八十篇,而亿独草五十六卷。
△《真宗实录》一百五十卷
学士承旨肥乡李维仲方、学士临川晏殊同叔撰。乾兴元年受诏,天圣二年,监修新喻王钦若定国上之。同修者侍讲博平孙奭宗古、知制诰赵郡宋绶公垂、度支副使阆中陈尧佐舜元、校理真定王举正伯中、枝勘河南李淑献臣。
△《仁宗实录》二百卷
学士华阳王珪禹玉、范镇景仁、知制诰常山宋敏求次道撰。嘉祐八年奉诏,历治平至熙宁二年七月书成。宰臣韩琦提举。
△《英宗实录》三十卷
学士寿春吕公著晦叔、长社韩维持国、知制诰浦城吴充冲卿撰。熙宁元年正月奉诏,二年七月宰臣提举曾公亮上之。
《英宗实录》熙宁元年曾宣靖提举,王荆公时已入翰林,请自为之,兼实录修撰,不置官属。成书三十卷,出於一手。东坡先生尝语刘壮舆羲仲云,此书词简而事备,文古而意明,为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