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26-台湾通史-清-连横-第81页

计费二百一十余万两。夫铭传之治台,不独办防、练兵已也,造铁路以通之,行邮船以辅之,振殖产以裕之,辟财源以以养之,改内政以新之,设教育以明之,使民能知义,国无患贫,而兵乃可用。夫兵者所以禁暴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以战则克,以守则固,以攻则破,节制之师也。台湾之虽未及此,而铭传能整饬之,以防御外侮,亦可用也。
○郑氏武官表
正总督:永历三十二年设,以左武卫刘国轩任之,表赐尚方剑,专征伐。
副总督:永历三十二年设,以后提督吴淑任之。
勇卫
侍卫
左武卫
右武卫
左虎卫
右虎卫
正提督
副提督
中提督
前提督
后提督
左提督
右提督
五军都督
中军都督
督理戎政
五军戎政
旗鼓中军
总练使
行军司马
咨议参军
参军
监纪推官
材官
正总兵
副总兵
参将
游击
都司
守备
千总
把总
○郑氏各将军表
左龙骧将军:永历三十五年,以郑明任之。
右龙骧将军:永历三十五年,以郑智任之。
征北将军:永历三十二年,以刘国轩任之。
平北将军:永历三十七年,以曾瑞任之。
定北将军:永历三十七年,以王顺任之。
平西将军:永历二十九年,以吴淑任之。
宁南将军:永历三十一年,以刘进忠任之。
安东将军:永历二十九年,以刘炎任之。
荡虏将军:永历二十八年,以张学尧任之。
殄虏将军:永历二十八年,以马应龙任之。
破虏将军:永历二十八年,以武弘谟任之。
平虏将军:永历二十八年,以吴淑任之。
征虏将军:永历三十年,以张国勋任之。
灭虏将军:永历三十年,以苗之秀任之。
○郑氏陆军各镇表
勇卫前镇(每镇分中、前、后、左、右五协,又有总理、骁翊、领旗、领兵四协,由镇帅主之)
勇卫后镇
勇卫中镇
侍卫前镇(与勇卫同)
侍卫后镇
侍卫中镇
左武卫前镇(与勇卫同)
左武卫后镇
左武卫中镇
右武卫前镇(与勇卫同)
右武卫后镇
右武卫中镇
左虎卫前镇(与勇卫同)
左虎卫后镇
左虎卫中镇
右虎卫前镇(与勇卫同)
右虎卫后镇
右虎卫中镇
中提督前镇(与勇卫同)
中提督后镇
中提督中镇
前提督前镇(与勇卫同)
前提督后镇
前提督中镇
后提督前镇(与勇卫同)
后提督后镇
后提督中镇
左提督前镇(与勇卫同)
左提督后镇
左提督中镇
右提督前镇(与勇卫同)
右提督后镇
右提督中镇
左先锋镇(每镇分中、前、后、左、右、五协,各以副将主之;协或称营,以下仿此)
右先锋镇
冲锋前镇
冲锋后镇
冲锋中镇
冲锋左镇
冲锋右镇
援剿前镇
援剿后镇
援剿中镇
援剿左镇
援剿右镇
果毅前镇
果毅后镇
果毅中镇
果毅左镇
果毅右镇
宣毅前镇
宣毅后镇
宣毅中镇
宣毅左镇
宣毅右镇
扬威前镇
扬威后镇
扬威中镇
扬威左镇
扬威右镇
建威前镇
建威后镇
建威中镇
建威左镇
建威右镇
龙骧前镇
龙骧后镇
龙骧中镇
龙骧左镇
龙骧右镇
折冲前镇
折冲后镇
折冲中镇
折冲左镇
折冲右镇
护卫前镇
护卫后镇
护卫中镇
护卫左镇
护卫右镇
振义镇
奋义镇
昭义镇
彰义镇
正兵镇
奇兵镇
进兵镇
殿兵镇
游兵镇
亲兵镇
耀兵镇
英兵镇
前锋镇
中权镇
后劲镇
大武镇
仁武镇
义武镇
礼武镇
智武镇
信武镇
金武镇
木武镇
水武镇
火武镇
土武镇
虚宿镇
危宿镇
室宿镇
壁宿镇
奎宿镇
娄宿镇
胃宿镇
昴宿镇
毕宿镇
觜宿镇
参宿镇
井宿镇
鬼宿镇
柳宿镇
星宿镇
张宿镇
翼宿镇
轸宿镇
角宿镇
亢宿镇
氐宿镇
房宿镇
心宿镇
尾宿镇
箕宿镇
斗宿镇
牛宿镇
女宿镇
戎旗一镇
戎旗二镇
戎旗三镇
戎旗四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