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于耆臣、未尝不曲加优恤。而体制攸关。断不可稍踰尺寸。至御用马匹、本应在街市骑试。亦不得藉试马为名、擅行出入。傥经此次申禁后。如有乘骑进内者。著该班侍卫章京等拦阻。若再不遵。即著禀知该管大臣、指名参奏。照违旨例治罪不贷。将此通谕王公大臣等知之。并著叙入宫史续编。永远遵行。
○又谕、给事中赵佩湘奏、各省亏空、辗转清查、多致悬宕、并提解节省银两、私增漕余名目、清严行饬禁一摺。所奏俱是。各省州县经管仓库钱粮。例应年清年款。申明该管各上司、随时核实查察。一有亏空。即当严行参办。原不应有清查名目。近年以来。各州县交代不清。监交各员相为容隐。遂做成亏空。公然禀明上司。设法弥补。该管督抚竟奏明立局清查。至有二次三次、并每隔数年、又复奏请一次者。其于穷源截流之要。仍属空言无补。辗转相因。伊于何底。总由该督抚藩司掩饰催徵不力。及查有州县亏缺。又复姑息养奸。或瞻徇亲故。或利其逢迎。包庇纵容。予以弥缝之名。巧为朦蔽。以致国帑虚悬。甚至借名弥补。朘削民膏。种种敝□大端。均难逃朕洞鉴。至漕务积敝□大。节经明降谕旨、严查饬禁。如各州县徵收漕粮。原应平斛响攩。令各粮户核实兑交。又安得有漕余之名。乃近日以弥补库项之计。巧增漕余名目。致令各州县任意浮收。有一石加至数斗。甚至加增一石。浮收不已。从而折色。不肖州县、既囊橐私肥。而该管上司、因而需索漕规。运弁旗丁、因而需索兑费。刁生劣监、亦遂乘机挟制。渔利包漕。此皆由该督抚藩司、以弥补为属员地步。而各州县遂藉口以济其私。流敝□大百出。尤应严行查禁。嗣后各省清查名目。务当永远革除。如各州县续有亏缺。即责令接任及监交之员、据实禀揭。勒令前任如数交纳。傥逾限不交。即监追治罪。有漕各省。务当严饬各州县、无许借漕余为名。稍有浮收。以清敝□大源。将此通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吉纶等会议运漕车辆章程一摺。其议覆严防守候、禁止勒赔、及实发红封等款。俱著照所议办理。惟派雇车辆一款。所议殊未妥协。官运漕粮。原应自雇车辆。即因地处偏僻。分派里下。总当均匀轮派。以纾民力。以德平一县运漕之车。每年祇需七百辆。以阖县地亩核算、分为中东西三路。三年一轮。则小民一年供役。尚有二年休息。其本年不应出车之路。比户周知。里胥保正。断不能影射签派。若如吉纶等所议、仍照旧一年一运。是里民年年供役。竟无轮息之期。且亦无须如许车辆。不过仍留为不肖官吏卖放地步。至所云东乡运西乡之粮。易滋贻误此言尤属错谬。漕粮徵收在廒。至运赴水次时。车辆随到随运。岂必定于何乡之车运何乡之米。此事该州县总视为利薮。不顾苦累闾阎。该抚等亦并未详细筹画。率行定议。不自觉其言之矛盾。著吉纶等另行妥议具奏。不得沿习积敝□大。因循含混。
○以兵部左侍郎邵自昌、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丁卯。转兵部右侍郎秦瀛、为左侍郎。以内阁学士万承风、为兵部右侍郎。
○戊辰。谕内阁、昨经降旨申明西苑等处门禁。并令王公大臣等、自揣衰疾不能前往。奏请在门外伺候。以示体恤。令又思由西苑门至遐瞩楼、春藕斋、路径稍远。王大臣等内之年老有疾者。艰于行走。亦属实在情形。即令在门外伺候。该处并无房屋可以驻足。又断无准其乘骑进内之理。嗣后朕赴西苑用膳办事。所有内廷外廷王公大臣等、俱在西苑门外下马。步行进门。至马头著御船处豫备船只。照进同乐园之例结冰后即用冰床。至每年十月闲冰薄之时必须步行随入之候年在六十以上者。除自揣步履尚健、照常前往外。其余著加恩不必前往。俟朕进宫时、在隆宗门内站班。如年未至六十而实有残疾人所共知者亦著在隆宗门内伺候至亲郡王等例得在紫禁城内骑马近闻仪亲王、成亲王、定亲王绵恩、进内时俱不乘用意欲练习步履此则未免过当。诸王等如果意在习劳。府中尽可散步。何必于众人观瞻之所。徒步而行。此后均著照常乘骑用符体制。即朕在宫中园中、时常散步并不觉劳若宫门外亦步行可乎。过犹不及亦非理也此旨亦著叙入宫史续编。
○又谕、国朝宫吏续编前经馆臣等、纂辑成帙进呈。朕几暇偶加披览。仅于全书中择其紧要数卷略为繙阅。并未逐句详看。而错讹已有七处其余未经检阅各卷。自必更多舛误。可见纂校各员竟未细心校勘。咎实难辞除发交原办各员敬谨更正外。陈崇本、法式善、职司总纂。著交部议处。所有原派各总裁、著交部察议。其校勘各员。查明系何人校对。亦著该部查取职名。一并议处。
○己巳。圣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庚午。以五旬万寿。赏废员祁<土贡>等五十七人、官秩有差。并开复武举古维城、监生孙承祖、衣顶。
○辛未。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大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