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亲近也。
受命诏以昭诗。
明告屈原,明典文也。诗一作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
承宣祖业以示民也。
明法度之嫌疑。
草创宪度,定众难也。
国富强而法立兮,
楚以炽盛,无盗奸也。
属贞臣而日矣。
委政忠良而游息也。矣一作娱。
秘密事之载心兮,
天灾地变,乃存念也。秘一作移。
虽过失而弗治。
臣有过差,放贳宽也。弗一作不。
心纯而不泄兮,
素性敦厚,慎语言也。泄一作贳。
遭谗人而嫉之。
遭退靳尚及上官也。嫉之一作佞嫉。
君含怒而待臣兮,
上怀忿恚,欲刑残也。
不清澈其然否。
内弗省察,其侵冤也。澈一作。
蔽晦君之聪明兮,
专擅维恩,握主权也。
虚惑误又以欺。
欺罔戏弄,若转丸也。一云惑虚言又以欺。
弗参验以考实兮,
不审穷其端原也。
远迁臣而弗思。
放逐徙我,不肯还也。
信谗谀之溷浊兮,
听用邪伪,自乱惑也。溷浊一作浮说。
盛气志而过之。
呵骂迁怒,妄诛戮也。盛,古作成。
何贞臣之无{自辛}兮,
忠正之行,少愆忒也。{自辛}一作罪。
被离谤而见尤。
虚蒙诽讪,获过愆也。离一作ゥ。
{斩心}光景之诚信兮,
质性谨厚,貌纯悫也。
身幽隐而备之。
虽处草野,行弥笃也。闻氏谓备当为避,声误字。
临沅湘之玄渊兮,
观视流水,心悲恻也。沅一作江。
遂自忍而沈流。
遂赴深水,自害贼也。遂一作不。
卒没身而绝名兮,
姓字断绝,形体没也。一云:名字断绝,形朽腐也。没身一作沈身。
惜壅君之不昭。
怀王壅蔽,不觉悟也。古本壅皆作ń。沈祖绵谓昭当作皓,字之讹。流皓幽聊为韵。
君无度而弗察兮,
上无检柙,以知下也。
使芳草为薮幽。
贤人放窜,弃草野也。
焉舒情而抽信兮,
安所展思,拔愁苦也。
恬死亡而不聊。
忍不贪生而顾老也。
独鄣壅而蔽隐兮,
远放隔塞,在裔土也。鄣一作彰,壅一作雍。
使贞臣为无由。
欲竭忠节,靡其道也。为一作而。
闻百里之为虏兮,
沈祖绵曰:“百里奚无为虏事,虏当作竖。”
伊尹烹于庖厨。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见《骚经》、《天问》。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
宰阿谀,甘如蜜也。弗一作不。徐复校味为昧,弗昧,“言微明亦不可得也”。非是。
子胥死而后忧。
竟为越国所诛灭也。
介子忠而立枯兮,
介子,介子推也。
文君寤而追求。
文君,晋文公也。寤,觉也。昔文公被丽姬谮,出奔齐楚,介子推从行,道乏粮,割股肉以食文公。文公得国,赏诸从行者,失忘子推。子推遂逃介山隐。文公觉悟,追而求之。子推遂不肯出。文公因烧其山,子推抱树烧而死,故言立枯也。《七谏》中推自割而食君,亦解此也。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言文公遂以介山之民封子推,使祭祀之,又禁民不得有言烧死,以报其德,忧游其灵也。一无而字。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言文公思子推亲自割其身,恩义尤笃,因为变服,悲而哭之也。
或忠信而死节兮,
仇牧荀息与梅伯也。
或讠也谩而不疑。
张仪欺诈,不能诛也。讠也一作。
弗省察而按实兮,
君不参错而思虑也。
听谗人之虚辞。
谄谀毁訾,而加诬也。
芳与泽其杂糅兮,
质性香润,德之厚也。
孰申旦而别之?
世无明智,惑贤愚也。
何芳草之早夭兮,
贤臣被谗,命不久也。夭一作夭。
微霜降而下戒。
严刑卒至,死有时也。下一作不。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
君知浅短,无所照也。一云不聪明。洪兴祖《补注》曰:“《易?噬嗑》《》卦皆曰:‘聪不明也。’”盖谓本作“聪不明”。闻氏《校补》谓聪训听,“聪不明”者,即听不明也。又据洪氏所引,谓“聪不明”古之恒语。闻说非是。此当作“不聪明”者是也。考“无所照”即释“不聪明”之意也。王本作“不聪明”也。考聪字古有二训:一曰听也。一曰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