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18页

,意味无穷。然律以盛唐,则气骨有余,风韵稍乏。唯“风林纤月落,衣露静琴张”.“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尤为工绝,此则盛唐所无也。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鹤注】《唐五行志》:开元二十九年秋,河南河北二十四郡水。齐其一也,当是其年作。《唐书》:临邑,汉县,属齐州。【张綖注】此诗诸家皆编在开元二十九年,公是时年甫三十,而诗中有“吾衰同泛梗”之句,是岂其少作耶。徒以唐史此年有伊洛及支川皆溢,河南北二十四郡水,遂为编附。然黄河水溢,常常有之,岂独是年哉。集中如此类者甚多,不能遍举。
二仪积风雨①,百谷漏波涛②。闻道洪河坼③,遥连沧海高④。
(从苦雨泛河叙起。“闻道”二字,据来书所言。排律诗须见段落分明,看此篇逐段还题之法。)
①二仪,天地也。《抱朴子》:“弥纶二仪,升为云雨。降成百川。”
②《老子》:“江海能为百谷王。”《魏志》:“波涛汹涌”。《通鉴》:汉陈忠曰:“淫雨漏河。”漏字本此。
③潘岳诗:“登城望洪河。”注:“洪河,黄河也。”
④《抱朴子》:“沧海之滉漾。”
职司忧悄悄①,郡国诉嗷嗷②。舍弟卑栖邑③,防川领簿曹④,尺书前日至⑤,版筑不时操⑥。难假鼋鼍力⑦,空瞻乌鹊毛⑧。
(此言堤防之患,簿领所忧。职司,治水之官。郡国,被灾之民。领簿曹,颖为临邑主簿。操版筑,监督治河之事。鼋鼍、乌鹊,言不能借此以作桥梁。)
①潘岳诗:“恪居处职司。”《前汉成帝纪》:“御史大夫尹忠,以河决不忧职,自杀。”此反用之。《诗》:“忧心悄悄。”
②《汉文帝纪》:“令郡国无来献。”曹植诗:“众人徒嗷嗷。”
③韦孟诗:“修翼无卑栖。”此暗用枳棘非鸾凤所栖意。
④《国语》:“甚于防川”。《前汉五行志》:“不防川不窦泽。”
⑤《吴越春秋》:采葛妇歌:“吴王欢兮飞尺书。”
⑥洙曰:版筑,以版夹土而筑也。《齐国策》:田单身操版插。《史记黥布传》:“项王身负版筑,以为士卒先。”
⑦《竹书纪年》:周穆王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
⑧《尔雅翼》:“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秃,相传是日乌鹊为梁渡织女,故毛皆脱去。”《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
燕南吹■畝①,济上没蓬蒿②。螺蚌满近郭③,蛟螭乘九皋④。徐关深水府⑤,碣石小秋毫⑥。白屋留孤树⑦,青天失万艘⑧。
(此言傍河州郡皆被泛溢。徐关近济,碣石近燕,深成水府,小若秋毫,皆为水所淹也。孤树仅存,万艘失道,甚言水势之横决。【朱注】《新旧史》:开元二十九年七月,伊洛水溢,损居人庐舍,秋稼无遗,坏东都天津桥及东西漕,河南北诸州皆漂没。此诗鼋鼍二句,志桥毁也。燕南、济上、徐关、碣石,志诸州漂没也。吹■畝,失万艘,志害稼并坏漕也。)
①《一统志》:燕南,今顺天保安州等地。汉章帝诏:“或起■畝。”汉赵过为代田,一畝三■。
②济上,今山东济南、兖州等地。《庄子》:“翱翔蓬蒿之间。”
③东方朔诗:“螺蚌非有心,深迹在泥沙。”《易传》:“为蠃为蚌。”蠃,与螺通。萧云从曰,《庄子天地篇》“子贡瞒然俯惭而不对”,与《汉书佞幸传》“石显忧满不食”,字体声音微分而义则一。杜诗“多垒满山谷”,亦作平声用。
④扬雄《羽猎赋》:“薄索蛟螭。”《诗》:“鹤鸣于九皋。”《诗传》:“深泽曰皋。”《释文》:“九皋,九折之皋。”
⑤《左传》:鞍之战,齐侯自徐关入。师古曰:“徐关,齐地。”公《送弟颖赴齐州》诗:“徐关东海西。”《海赋》:“尔其水府之内,极深之庭。”
⑥《禹贡》:“夹右碣石。”《山海经注》:蝎石山,在右北平骊城县海边。《唐书》:平州石城县有碣石山。公《昔游》诗,追游齐充之作,亦云:“昔与高、李辈,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悲风来。”《淮南子》:“秋毫之末,视之可察。”阎若璩曰,王氏《通鉴地理通释》:碣石有三处。驺虞如燕,昭王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此碣石特宫名耳,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非山也,秦筑长城,起自碣石。此碣石在高丽界中,当名为左碣石。其在平州南三十余里者,即古大河入海处,为《禹贡》之碣石,亦曰右碣石。其说可谓精矣。或疑《史记索隐》引《战国策》,碣石山在常山九门县。考九门县,自西汉五代犹沿,宋开宝六年始省入藁城县,西北二十五里有九门城,四面皆平地,求一培塿亦不可得,故郑康成云:九门无此山。
⑦《汉书吾丘寿王传》:“有司或由穷巷白屋。”《汉书》:颜师古注:“白屋,茅屋也。”
⑧《庄子》:“绝云气,负青天。”湛方洼诗:“青天莹如镜。”杜笃《论都赋》:“大船万艘,转漕相过。”
吾衰同泛梗①,利涉想蟠桃②。却倚天涯钓③,犹能掣巨鳌④。
(末乃寄诗以宽其意。【朱注】言我虽泛梗无成,犹思垂钓东海,以施掣鳌之力,水患岂足忧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