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309页

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
【鹤注】当是广德元年春至汉州时作,故云“春池赏不稀。”西湖在汉州,即所云城西池也。又曰:《九域志》:成都北至绵,不满二百里,盖汉在成都绵州之间。《旧书房琯传》:上元元年四月,以礼部尚书出为晋州刺史,八月改汉州刺吏。宝应二年四月,拜特进刑部尚书。【钱笺】《方舆胜览》:房公湖,又名西湖。按壁记,房相上元初牧此邦,其时始凿湖,有诗存焉。朱云:此诗与下诗,俱及房公赴召,则广德元年春公尝至汉州矣。旧谱不书,略也。今按《唐书》谓召琯在宝应二年之夏,是即广德元年也。其云夏召,恐误,据此诗,春末盖已赴召矣。
旧相恩追后,春池赏不稀。阙庭分未到①,舟楫有光辉。豉化莼丝熟②刀鸣鲙缕飞③。使君双皂盖,滩浅正相依④。(三顶恩追,叹不与房相偕往。(,) 四顶池赏,喜得与王杜同游。苑丝鲙缕,房湖所产。双盖相依,陪宴已久也。三四对法错综,亦律中带古。)
①阙庭来到,就自己言,故用分字。曹植《责躬表》:“自分黄耈,永无执圭之望。”又云:“僻处西馆,未奉阙庭。”《光武纪》:封隆曰:“臣得生到阙庭。”②《说文》:“豉,配盐幽菽也。”《世说》: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有羊酪,问:“吴中何以敌此?”机曰:“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师氏曰:《本草》:莼生水中,三月至八月茎细如钗股,通名为丝莼。
③《西征赋》:“饔人缕切,鸾刀若飞。”
④双盖在岸上,泛舟在池中,水满滩浅,故舟与盖相依。此诗旧有两说:一指房公应召时,则恩追乃恩命追赴,所谓分未到者,房在中途也。一指房公既殁后,则恩追乃恩赐追赠,所谓分未到者,房卒中途也。今按房琯见召,属广德元年事,其卒在夏。此时房复起用,故泛湖而有喜词,观下章云“为报鹅随王右军”,以琯在途次故也。若二年之春,公不复至汉州,焉得复有西湖之泛乎。
或将上四句金主房湖说者,曰恩追,曰未到,曰光辉,为知己之感,故三致意焉。但此诗本为王杜泛湖而作,不应多叙房事也。
得房公池鹅
此亦在汉州作。
房相西池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①。(《杜臆》:池中养鹅,而题云得鹅,必有取而饷之者,因戏言房公在凤池,休得回顾此鹅,为我报云,右军已笼而去矣。房向在中书,故用凤凰池。公素善书法,故自比王右军,公诗云“七龄作大字”,可见。)①《法书要录》:王羲之性好鹅,山阴昙村有道士养好者十余,王往求市易。道士言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
答杨梓州
单复编在汉州诗内。据前有李梓州,后有章梓州,此又有杨梓州,一岁而有三梓州,何更代之速耶。
闷到房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①。(遇杨而未尽游池之兴,故作诗以答之,此只如一首短札耳。)①阿戎指梓州之侄。《晋书》:阮籍谓王浑曰:“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谈。”阿戎,浑子戎也。
舟前小鹅儿原注:汉州城西北角官池作。官池,即房公湖。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①。引颈嗔船逼②,无行乱眼多。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上二对酒观鹅。嗔船乱眼,切舟前。翅开力小,切小鹅。末二,深致爱惜之意。旧本俱作新鹅,朱氏独作鹅黄,不协歌韵。卢注谓讽董廷兰辈,非也,公于房相,从无讥刺语。
①《方舆胜览》:鹅黄乃汉州酒名,蜀中无能及者。卢照邻诗:“鹅黄粉白车中出。”裴庆余诗:“满额鹅黄金缕衣。”皆言淡黄色也。杜诗则言酒色。东坡诗:”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陆放翁诗:“两川名酝避鹅黄。”此皆用公语耳。
②【希注】鹅一名舒雁,王羲之爱其宛颈,宛颈而宿,鹅之常性,今云引颈,则鹅嗔怒时也。
③庾信诗,“云光偏乱眼。”杜诗有用俗字而反趣者,始鹅儿、雁儿,本谚语也,一经韵手点染,便成佳句。如“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雁儿争水马,燕子逐樯乌”是也。
官池春雁二首
鹤曰:官池,即城西池。
自古稻粱多不足①,至今鸂鶒乱为群。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②。(此诗寓意于春雁也。上二叹其失所,下二惜其未归。看春水,时不能留。隔暮云,远不能达。《杜臆》:首章比逆旅无依,最苦在“乱为群”三字。
①《广绝交论》:“分雁骛之稻粱。”
②《诗》:“归飞提提。”
其二
青春易尽急还乡①,紫塞宁论尚有霜②。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③。(承前章归飞说来。上二归思之急,下二归路之难。终不远,慰之也。绝须防,危之也。《社臆》:下章比欲归无资,最苦在“力微”二字。
①又曰:雁归在初春,若春尽则无霜矣。首句欲尽,当作易尽。孙楚《雁赋》:“背青春而北息。”②【邵注】紫塞在太原府雁门关下,北地寒,故尚有霜。《芜城赋》:“北走紫塞雁门。”萧子范诗:“游雁犯霜飞。”
③翅在、力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