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59-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第311页

”,结构殊不草草。①释慧净诗:“卧痾苦留滞,辟户望遥天。”②屈原《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③《选》赋:“阶除连延。”④《诗》:“经之营之。”⑤《淳化帖》:唐高宗敕:使至,知元堂已成,不知诸作总得断手。⑥《后汉书》:梁冀起第宅,殚尽土木。⑦《考工记》:“审曲面势。”
⑧古乐府《短歌行》:“不羡一囊钱,惟重心襟会。”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①。蚊龙无定窟,黄鹄摩苍天②。古来贤达士③,宁受外物牵④。顾惟鲁钝姿⑤,岂识悔吝先⑥。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事迹无固必⑦,幽贞贵双全⑧。(此述去草堂之故。各四句转意。言避乱播迁。如蛟龙黄鹄之纵游,惜前此不能先几远会,觉有愧于古人,但欲身名两全,不得不携家他适耳。干戈,指徐知道之乱。风烟,谓冒寒而行。幽贞,谓隐居守正。
①《书》:“酣歌于室。”
②古乐府:“黄鹄摩天极高飞。”③晋羊祜登岘山曰:“由来达贤胜士,登此眺望。”④沈约诗:“所累非外物。”⑤顾,念也。惟,思也。《南史刘峻传》:“少年鲁钝。”⑥《系辞》:“忧悔吝者存乎介。”介即几先也。⑦固必,见《论语》。⑧《易》:“利幽人之贞。”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①。霜骨不堪长②,永为邻里怜。(此回忆故园
景物也。此章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十二句。)①《诗》:“野有蔓草。”②《杜臆》:松曰霜骨,松苗曰霜根,立言清峭。
士大夫能视物我一体,则无自私自利之怀。少陵伤茅屋之破,则思广厦万间,以庇寒士,念草堂则曰“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咏四松则曰“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触处皆仁心发露,稷契之徒也。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
【鹤注】宝应元年及广德元年之春,守梓州者乃李使君也。是年之夏,守梓州者乃章侍御也。此当是广德元年夏作。
绝域长夏晚①,兹楼清宴同②。朝廷烧栈北③,鼓角漏天东④。(此登楼而有感世乱。朝廷在烧栈之北,叹长安未平。鼓角在漏天之东,恐梓州多事。)
①汉武诏:“茂才异等,可为将相使绝域者。”②江总诗:“清宴留神赏。”③《汉书》:张良说高祖烧绝栈道。④《寰宇记》:邛都县漏天,秋夏长雨,僰道有大漏天、小漏天。赵曰:漏天在雅州。鹤曰:广德元年,吐蕃陷陇右诸州,诏焚大散关。是时史朝义已诛,东都无事,鼓角不至于满天,当依旧注作漏天。雅州属西川,而梓州为东川故也。【朱注】《通鉴》上元二年二月,奴刺、党项寇宝鸡,烧大震关。广德元年秋七月,吐蕃入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故有烧栈二句。
屡食将军第①,仍骑御史骢。本无丹灶术②,那免白头翁。(此陪宴而自伤年老。曰屡、曰仍,见宴非一次。将军第,切留后。御史骢,切侍御。)
①《左传》:“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梁冀传》:“大将军西第成。”
②《南越志》:长沙郡浏阳县有王乔山,山有合丹灶。江淹《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链金鼎而方坚。”
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野云低度水。檐雨细随风。(此记欢宴情景。寇盗付狂歇之外,乱且莫愁。形骸寄痛饮之中,老可暂忘。二句双挽上文。低云、细雨,此楼前所见之景。)
出号江城黑①,题诗蜡炬红。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此记宴毕情事。《杜臆》:一面出令,一面吟诗,有孟德横槊赋诗之风。穷途免哭,身托醉乡也。此章四段,各四句。)
①【朱注】《通鉴》;玄宗诛韦后,逮夜,葛福顺、李仙凫皆至,请号而行。
注:凡用兵下营及攻袭,就主帅取号以备缓急相应。
台上
此与上章同时之作,初宴南楼,后移台上也。
改席台能迥①,留门月复光②。云霄遗暑湿,山谷进风凉。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③。何须把官烛④,似恼鬓毛苍。(此台上夜饮而作也。上四风月之佳,下四衰老之感。近云纳风,台上高旷也。酒杯乐舞,席间供设也。把烛句,又与月光相应,此只随意说来,而脉理清析如此。
①谢脁诗:“台迥月难中。”②萧琮诗:“重门月已映。”即所谓“留门月复光”也。旧云留住城门者,非是。主将燕客不待留门,且言留城门而月复光,岂有此句法乎。③薛道衡诗:“陶然寄一杯。”老去二句,即所谓“老畏歌声继,愁随舞曲长”也。《诗》:“屡舞傞傞。”④谢承《后汉书》:巴祗为扬州刺史,与客坐阁下,不燃官烛。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
黄鹤依旧次,编在广德元年夏作。【顾注】王判官,本黔阳人,而宦于蜀者,时奉母归养,故作诗以送之。《唐书》:黔州黔中郡,属江南西道,本三国吴黔阳郡,周为黔州,贞观四年,置都督府。王应麟云:黔中,汉改为武陵郡,今鼎、沣、浱、沅、黔州之地。《一统志》:今为辰州府地。
大家东征逐子回①,风生洲渚绵帆开。青青竹笋迎船出②,日日江鱼入馔来③。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④。黔阳信使应稀少⑤,莫怪频频劝酒杯。(上四王归养,下四送还黔,大家同回,提明扶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