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人事者。即是行帝道。合天道者。即是顺天时。众生有灵。皆是上帝。万物无心。即是天道。天下之人。终身由之。习焉不察。故民可使由之。匹夫匹妇之所能也。不可使知之。圣人有所不知也。人皆可以为尧舜。不行圣贤之言也。众生皆可以成佛。不信释迦之教也。万圣苦心孤诣。尽心焉而已矣。君子知之。收心、放心、存心。尽后天之人事。凝神、安神、虚神、尽先天之人事。抱一、守中、合一。合先后天之大道。天人合一行中庸。贯一万教明帝道。能得帝道者。曰内圣。曰内佛。曰内真。能顺天道者。曰外王。曰外时。曰外慈。三教之道无他。至诚不贰而已矣。君子之道无他。一贯而已矣。合而言之。皆中庸之道也。
问、天地之道本贰也。一帝道以生。二天道以成。合而至诚不息。其为物不贰也。则其生物不测。
答、人亦至诚之道所生也。心而有灵。上帝之所与也。人而有身。天道之所成也。人能至诚。可以位天地而行帝道。育万物而行天道。人之不能诚者。以人心惟危也。君子收心、放心、存心、即是诚意。诚心即是诚身。收心、放心、存心者。儒家之德也。凝神、安神、虚神者。佛家之德也。合而为至德。抱一守中合一者。道家之道也。帝天道也。凝而为至道。君子贯一於身。即合三教於一身。谓之曰内圣。曰诚道。穷理於天下。尽性於万教。谓之曰外王。曰至诚。至诚者、与天地一德。与上帝一道。不是万教圣人。即是万教真人。不是上帝化身。即是上帝代表。当今之世。有至诚之人。天下何愁不平。世界何愁不乐。至诚者。真正之人道也。人而有道。期月可已。不谓世界之大。三年有成。不谓民物之繁。君子安贫乐道。居易以俟命而已矣。
问、闻子之言。三教合源为内圣。为帝道。万教归儒为外王。为天道。敢问三教之徒甚多。未见其能外王者。何也。
答、不知三教合源。焉知内圣。不知万教归儒。焉知外王。内圣外王。本判而二。惟君子为能一以贯之。上焉者、见几而行。中焉者、思之思之。执两用中。下焉者、慎思明辨。然后笃行。究其实。心细者可以守中。可以合道。
问、人之为善。有一善可当万功者乎。
答、人之为善为恶者、数也。可以胜数者、缘也。佛教人曰结善缘。见善即为也。孔子警人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人能遇缘而作。虽天大之数。一挥而挽。君子随机应变。见几而作。待时而动。即是此理。
问、君子行道。何以智也。智而后尽人耶。
答、尽人即天。守中乃能合一。尽帝乃能合天。道之为物也本二。天道也。帝道也。一阴一阳之谓道也。道一则帝一。道万则帝万。知道体本二。乃知道一。知道一。则知万而一矣。道何以万。以其三也。道何以三。以其一也。道何以一。以其二也。人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君子为能一之。诚意以一内。慎独以一外。君子之道。始於一。终於一。一者何。诚也。始于诚意。终於至诚。一者何。善也。始於得一善。终於止至善。一者何。强也。始於自强不息。终於自强不息。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太上曰。大道一以开之。君子得一而万事备。得一则无一。无一则无所不有矣。道何以有。以其智也。道何以无。以其愚也。君子行道在智。实则行愚。行道者、所以回道也。回道则愚。何以能愚。以其智也。大智而愚。本道之全体大用。与道相终始。君子行道於天下。使天下如己之愚。则民德皆归厚矣。当今之世。人皆曰予智。实则愚而好自用。此随天地浮沉之辈。不足道也。上焉者、皆曰予智。驱而纳诸罟获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择不处仁。焉得智。择乎中庸。不能期月而守。焉得智。期月者。为仁之数也。三年者。成仁之方也。期月可守。三年有成。三年有成。天下之人。十五年、可志於学。三十年、己欲立而立人。立之斯立。四十而理明。五十而知天道。知天命。六十而知上帝之道。诲我临我。七十而天帝合一。所谓道之斯行。行皆合道。绥之斯来。来远悦近。动之斯和。和达上下。道至於此。必世而仁备。仁备而优游。优游十六载。故仁者必得其寿也。仁何以得寿。智以虑道。智以得道。智以行道。行则得之。不行则不得也。颜子为仁。不得行仁而短命。行仁而人尽。人尽即是明明德於天下。天下有德。何等之智。破民之德者。不得曰人。不得曰智。今天下不人不智者久矣。待君子行道。犹解倒悬也。尽人者能勿慎乎。
问、慎则有何好处。
答、慎则有中也。慎则能诚也。慎则内外合一也。慎则天人合一也。慎则清明也。慎则神几也。慎则得一善也。得一善则可欲。可欲而弗失。弗失於己。道在己也。弗失於天下。天下有道也。君子一慎独而命立。命立则大道行矣。
问、大道待君子而行。君子尽中合天。即可以行道耶。
答、君子慎独。行帝道而知几。知几则得天之道。得之於身。行於天下。何等快乐。几者、天德也。达天之德。即是知几。即是闻道。即是得道。得之於身为明德。行之於天下为明明德。合天者、知天也。天人合一者。天道归於君子。君子行道。道由君子出。故为上帝代表。代天行道。代天宣化。代天保民。天地万物。惟此一人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