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298-段正元文集--段正元-第302页

惟知上达。虽有时偏仁失智。一用智而天下归仁焉。君子真上智也。孔子曰、惟上智与下愚不移。诚哉是言也。
答、君子不可以无几也。无几则欺之者众矣。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有几。则知命矣。
问、有几而后知命者。天命也。无几而亦知命者。性命也。知性道之命。方足以言天道之命。知天道之命。闻义即徙。方足以奉天承命。奉天承命。而君子之道行焉。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智者知之。而谋小人。天道厌之。而收小人。君子教之。而化小人。大同转枢之世。小人固如是乎。
答、久矣、君子悲天而悯人也。君子不怨天。不尤人。顺天之命而已矣。
问、精气神者。后天之性命也。性命者、先天之精气神也。性与天道者、先天之性命也。故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者、儒门性命双修之书也。性命双修。则明明德於天下也。明明德於天下。则明如日月。明照四方。明则诚。诚则清。清明在躬。故君子之志气如神。即至诚如神也。是故君子知几其神。向几而行。一日二日万几者。顺受其正也。顺受其正。而大道行矣。大道行於天下。即大学之道。明於天下。故大学者。大道之性命也。君子立命。立大学之命也。大学之命者、中也。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大本。即命之根也。命之根曰仁。仁者、所以受天之命也。天之命曰衷。衷、即天之性。天出曰命。人受曰性。率性而行曰道。修道而施曰教。故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性与天道。一以贯之也。故曰大德受命。天地之性命也。天地之性命立。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答、天地之道。性命而已矣。性命之道。阴阳而已矣。阴阳之道。一中立极也。中立不倚。大道之性命也。大道之性。必命於天德。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先中也。有不中则不仁。不仁则上帝之衷无所倚也。君子正心焉已耳。一正心而如上帝之身矣。
问、德者、圣也。行者、政也。文者、所以载道也。学者、所以行道也。先德行而后文学者。明明德以合道。尽人以希天。下学以上达。由后天以返先天。本德以一道。释氏之渡尽众生方成佛。即尽德以成道也。老子以道德名经。道德二字。即道成德备。希圣希天之学耶。
答、道德者、性命之大学也。君子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在止於至善而已矣。故曰德不孤必有邻。邻者、阴阳之义也。对待之谓也。即道也。故君子允执厥中也。得一善则拳拳服膺也。有德而后有道也。有命而后有性也。有仁而后受命也。故性与天道。未足与有闻也。(刍谈录)
第一一五礼拜因人说法
民国三年六月十一日记
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我们都讲得。惟夫妇有别。这别字有义安在。
答、五伦中惟这别字。安得至当恰好。盖男女有别。才合大礼。如果夫妇无别。何以能同床共枕。同偕到老。在表面看。似乎这个别字。不甚恰当。而不知此别字。是中庸之道。因男女授受不亲。无别即非礼。但此夫妇之别。非分别之别。是特别之别。男女两人。心甘意愿。结成了夫妇。即有终身不二。特别之感情。义夫节妇。由是生焉。夫妇正。则家道兴。家道正。即为王化之源。故圣人严男女之防。以端夫妇之本。有由来也。
问、前闻先生讲解。有一人来问持家之道。答以要勤俭。银钱是养命根原。总要保家为重。衣食足。礼义兴。凡银钱不可苟且用一文。即是祖宗之肖子。后又一人问持家之道。答以不要作守财虏。要成人之美。银钱乃公物。要人用钱。不可以钱用人。银钱非尔家之私宝也。是上天寄与人办公益事者。二人同为家务。一事两说。其理安在。
答、一人是贪花浪子。不知稼穑之难。故教以勤俭保家。一人为富不仁。平日一毛不拔。片善不修。教他莫作守财虏。事虽一样。要因人而教也。
问、我常被人欺侮。能忍让之。他人还不知足。如何处之。
答、凡尘世之事。无有无因而至者。君子不重则不威。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焉。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非事多。乃多事。即如我心善。他人以恶感对我。究其中原因。心善而事未必善。任他前世的冤牵。今民之小人。我顺天命而行。他其奈我何。孔子遇桓 曰。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指天者。即知天命也。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不然、你会打。终被人打。你会杀。终被人杀。常言会打官事坐牢房。凡事归罪於他人。就把他人杀死。究亦无益於己。以己之心责人。莫如以责人之心责己。反躬自问。则自爽然若失矣。不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天地间无有不了之事。总由自己执固不通。酿成终身之患。凡事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不期化而自化也。
问、讲修持可有衣食否。可以不还债否。能如此我就信讲修持。讲道德。真有好处。
答、凡居心骗人。必要受奇祸奇穷。还讲甚么修持。讲修持者。事坏而心不坏。恻隐之人。人皆有之。饿死者、是死人。人有修持。有道德。有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