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1-四库别集

560-黄华集-金-王庭筠-第21页

年二十三岁或随父任而往或自家来省亲故有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之作至黄华山诗之作尚在其后不容于此时预书盖其后州人求得先生之墨迹而刻之耳
  十四年甲午二十四岁
  按据元遗山内翰王公墓表王若虚生于是年若虚曾作诗讥公小视白乐天者也
  十五年乙未二十五岁
  十六年丙申二十六岁
  元氐墓碑弱冠擢大定十六年甲科释褐承事郎恩州军事判官中州集大定十六年甲科文采风流照映一时
  金史本传登大定十六年进士第调恩州军事判官
  按三书皆谓先生于大定十六年登科当无舛误惟元氏墓碑中有弱冠二字则与年二十六岁不合此葢遗山推算未密而为约略之辞不得因此而致疑也
  十七年丁酉二十七岁
  元氏墓碑临政即有能官之誉郡民邹四者谋为不轨事觉逮捕千余人而邹四者窜匿不能得朝廷遣大理司直王仲翰与公治其狱公以计获邹四分别诖误坐预谋者十二人而已 【金史本传略同】
  按此先生在恩州军事判官任内事也依元氐墓碑及金史所叙次第系于是年
  十八年戊戌二十八岁
  元氏墓碑再调馆陶主簿 【金史本传同】
  按先生之调馆陶主薄 【薄:簿】 未详何年兹依墓碑及金史叙述次第系于是年
  十九年己亥二十九岁
  二十年庚子三十岁
  元氏墓碑公蚤有重名天下士夫想望风采谓当一日九迁乃今碌碌常选殊不自聊秩甫满单车径去卜居隆虑
  按金史本传御史台言庭筠在馆陶尝犯赃罪不当以馆阁处之此先生去职之由也元碑谓秩甫满单车径去为贤者讳例应如是
  又按元碑谓先生前后山居十年明昌元年再出据此推算则先生之去官入山当在是年
  又按卜居隆虑指山而言金史地理志彰德府属县林虑即隆虑山之所在也
  二十一年辛丑三十一岁
  博州庙学碑阴记末署曰熊岳王遵古记大定辛丑季夏晦男庭筠书
  博州重修庙学记王公由太子司经来猝 【猝:倅】 兼提举庙学公名遵古字符仲好学守道天下目为辽东夫子末署曰庭筠书
  按东昌府麒麟碣有同知王公赞 【已贝 【贝:见】 卷六】 盖先生之父时官同知博州防御使事故以州猝 【猝:倅】 称之先生或于是年夏至州省亲承父命而书此碑金石萃编谓先生时为恩州判官殊误
  元氏墓碑乃置家相下买田隆虑借二寺 【按即慈明觉仁二寺】 为栖息之地自公来居以黄华山主自号
  中州集平生爱天平黄华山水居相下十年自号黄华山主
  金史本传先生卜居彰德买田隆虑读书黄华山寺因以自号
  按金史以先生卜居彰德事系于明昌元年召试馆职之后此或被罢之后仍返故山非于是年始卜居于此也元碑及中州集叙述甚明兹从之
  元乃贤河朔访古记金熊岳王公庭筠隐居黄华谷中所居曰读书岩
  按读书岩在山中慈明寺一称黄华上寺
  又按先生撰游黄华山诗应近于此时惟不能详其为何年耳
  二十二年壬寅三十二岁
  寰宇访碑录超化寺题舍利塔诗大定二十二年王庭筠撰行书山东长清
  按山东通志历城府志皆不载此诗刻惟续通志金石略载之注云承安二年密县岂访碑录有误记耶诗已见中州集题曰舍利塔是也
  二十三年癸卯三十三岁
  二十四年甲辰三十四岁
  二十五年乙巳三十五岁
  二十六年丙午三十六岁
  元牍记金王庭筠行书太原重修儒学记笔势在博州二碑之下山西通志太原府儒学金正隆初太原尹完颜宗宪修大定丙午亚尹张子衍漕贰杨柏元立建贤堂于两庑间
  按太原学记当书于先生山居之时故录于大定丙午年
  二十七年丁未三十七岁
  二十八年戊申三十八岁
  五松亭记戊申之春庭筠尝一到其亭上
  二十九年己酉三十九岁
  刘祁游林虑西山记宝岩寺南厓号五松亭亭亡止余一松王子端碑阴刻刘治中涛诗
  同上岩下旧有亭号知胜王子端作记今无余迹
  五松亭记李辅之丞此邑也初入寺爱之辅之燕人名弼辅之其字也
  续河南通志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诗
  按李辅之名弼时官县丞五松亭记及瓦筒诗皆先生居隆虑时作知胜亭记亦当作于山居之日故皆系于是年
  元氏墓碑山居前后十年得悉力经史务为无所不窥旁及释老家尤所精诣
  元氏墓碑从之游者如韩温甫路元亨张晋卿李公度
  中州集李澥字公度相人少从王内翰子端学诗能行书工画山水
  归潜志李澥公度相州人王黄华门生也号六峰居士诗及字画皆得法于黄华
  解缙书史会要王庭筠书法传子澹游及张天锡
  按李澥相州人少从先生学诗必在山居之日韩温甫名玉见中州集路张二氏无考张晋卿或即张天锡其何时从先生游则不可考矣
  章宗明昌元年庚戌四十岁
  金史本传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