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2-文总集-

16-文选详注-南朝梁-萧统-第49页

、茶陵本「鹘鸼」作「鸠鵰」是也。
↑ 袁本「也」下有「鵹丽古字通音离」七字。茶陵本有「鵹丽古字通」五字。案:袁是也。鵹下仍当有「与」字,盖脱。
↑ 茶陵本「灵」下校语云五臣「云」,袁本作「云」。案:此南宫云台也。德阳殿西有灵台,别在下文,「灵」但传写误耳。薛注「灵」亦「云」字误。下文灵台,薛亦别有注,可见此薛与善并非「灵」字。
↑ 陈云「今」当作「令」,是也。各本皆误。
↑ 袁本「雕」作「雕」,是也。茶陵本亦误「雕」。案:此正文及下「雕」辇,皆「雕」之误也。
↑ 茶陵本「蘌」作「烃」,注同。袁本皆作「蘌」。何校改「烃」。案:「蘌」即「烃」别体字耳。
↑ 袁本、茶陵本「之」下有「音圉」二字,是也。
↑ 何校去「豆」字,是也。案:「曰」字亦不当有。各本皆衍。
↑ 袁本、茶陵本「也」下有「音俭」二字,是也。
↑ 袁本「侈」作「奓」,茶陵本与此同。案:「奓」字是也。二本薛注作「奓」可证。尤并改作「侈」,甚非。
↑ 茶陵本无「故」字,是也。袁本亦衍。
↑ 案:「趣」当作「趋」。注中此字两见,袁、茶陵二本皆作「趋」,是薛与善自是「趋」字,盖五臣作「趣」而乱之。尤并改注中尽作「趣」,甚非。
↑ 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京都中
目录 [隐藏]
1 赋乙
1.1 京都中
1.1.1 南都赋
1.1.2 三都赋序
1.1.3 蜀都赋
赋乙
京都中
南都赋
挚虞曰:南阳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
张平子
南都赋
于乌显乐都,既丽且康!毛苌诗传曰:于,叹辞。诗曰:适彼乐国。陪京之南,居汉之阳。京,谓洛阳也。尚书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郑玄曰:漾水至武都为汉。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西京赋曰:周即豫而弱。吕氏春秋曰:河、汉之间为豫州也。汉书地理志注曰:南阳属荆州。又曰:荆州,楚故都。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爽垲,已见西京赋。杨雄豫州箴曰,郁郁京河,伊、洛是经也。
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竭其东。武阙山为关在西也。汉书音义,文颖曰:武阙山为关而在西,弘农界也。汉书曰:南阳之平阳县有桐柏山。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尚书曰:汉水又东为沧浪之水。左氏传,屈完曰: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说文曰:城池无水曰隍。毛苌诗传曰:墉,城也。汤谷涌其后,淯育水荡其胸。盛弘之荆州记曰:南阳郡城北有紫山,紫山东有一水,无所会通,冬夏常温,因名汤谷。山海经曰:攻离之山,淯水出焉。南流注于汉。郭璞曰:今淯水在淯阳县南。荡,他浪切。推淮引湍,三方是通。淮水自此而去,故曰推。湍水自彼而来,故曰引。说文曰:推,排也。山海经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郭璞曰:湍,鹿抟切。今湍水径南阳穰县而入淯也。三方,东西及南也。
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彩,金之彩也。璞,玉之未理者。淮南子曰: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而富,失之而贫。高诱曰:随侯,汉中国姬姓诸侯也。随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而涂之,后蛇于夜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随侯之珠,盖明月珠也。邹阳曰夜光之璧,刘琨云夜光之珠。尹文子曰:田父得宝玉径尺,置于庑上,其夜明照一室。然则夜光为通称,不系之于珠璧也。铜锡铅锴苦骇,赭垩恶流黄。郑玄周礼注曰:锡,镴也。说文曰:铅,青金。又曰:九江谓铁为锴。山海经曰:陆陒之山,其下多垩;若之山,其上多赭。郭璞曰:赭,赤土也。垩似土,白色也。陒,音跪。本草经曰:石流黄生东海牧阳山谷中。本草言其所出,此亦兼而有之。博物志曰:雄黄似石流黄。绿碧紫英,青雘乌郭丹粟。广志曰:碧有缥碧,有绿碧。本草经曰:紫石英生太山之谷。山海经曰:景山之西曰骄山,其下多青雘。郭璞曰:雘,黝属,音瓠。山海经曰:荆山之首曰景山,睢水出焉。其中多丹粟。郭璞曰:细沙如粟。太一余粮,中黄侭角玉。本草经曰:太一禹余粮,一名石??,生山谷。博物志曰:石中黄子黄石脂。又曰:欲得好侭玉,用合浆,于襄乡县旧穴中凿取,大者如魁斗,小者如鸡子。松子神陂,赤灵解角。习凿齿襄阳耆旧记曰:神陂在蔡阳县界,有松子亭,下有神陂也。赤灵,赤龙也。解角,脱角也。事未详。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山海经曰:有神耕父处丰山,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韩诗外传曰:郑交甫将南适楚,遵波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
其山则崆口江??五江嶱苦葛嵑五葛,嵣大朗?莽嶚辽剌力割。崆、??、嶱、嵑,山石高峻之貌。字书曰:崆,山貌也。嵣?,山石广大之貌也。嶚,山高而相戾也。广雅曰:嶚,高也。说文曰:剌,戾也。岝仕白??额嶵祚回嵬五回,嵚香金巇许宜屹鱼乞喆五结。埤苍曰:岝??,山不齐也。说文曰:嶵嵬,山石崔嵬,高而不平也。廞巇,山相对而危险之貌也。屹喆,断绝之貌也。幽谷嶜岑岑吟,夏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