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视犹同赤子,十旬俗已悉乌孙。」人以「乌孙、赤子」为工。后赵兵备翼见赠一联云:「足以乌孙途上茧,头几黄祖座中枭」,则可云奇警矣。后同年韦大令佩金亦自伊犁赦回,余登扬州高明寺浮图望海并怀韦中一联云:「梦里乌孙疑鬼国,望中黑子是神山。」亦为扬州人传诵。然卒不能及赵也。
怪可医,俗不可医。涩可医,滑不可医。孙可之之文,卢玉川之诗,可云怪矣。樊宗师之记,王半山之歌,可云涩矣,然非余子所能及也。近时诗人,喜学白香山、苏玉局,几于十人而九然,吾见其俗耳,吾见其滑耳。非二公之失,不善学者之失也。
近青浦王侍郎昶有《湖海诗传》之选,刊成寄余。余于近日诗人,独取岭南黎简及云间姚椿,以其能拔戟自成一家耳。侍郎诗派出于长洲沈宗伯德济,故所选诗,一以声调格律为准。其病在于以己律人,而不能各随人之所长以为去取,似尚不如《箧衍集》《感旧集》之不拘于一格也。侍郎居青浦之朱家角,昨岁二月,余自吴江至上海,因便道访之。侍郎已病不能起,耳目之用并废,盖年已八十矣。濒行,侍郎持余哭,谆谆以身后志铭见属。然尚能诗,口占一律赠余,末二语云:「一语望君须记取,好为有道撰新碑。」余亦为之挥泪而别。
诗固忌拙,然亦不可太巧。近日袁大令枚《随园诗集》,颇犯此病。
「老尚多情觉寿征」,商太守盘诗也。「若使风情老无分,夕阳不合照桃花」,袁大令枚诗也。二公到老,风情不衰,于此可见。
黄二尹景仁,久客都中,寥落不偶,时见之于诗。如所云「千金无马骨,十丈有车尘」,又云「名心澹似幽州日,骨相寒经易水风。」可以感其高才不遇、孤客酸辛之况矣。
孙兵备星衍,少日诗才为同辈中第一。如集中「干杯酬我上北邙」等十数篇,求之古人中,亦不多得。小诗亦凄艳绝伦,如《夜坐咏月》云:「一度落如人小别,片时圆比梦难成」;《广陵客感》云:「红烛照颜年少去,碧山回首昔游非。」读之皆令人惘惘。中年以后,专研六书训诂之学,遂不复作诗。即间有一二篇,亦与少日所作如出两手矣。
汪助教端光诗,如着色屏风,五采夺目,而复能光景常新。同辈中鲜有其偶。艳体诗尤擅场,尝有句云:「并无歧路伤离别,正是华年算死生。」描摩尽致,《疑雨集》不能过也。
学昌黎、昌谷两家诗,不可更过。朱竹君学士诗,学昌黎而过者也。然才气毕竟不凡。记其少时送人长句有云:「江南四月不成春,落尽桃花澹天地。」今北地有此才否?
刘文正统勋,不以诗名,然偶有作必出人头地。乾隆中,张桐城相国廷玉予告归里,奉勑作送行诗,时门下士如赵编修翼等,皆客公所,并令拟作,卒莫有称意者。公在机廷,忽自握管为之,中一联云「住怜梦里云山绕,去惜天边雨露多。」遂缮进呈,纯皇帝亦大赏之。 一时送行诗,遂无有出公右者。
管侍御世铭,以制举文得名。然所作诗,实出制举文之上。记其《汉茂陵》一律云:「要使天骄詟汉旌,登台绝幕远横行。雄心晚为泉鸠悔,万命先因宛马轻。独摄衣冠容汲直,不留弓剑待苏卿。凄凉玉盌人间出,起告曾无同舍生。」神完气足,非仅以格调见长者。
毕宫保沅诗,如洪河大川,沙砾杂出,而浑浑沦沦处,自与众流不同。平生所作,歌行最佳,次则七律。忆其《荆州水灾记事》云「劈空斧落得生门」,又云「人鬼黄泉争路入,蛟龙白日上城游」,真景亦可云奇景。至《河南使署喜雨》诗云:「五更陡入清凉梦,万物平添欢喜心。」则又民物一体,不愧古大臣心事矣。
余自伊犁蒙恩赦回,以出关入关所作,编为《荷戈》《赐环》二集,海内交旧作诗题集后者,不下百首,惟同年曾运使燠一绝最为得体云:「君得为诗是国恩,长歌万里入关门。请看绍圣元符际,苏轼文章戒不存。」
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搜采极博。然如前蜀安康长公主,见《后蜀纪》及《徐光溥传》;僧醋头,见僧智諲、后蜀贾鄂王昭远等传;而《前蜀公主传》《后蜀僧众传》不列及之,何也?
余于四时,最喜二月,以春事方半,百草怒生,万花方蕊,物物具发生气象故也。 一至三月,则过于烂漫矣。因喜此月,于是植物亦最喜杏,动物亦最喜燕。少日读《国风》「燕燕于飞」及《夏小正》「来降燕乃睇,囿有见杏」,辄觉神往。稍长,凡前人诗词之咏杏及燕者,无不喜讽之。杏诗如「海杏大如拳」,「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词如「杏花疏雨里,吹笛到天明」及「红杏枝头春意闹」、「杏花春雨江南」之类是矣。自所作亦不下十数篇,在汴梁客馆有《杏花》诗四绝句,其二云:「倚墙临水只疑仙,艳绝东风二月天。要与春人鬬标格,有花枝处有秋千。」极为同人所赏。在贵州日,《行部至都匀驿馆》云:「无人知道春将半,时有出墙红杏花。」《里中檥舟亭即事》云:「一春消息杏花知」。余不尽录。燕诗如「燕燕尾涎涎」,「袖中有短札,愿寄双飞燕」与「金窗绣户长相见」、「飞入寻常百姓家」、「乱入红楼检杏梁」;词如「落花人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