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41-唐诗纪事-宋-计有功-第168页

之,必获其宝。”在湖南累为宰字,后署天策府学士,严州刺史,卒于桂州幕中。有诗三百首。
孙昌胤
《清明诗》曰:“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沉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和司空曙刘慎虚九日送人》云:“京邑叹离群,江楼喜遇君。开筵当九日,泛菊外浮云。朗咏山川霁,酣歌物色曛。君看酒中意,未肯丧斯文。”
柳子厚《与韦中立书》云:“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到外廷,荐笏言于卿士:‘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已。”
昌胤,登天宝进士第。
严休复
《杨州唐昌观玉蕊花拆有仙人游怅然成二绝》云:“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不如满树琼瑶蕊,笑对藏花洞里人。”“羽车潜下玉龟山,尘世何由睹爱颜。唯有无情枝上雪,好风吹缀绿云鬟。”
元和中,见一女子,从以二女冠、三小仆,直造花所。伫立良久,命小童折花数枝,谓黄冠者曰:“曩有玉峰之期,自此可以行矣。”行百许步,遂不复见。休复有诗,元微之和云:“弄玉潜过玉树时,不教青鸟出花枝。的应未有诸人觉,只是严郎卜得知。”乐天诗云:“嬴女偷乘凤下时,洞中潜歇弄花枝。不缘啼鸟春饶舌,青琐仙郎可得知。”
朱庆余
庆余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索庆余新旧篇什,留二十六章,置之怀袖而推赞之。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遂登科。庆余作《闺意》一篇以献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籍酬之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门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是朱之诗名流于海内矣。
《中秋月诗》:“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孤高希此遇,吟赏倍牵情。”
《题蔷薇花》云:“四面垂条密,浮云入夏清。绿攒伤手刺,红堕断肠英。粉着蜂须腻,光凝蝶翅明。雨中看亦好,况复值初晴。”
《送韦校书赴浙东幕》云:“丞相辟书新,秋关独去人。官离芸阁早,名占甲科频。水驿迎舷火,山城候吏尘。湘边寄家处,到日倍荣亲。”
庆余,名可久,以字行。登宝应进士第。
“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花时慎行李,莫上白铜鞮。”句。又题《王侯废宅》云:“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更无新燕来巢屋,唯有闲人去看花。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繁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右张为取此作《主客图》。
姚合《送庆余越州归觐》云:“乡书落姓名,太守拜亲荣。访我波涛郡,还家雾露城。海山空外远,镜水世间清。何计随君去,邻墙闲此生。”
张籍《送庆余归越》云:“东邻归路远,几日到乡中。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潮声莲叶雨,野气稻苖风。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刘轲
轲为僧时,葬遗骸,梦一书生来谢,持三鸡子,劝食之,嚼一而吞二。后精儒术,任史官。退之欲为文赞之,会贬不就。
《玉声如乐诗》云:“玉振能旋止,人言与乐并。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曲终无异韵,听罢有余情。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摭言》云:“轲慕孟轲为文,故以名焉。少为僧,止于豫章高安之南果园。复求黄老之术,隐于庐山。既而进士登第,文章与韩、柳齐名。”
轲《上座主书》曰:“轲本沛上耕人,代业儒,为农人家。天宝末,流离于边,徙贯南。鄙边之人,嗜习玩味,异乎沛。然亦未尝辍耕舍学,与边俗齿。且曰:‘言忠信,行必果,虽夷貊行矣。’故处边如沛然。贞元中,轲仅能执经从师。元和初,方结庐于庐山之阳,日有芟夷畚筑之役,虽震风凌雨,亦不废力。大耨或农圃余隙,积书窗下,日与古人磨砻前心,岁月悠久,寖成书癖。”
乐天云:“庐山自陶、谢后,贞元初有符载、杨衡辈隐焉。今读书属文,结茅岩谷者,犹一二十人。其中秀出者有彭城刘轲,开卷慕孟轲为人,秉笔慕杨雄、司马迁为文。轲志不息,异日必能跨符、杨而攀陶、谢矣。”
轲,字希仁。元和末登进士第,卒于洺州刺史,与吴武陵并以史才直史馆。不知为僧者是彭城刘轲否。
独孤铉
《日南至》云:“玉历班穷律,凝阴发一阳。轻晖犹惜短,桂影叱偏长。晷度经南斗,流晶尽北堂。乍疑周户耀,可爱逗林光。积雪消微照,初萌动早茫。更升台上望,云物已昭彰。”
铉,登元和进士第。
张灿
《寒食遣怀》云:“繁华泣清露,悄悄落衣巾。明日逢寒食,春风见故人。病来羞带楚,西去欲迷秦。憔悴此时夜,青山归四邻。”
灿,贞元、元和间进士也。
杨虞卿
《过小妓英英墓》云:“萧晨骑马出皇都,闻说埋冤在路隅。别我已为泉下土,思君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