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41-唐诗纪事-宋-计有功-第169页

似掌中珠。四弦品柱声初绝,三尺孤坟草已枯。兰质蕙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乐天、梦得皆有和章。乐天云:“人间有梦何曾入,泉下无家岂是归。坟上少啼留取泪,明年寒食更沾衣。”梦得云:“但见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虞卿醉后善歌《扫市词》,又有小妓攻琵琶,虞卿死,遂辞去。乐天《哭虞卿诗》云:“何日重闻扫市歌,谁家收得琵琶妓。”
虞卿,字师皋,虢州人。佞柔善谐丽。宗闵、僧孺相穆宗,引为右司郎中。宗闵倚之,时号“党魁”。为京兆尹,以罪贬虔州司户参军,死。
杨汝士
唐名族重京官而轻外任,汝士建节后诗云:“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楼殿翠云开。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又云:“而今老大骑官马,羞向关西道姓杨。”
宝历中,杨于陵仆射入觐,其子嗣复率两榜门生迎于潼关,宴新昌里第,仆射与所执坐正寝,嗣复领诸生翼两序。元、白俱在,赋诗席上,汝士诗后成,元、白览之失色。诗曰:“隔坐应须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吏尽传馨。当时疏广虽云盛,讵有兹筵醉醁醽。”其日大醉归,谓其子弟曰:“吾今日压倒元、白。”时为刑侍。
开成中,汝士以户侍检校尚书镇东川,时乐天以太子少传分洛,戏代内子贺兄嫂曰:“刘纲与妇共登仙,弄玉随夫亦上天。何似沙哥领崔嫂,碧油幢引向东川。”又云:“金花银碗饶兄用,罨画罗裙任嫂裁。嫁得黔娄为妹婿,可能空寄蜀茶来。”
裴令公居守东洛,夜宴半酣,公索句,元、白有得色。时公为破题,次至汝士曰:“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白知不能加,遽裂之曰:“笙歌鼎沸,勿作冷澹生活。”元顾曰:“乐天所谓能全其名者也。”
汝士镇东川,其子知温及第,命妓张宴,人与红绫一匹。诗曰:“郎君得意正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
汝士,字慕巢。牛、李待之善。开成初,镇东川。时嗣复镇西川,乃族昆弟,对拥节旄,世荣其门。终刑部侍郎。
张志和
《渔父歌》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蒻苙,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云:“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又云:“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又云:“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又云:“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宪宗时,画玄真子像,访之江湖间,不可得,因令集其诗上之。玄真之兄张松龄,惧其放浪而不返也,和答其《渔父》云:“乐在风波钓是闲,草堂松迳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志和,字子周,婺州人。母梦枫生腹上而产志和。十六擢明经。肃宗时,以事贬南浦尉。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元真子》。兄鹤龄,恐其遁世,为筑室越州东郭,与陆羽往还,宪宗图真求其歌不能致。李德裕称志和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云。
卷四十七
谢良辅 鲍防 杜奕 丘丹 严维 郑概 陈元初 吕渭 范灯 樊珣 刘蕃 贾弇 沈仲昌 李祐 李播 萧静 崔子向 李逢吉 杨乘
谢良辅自良辅至沈仲昌,有相会作《忆长安十二咏》,因载他诗于其后。
《忆长安十二咏》云:“忆长安正月时,和风喜气相随。献寿彤庭万国,烧灯青玉五枝。终南往往残雪,渭水处处流澌。”又云:“忆长安腊月时,温泉彩仗新移。瑞气遥迎凤辇,日光先暖龙池。取酒虾蟆林下,家家守岁传卮。”
《状江南十二咏》云:“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丝为武昌柳,布作石门泉。”又云:“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
《太白与良辅游泾川陵岩寺诗》云:“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
良辅,登天宝十一年进士第。德宗时,刺商州,为团练所杀。
鲍防
《忆长安十二咏》云:“忆长安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
《状江南十二咏》云:“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
防《杂感诗》云:“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蒲萄酒。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皆从林邑山。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防,字子慎,襄阳人。正元初,为礼侍,策贤良方正,得穆质、裴复、柳公绰、归登、崔邠、韦纯、魏宏简、熊执易,世美防知人。防于诗尤所感发,以讥切当世,与中书舍人谢良弼友善,号“鲍谢”。
《送薛补阙入朝》云:“平原门下十余人,独受恩多未杀身。每叹汉家兄弟少,更怜杨氏子孙贫。柴门岂断施行马,鲁酒郍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