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平生秀句寰区满,掇拾弃置成丹青。平湖远岫⑾开精神,陡觉文字生清新。未许两⑿豪今角⒀立,要⒁知旁有卫夫人”。此无己所赋宗室士蝀《高轩过图》诗也。初,无己谓余曰:“近宗子节使使余作一诗,皆挂名其间,得百千以为女子嫁资可乎?”余曰:“诗未成,则钱不可受;诗已成,则钱不可来。”数日无己卒,士蝀赠以十缣。(《总龟》前十九、《宋纪》三十三)
----------------
①《总龟》“是”作“见”,据《后山集》及《宋纪》改。
②《总龟》“底”作“眼”,据《后山集》及《宋纪》改。
③《后山集》及《宋诗纪事》“骏”作“二”。
④《后山集》“山河”作“河山”。
⑤《后山集》“事”作“安”,《宋纪》作“争”。
⑥《总龟》“逐愈湜”作“遂论混”。误。
⑦《后山集》“绝”作“断”。
⑧《后山集》“聊”作“逢”。
⑨《后山集》及《宋纪》“惆怅”作“愉快”。
⑩《后山集》、《宋纪》“行”作“乎”。
⑾《后山集》“岫”作“岭”。
⑿《集》及《宋纪》“两”作“二”。
⒀《总龟》“今角”作“来甫”,据《后山集》改。
⒁《宋纪》“要”作“也”。
一七二、卢多逊咏月诗
王承之云,太祖一夕玩月,命学士卢多逊曰:“可以作诗。”多逊曰:“请用何韵?”太祖曰:“用儿字韵。”多逊奏诗曰:“太液池边月上①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新开鉴②?露出清光些子儿。”(《总龟》前二十)
案:此则与《陈辅之诗话》同。
----------------
①《后山诗话》“月上”作“看月”。
②《后山诗话》“鉴”作“镜”。
一七三、贺方回望夫石诗
“亭亭思妇①石,下阅几人代。荡子长不归,山椒久相待。微云荫发彩,初月辉蛾黛。秋雨叠②苔衣,春风舞罗③带。宛然姑射姿,④矫首尘冥外。陈迹遂云⑤穷,佳期从⑥莫再。脱如鲁秋氏,妄结桑⑦下爱。玉质委泥⑧沙,悠悠复安在。”此贺方回作《望夫石诗》也。交游间无不爱者。⑨余谓田承君云:“此诗可以见方回得失,其所得者渐⑩磨之功,所失者太粘着皮骨耳。”承君以为然。(《总龟》前二十一,《丛话》前三十七,《玉屑》五、十八,《竹庄》十七,《诗林》四,《乐趣》九、《宋纪》二十五)
----------------
①《竹庄》“思妇”作“望夫”。
②《乐趣》“叠”作“滴”。
③《玉屑》、《宋纪》“罗”作“萝”。
④《丛话》、《玉屑》“姿”作“人”,《诗林》、《宋纪》作“子”。
⑤《竹庄》、《玉屑》、《诗林》“云”作“亡”。
⑥《宋纪》“从”作“后”。
⑦《诗林广记》“桑”作“叶”。
⑧《丛话》、《玉屑》、《诗林》、《宋纪》“泥”作“渊”。
⑨《丛话》、《竹庄》及《玉屑》十八引至此。“者”字均作“之”。
⑩《诗林》“渐”作“琢”。
一七四、杨蟠蒪菜诗
杨蟠字公济,〔尝〕①为《蒪菜诗》云:“休说江东春水②寒,到来且觅鉴湖船。鹤生嫩顶浮新紫,龙脱香髯带旧涎。玉割鲈鱼迎刃滑,香炊稻饭落匙圆。归期不待秋风起,漉酒调羹任我③年。”时人以为读其诗,不必食蒪羹,然后知其味。④余以为可以言咏物,未可以语诗耳。(《总龟》前二十一、《丛话》前五十二、《玉屑》十八、《宋纪》十六)
案:《说诗乐趣》十引此则作《笔谈》。检《梦溪笔谈》中无此条。
----------------
①《丛话》有“尝”字。
②《丛话》、《玉屑》“水“作“日”,《宋纪》“春水”作“日日”。
③《宋纪》“任我”作“似去”。
④《丛话》、《玉屑》引至此。“味”下有“也”字。
一七五、炼句炼韵
陈君节,字明信,言炼句不如炼韵。余以为若只觅好韵,则失于首尾不相贯穿。(《总龟》前二十一、《玉屑》)
一七六、参寥书官妓裙带诗
参寥云,东坡在徐州日,尝为秦少游置酒。少游饮罢,拥一官妓,从参寥,书其裙带云:“寄语巫①山②窈窕娘,好将闲③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④风上下狂。”(《总龟》前二十一)
案:以上二条,《总龟》误合为一,今析为二。又参寥诗据《侯鲭录》所载为出东坡之意,不关少游。
----------------
①《宋纪》九十一“巫”作“东”。
②《侯鲭录》“寄语巫山”作“多谢尊前”。
③《侯鲭录》、《宋纪》“闲”作“幽”。
④《侯鲭录》“春”作“东”。
一七七、邢敦夫诗李伯时画
双井黄叔达,字知命,初自江南来,与①陈履常俱谒法云禅师于城南。夜归,过龙眠〔居士〕②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