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2-本草乘雅半偈-第3页

十一部,合目录及图经,通共五十三卷。世又谓之唐 新定本草。今于其中,录其功用者,凡二十种。
药性本草,即药性论,非陶隐居之笔,而唐甄权之笔也。权,扶沟人,仕隋为秘省正字,
唐太宗时,春秋百二十岁矣。帝幸其第访以药性,因上此书。其他着述,尚有脉经、明堂人 形图。今从药性中,取神曲、土茯苓二种。
唐·孙思邈,撰千金备急方三十卷。亦采灵、素、扁鹊诸书。所论补养诸说,及本草之 关于食用者,分类而系之名曰千金食治。夫思邈隐居太白,隋唐征辟,皆不就,年百余而卒。
则其所得,必不止服食也。而服食亦足以概所得矣。尚有千金翼方、枕中素书、摄生真录、
福录论、三教论、老庄注,为世所重。而余录其食治中, 酥一种。正为切于观颐耳。
唐·开元中三原尉陈藏器,撰本草拾遗。亦以本经虽有补集,而遗沉尚多,故别为此书。
今 一人而已。而世犹有僻怪之诮,此与指橐驼为肿背马者,何异。人胞一种,功用最大,特亟 采之。
蜀·后主昶命翰林学士韩保升等,取唐本草,重加订释,间有增补,别为图经。凡二十 卷,昶自为文,以弁其首,谓之蜀本草。其生成形状,更核于陶、苏诸家,即增补金樱子,
为世要药,特录之。
宋太祖开宝六载,命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等,取唐、蜀本草,及拾遗诸书,而 校 之。马志注解,学士卢多逊等刊正。七年复诏志等,重定。学士李助等,看详此书,凡两经 订。今取凡三十一种。
宋仁宗嘉 二年,诏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阁校理林亿等,重修本草所 增定共九十九种,计一千八百条,谓之嘉 本草。秉笔者意在兼收,务从该博,以副诏旨而 于秘奥,实无大发明。今为采十种。
日华诸书本草,开宝中人撰,不着姓氏。但云日华大明序,集诸家本草。按千家姓,大 姓出东莱,则其人乃姓大,名明也。或又言田姓。云其于药之主治功能颇称详悉,凡三十卷。
今 用药法象为李东垣先生笔。先生讳杲,字明之,真定人。其祖尝见神女从地涌出,谓汝 有贤孙,当以鸿术名世。后得先生,果有倍年之觉。受业于洁古老人,即尽得其学。祖洁古 珍珠囊,而增以义例、向导、活法,着为此书。中亦间有补遗,如所采通脱木一种,是已。
尝嗟世人不辨脉证,溷同治病,着辨惑论。其遗稿实多,皆门人集成,不无出入。惟脾胃一 论,谓其以一脏具五脏体,一气备五气用,发人未发,真千古之卓见也。
本草衍义补遗,乃朱震亨所着。震亨元末人,字彦修,世称为丹溪先生。云震亨,尝从 罗太无学医,而此书则因寇氏之衍义而推衍之者也。几二百种,亦多所发明。但时泥旧说,
而又以诸药分发五行,恐不无牵强之失。今采红曲一种。
本草会编出祁门汪机手。机,字省之,嘉靖时人。惩王氏本草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去上 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合诸家序例,共二十卷。故有会编 之名。其撮约似乎简便,而混同反难捡阅。荠在菜部中最为微品,而取以为冠,何其陋也。
掩去诸家,更觉零碎,臆度疑似,殊无实见。仅有数条可录,取虫白蜡一种。
嘉靖末年,祁门陈嘉谟撰本草蒙筌,其部次一宗王氏集要,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
方法,创成对偶,以便诵记,间附己意,颇有发明,便于儿读,故名蒙筌。秋石一种,亦属 新增,取之。
本草纲目者,乃明楚府奉祠敕封文林郎李时珍之所撰也。珍,字东璧,蕲州人。其书搜 罗百代,访采四方,分五十二卷,列一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标名为纲,列事为目,
增 本经药品,惟本经及别录得依三品,且不敢紊次,自别录而下∶为草、为木、为果、为 谷、为虫豸,不无后先者,以各自成帙故耳。
从来本草命名虽殊,而各有增人,故损益之权,非一手一足之所能操也。损操损益者,
岂有 历代本草,几四十家,除食经及本经不论外,今所录者,只一百四十三种,合之农经,仍是 三百六十五种。上契周天,下备人用,亦既优然有余矣。
\x丁亥中秋卢之颐子繇甫识\x <目录>第一帙<篇名>紫芝内容:(本经上品)
希世异种服食致仙上品上生与天合化。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目录>第一帙<篇名>青芝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目录>第一帙<篇名>赤芝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目录>第一帙<篇名>黄芝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久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