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4-本草便读-第20页

>草部\毒草类<篇名>南星内容:\r南星\pq63.bmp\r 温燥能行。逐风痰于肝脏。苦辛有毒。散坚结于脾家。性刚善走夫阳明。妊娠忌用。
制法须藏乎牛胆。惊痫宜求。(南星一名虎掌。其根大如掌。四围有子。形皆扁。故名。苦 辛温有毒。入太阴阳明厥阴。治风痰。散坚结。但性燥而紧。猛于半夏。能散血堕胎。用牛 胆套之。制其燥烈之性。善治肝胆经风痰。为小儿痫痉等证要药。)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附子内容:\r附子\pq64a1.bmp\r 味辛性热。能回脾肾元阳。质燥气刚。可逐下中寒湿。斩关夺门之将。痼冷何愁。善 行疾走之功。沉寒立解。或温经发汗。痹病赖此以宣通。或益气调营。补药仗之而有力。乌 头即附子之母。性猛祛风。天雄乃乌附之长。形单无附。均皆有毒。各自分名。(附子甘辛 大温。有毒。乌头如芋婆。附子如芋子。从劳相附而生。入脾肾。助元阳。逐寒湿。其性刚 猛。为剽悍之将。同表药则发散。同补药则温补。乌头之性味相同附子。但附子长于治寒。
乌头长于治风。附子可用于补药中。乌头则不能。故乌头燥散之性。较附子为过之。天雄乃 乌头之形长。而四围无附子者。故为之雄。性味主治。与乌头相同。而方尤大。以上皆出川 中。土人种植而货也。另有一种草乌。系野出。虽能治大风顽痹等证。直前无往。见效固速 。然辛热大毒之物。不可轻用。)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白附子内容:\r白附子\pq64a.bmp\r 入阳明治头面之邪风。辛甘而苦。性燥毒治胃家之寒湿。温散而升。(白附子辛甘 而温。有小毒。不若川附之刚猛。虽性味相同。而主治各异。其形似天雄而长。晒干则有节 。入阳明经。治风痰。燥寒湿。其功长于上焦。故能治头面之游风。非若川附之能达下焦。
亦不及南星之散坚消肿。善行疾走。可入肝脾耳。)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蚤休内容:痈毒能消。味苦寒而散结。热瘀可化。杀虫积以通肝。(蚤休苦寒有毒。其苗一茎直 上。每层七叶。至顶而花。根如菖蒲之根。入肝经。凉血散瘀。故能消痈杀虫毒。至其能治 惊痰等证。大抵亦因郁热而然耳。)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大黄内容:\r大黄\pq64.bmp\r 沉降下行。苦寒有毒。通肠涤胃。泻实热之稽留。破积行瘀。荡诸邪之闭结。制炒偏 通于小便。分消善导乎州都。(大黄苦寒沉降。气味俱浓。入脾胃大肠血分。能荡涤瘀留结 热之实邪。长驱直下。破坚积。除症瘕。若寒滞积结。有温下之法。虚人挟积。有补泻并行 之法。故温药补药。皆可相辅而行。相机而用。若经酒制蒸炒。则专行小肠膀胱。治湿热癃 闭等证。故生熟异用耳。)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商陆内容:\r商陆\pq65a1.bmp\r 苦辛有毒。入脾胃逐水通肠。沉降偏寒。疏脏腑散坚消肿。(商陆味苦辛寒。沉阴有 毒。入脾胃大肠。泻水消肿。其毒烈之性。与大戟甘遂相同。但可治阳水实邪。若脾肾虚寒 而属阴水者。不宜用之。有赤白二种。白走气。赤走血。泻水虽同。惟赤者可外敷痈肿耳。)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芫花内容:\r芫花\pq65a.bmp\r 入肺脾而兼肾。窠囊水饮立蠲除。导上下以通肠。留伏湿痰顿解化。散瘀消肿。味苦 而辛。治癖杀虫。性温有毒。(芫花味苦辛。色黄赤。性温有毒。入脾肺肾三经血分。专泻 上下水邪。以其为花也。故能泻而兼散。非比商陆之沉降。不能破血。且性之寒温亦异耳。
然有毒之品。不可轻投。)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大戟内容:\r大戟\pq65.bmp\r 通肠涤脏。味辛苦而沉寒。导水行瘀。入肝脾而达肾。亦能发汗。且可消痈。泽漆 乃 是其苗。阴毒之功类戟。(大戟禀天地阴毒之气。其根色紫黑带黄。味辛苦而寒。服之戟人 咽喉。入肝脾肾三经血分。功专泻水散结。通达脏腑。且能行瘀消肿。发汗治风。有毒而能 攻毒。故又能治蛊毒疫毒等证。泽漆即大戟苗。性味功用。与大戟相同。似乎苗叶之功。长 于治上。故金匮有治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之一法也。)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甘遂内容:\r甘遂\pq66.bmp\r 洁净府而有功。入肾通肠。直达水邪所结处。宣经队而无滞。性寒味苦。生成阴毒勿 轻投。(甘遂此药专于行水攻决为用。味苦能泄。寒胜热。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乃泻水之圣 药。肾主水。故入肾经。能去痰者。以痰之本水也。但不可轻用耳。)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蓖麻子内容:\r蓖麻子\pq67a1.bmp\r 辛温有吸引之功。宣风利窍。苦毒为外敷之药。拔腐提脓。(蓖麻子辛苦微甘。性 温有毒。虽有宣风利水之能。然毕竟外用之物。长于吸引提拔。故凡口眼 斜。以及妇人子 宫下坠等证。皆可用此研涂。至于外科提脓化腐。尤为得力耳。)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射干内容:\r射干\pq67a.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