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泻肺胃之结邪。苦降辛开。性平有毒。利咽喉之肿痛。消痰破血。力猛无余。(射干 辛苦平。微寒微毒。即扁竹根。专入肺兼达于肝。降火降痰。行瘀散结。能通利大肠。故凡 肺痈喉痹之属实火者。皆可用之。金匮鳖甲煎丸用之者。亦入肝之一验也。)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常山内容:\r常山\pq67.bmp\r 服之吐利。劫肝胃蕴蓄之痰。味则苦辛。截 疟稽留之病。苗名蜀漆。宣发多功。气 属腥寒。虚羸当禁。(常山辛苦性寒。有腥气。入肝胃。劫痰蠲饮。能吐能利。或痰在上膈 。或生用多用。或与甘草同用则吐。或痰饮在下。须同大黄并用。否则大便点滴而下。如痢 者然。总之常山瞑眩之药。不可妄用。惟截疟用之者。以疟必有老痰宿饮留聚其间。故用此 劫剂耳。蜀漆即常山苗。性味主治相同。但宣发之功较胜。亦根与苗略异耳。)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藜芦内容:\r藜芦\pq68.bmp\r 辛苦大寒。沉阴有毒。专司涌吐。能宣胸胃之风痰。善杀蛊虫。且愈肺脾之癣疥。(
藜芦其芦有黑皮包之。其根如葱。辛苦大寒。有毒。入肺胃。入口即吐。凡风痰在膈。以及 蛊毒等证。与夫癫痫不愈。久疟久哮者。皆可用之取吐。又能吹鼻取嚏。外敷疥癣。亦瞑眩 之药耳。)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茹内容:\r 茹\pq69a.bmp\r 散瘀积之稽留。乌 茹。经方有法。达肝家之脉络。辛咸寒毒。风癞兼宜。( 茹 即茹。其根皮黄色。肉带黑色。折之有汁出。辛咸寒毒。入肝经。宣通脉络中瘀血。血行 风自灭。故本经又称其能治大风。又能杀疥虫。排脓血。蚀恶肉。除症瘕。然寒毒之品。亦 非可常用之物也。)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续随子内容:\r续随子\pq69.bmp\r 性禀辛温。气滞血瘀能荡涤。质原毒厉。水停积结尽消除。所入者肝肺二肠。所利 者疫邪浊恶。(续随子一名千金子。辛温有毒。入肝肺二经。下水破血。利大肠。治蛊毒。
服之即泻。能下一切滞浊恶物。然用之不当。损人最速。)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玉簪花根内容:消肿软坚功至速。取牙有毒味辛寒。(玉簪花根辛寒有毒。入肾。软坚消肿。下 骨哽。取虫牙。故方士取牙方中多用之。但最易损齿。用之宜慎耳。)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急性子内容:透骨软坚。当知味苦性温。毒能消积。催生滑窍。须识行瘀化哽。降可宽喉。(急 性子即凤仙子。色黑。苦温。入肾。凡子皆降。此子降性尤急。故名。透骨软坚。催生滑窍 。考其性能入血分。行瘀降气。故能治大人噎膈。小儿痞积等证。又能辟虫。以此草虫不蛀 。蜂蝶不过。其为有毒可知。似不宜于服食耳。)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风茄花内容:服食如麻。可止疮疡疼痛。辛温大毒。能宣痹着寒哮。(风茄花一名曼陀罗花。味 辛性温。入肺。有大毒。主治大风顽痹一切诸痛。研末热酒冲服五分。令人发麻。昏昏如醉 。割疮火炙。不知痛也。至于服之令人癫狂。则亦未必耳。总之治病之药颇多。不必用此险 恶之品也。)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闹羊花内容:痹痛风寒须审用。辛温毒烈勿轻投。(闹羊花一名羊踯躅。羊食之即踯躅而死。故 又名羊不食草。辛温。有大毒。主治功用。与风茄花相似。虽古方治风痹瘫痪等疾。浸酒方 中偶用之。然每每功未见而祸随之。岂可妄用乎。)
<目录>草部\毒草类<篇名>野狼毒内容:辛平苦毒。破僻积治蛊消瘀。阴蚀虫疮。有野狼牙煎熏洗涤。(野狼毒辛苦平。大毒。虽 有破积杀虫逐痰行血之功。然毕竟非内服之品。只可外治虫癣等证。或洗或搽可也。野狼牙苦 寒大毒。其根形如牙。本经虽有除热杀虫诸功。然亦如野狼毒之外用不宜内服也。)
<目录><篇名>木部内容:(李时珍曰。木者。五行之一也。性有宜土宜山原隰之不同。禀有或乔或香苞寓之殊异。
是以坚脆美恶。同含太极之情。因之色味性形。各赋方宜之质。材充药品。业医者固当预悉 其寒温。实备果疏。卫生者岂可不审其良毒也哉。)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槐花内容:\r槐花\pq70.bmp\r 禀天地阴凝之气。凉血清肝。除下焦湿热之邪。祛风疗痔。虚寒当戒。角则降且通肠 。酸苦宜知。花可散而达表。(槐花花与实性味虽同。主治略异。花色黄质轻。能入手足阳 明血分。凉而带散。故治肠风痔漏之外。又能治痈疽毒疮。皮肤风湿等证。槐角则所结之子 也。色紫质重。但入肝与大肠。下降之力为多。故治肠风痔漏之外。兼治崩带下血。由于下 焦血分有热者。皆可用之。)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黄柏内容:苦寒坚肾。泻相火以制阳光。辛燥入阴。除湿热而安下部。(黄柏其质虽皮。其气味 皆苦寒沉降。故独入肾与膀胱。清泄下焦湿火。而安肾水。至所以治口疮。清肺部上焦之热 者。即用皮意。究非专治之药。虽清上而仍赖其降下耳。)
<目录>木部\乔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