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4-本草便读-第22页

<篇名>杜仲内容:\r杜仲\pq71a1.bmp\r 气温而浓。味甘且辛。益肾培肝。腰膝虚疼用取治。除寒胜湿。筋皮连续类相求。(
杜仲其树一名木绵。杜仲即其皮也。折之有丝不断。色紫独入肝经。味辛甘而温。善祛逐下 焦寒湿。邪去则肝得温养。以遂其生发之性。乙癸同源。子实则母不虚。故又能补肾也。须 知杜仲祛邪之力有余。补养之功不足耳。)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芜荑内容:治肺经虫积疳痨。辛平无毒。去子脏风邪垢腻。洗服均良。(芜荑其树类榆。结实似 榆荚。一名 树。芜荑即其子也。辛平臭膻。入肺与大肠。专杀诸虫。除一切郁热垢腻。以 杜其生虫之源耳。)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浓朴内容:\r浓朴\pq71a.bmp\r 辛能达表。解风寒外客之邪。苦可宣中。破脘腹内留之滞。阴凝湿聚。燥可蠲除。平 胃宽胸。温能疏畅。(浓朴出川中。朴树之皮。其皮甚浓。故名。辛苦而温。性燥善散。入 脾胃气分。逐湿宣中。散胸腹一切阴凝滞气。疏肌表一切风寒湿邪。温燥破气之品。虚人禁 之。)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海桐皮内容:\r海桐皮\pq71.bmp\r 味苦性平。治痹疾诸邪。羁留下部。循经达络。入肾肝血分。宣导沉 。(海桐皮 生南海山谷中。树似桐。其皮黄白色。有刺。故一名刺桐。苦平无毒。沉降下行。能入肝肾 血分。循经达络。蠲除下焦风寒湿痹。为宣散之品耳。)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合欢内容:安五脏以益心脾。智足神充。功能夜合。味甘平而蠲忿怒。调营止痛。力主中和。(
合欢一名乌树。又名夜合。其树如枸橘形。叶如皂荚叶。至夜即合。用皮用花。各随所便。
皮可行皮。花能养血。甘平之性。入脾胃。长肌肉。续筋骨。补而不滞。益神智。蠲忿怒。
毕竟无甚治功。至于不寐一证。各有成病之由。不可因其有夜合之名而滥用之也。)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秦皮内容:\r秦皮\pq72a1.bmp\r 味苦气寒。色青性涩。主少阳协热之痢疾。逐水行皮。洗厥阴湿火之阳邪。祛风明目 。(秦皮浸水色青。书纸不落。且不沾水。故入肝胆二经。以其性寒也。故专清肝胆之湿火 。其主治一切之病。皆由肝胆湿火所致。至能益精者。亦邪热去则精自益耳。)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西河柳内容:\r西河柳\pq72a.bmp\r 性温。味属甘咸。透发痧疹。具宣表松肌之力。化毒功归脾胃。浴除风痒。有解酒 利便之功。(西河柳。此柳遇天之将雨。望之必有郁蒸之气以应之。味甘咸。微温。入脾胃 。行肌肉。通肢节。故能透发痧疹。蠲除风痒。皆在用之者取意耳。)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榆白皮内容:\r榆白皮\pq72.bmp\r 皮能入肺。性粘滑导滞通肠。榆令人瞑。味甘平和脾消水。(榆白皮性极粘滑。故 香作用之。胜于胶漆。其性甘平无毒。入脾胃。利二肠。滑胎导滞。无非皆取滑利之功。然 下降之物。不可因稽康有榆令人瞑一语而服之。其意不过欲令人之心神。如此物胶粘之状方 可耳。即观其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岂以二物服之。果能蠲忿忘忧乎。考榆白皮之性。甘平 无毒。毕竟非攻伐之品。故古人有榆羹榆面等服食诸法。可以充饥。可以辟谷。然其滑降之 性多。恐耗津液耳。)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大风子内容:\r大风子\pq73.bmp\r 有杀虫劫毒之功能。味辛性热。为搽癣涂疮之要药。燥湿除风。(大风子辛燥有毒 。虽有祛风杀虫之功。然外治却有奇效。总非内服之品耳。)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巴豆内容:\r巴豆\pq74a1.bmp\r 荡涤阴凝之物。锐利难当。攻消坚积之邪。直前无阻。沉寒痼冷。赖辛热以宣通。化 腐伤肌。仗膏丹而施用。脾胃大肠皆可入。刚雄有毒勿轻尝。(巴豆辛热有毒。荡涤脏腑。
沉寒痼冷。留伏坚积。有勇猛直前斩关夺门之势。破血烂胎。无所不至。生用则力速。炒黑 则力缓。或少用缓攻之法。不伤正气。在人运用得宜。如与大黄并用。则泻反缓。以巴豆畏 大黄也。总之用之得宜。则效如反掌。用不得宜。即参术亦能为害。况巴豆乎。亦有用之取 吐者。如仲景三白散。病在膈上者必吐。在膈下者必利之意。又有用巴豆油蘸纸燃火吹息。
以烟熏鼻。能吐喉风痰闭。皆在用者之活变耳。)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棕榈皮内容:\r棕榈皮\pq74a.bmp\r 吐血肠红。达肝肺二经。入营止截。崩中带下。味苦平性涩。炒黑功长。(棕榈皮 其皮有丝。纵横如织。如人之络。味苦涩。性平。入肝达肺。炒黑能入血分。止一切血。凡 鼻衄吐血。肠风崩带。内无邪热者。皆可用之。然苦能泄热。苦可下行。暴病亦有用之者。
在乎运用耳。)
<目录>木部\乔木类<篇名>皂角内容:\r皂角\pq74.bmp\r 开关利窍。导滞宣风。涤垢行痰。杀虫化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