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0-本草崇原-第10页

,过往闻者,皆神气清爽。柴 胡有硬软二种,硬者名大柴胡,软者名小柴胡。小柴胡生于银州者为胜,故又有银柴胡之名 。今市肆中另觅草根白色而大,不知何种,名银柴胡,此伪充也,不可用。古茈从草,今柴 从木,其义相通。)
柴胡春生白 ,香美可食,香从地出,直上云霄。其根苦平,禀太阴坤土之气,而达于 太阳 之药也。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为阳中之太阳而居上,腹为至阴之太阴而居下,肠胃居 心腹之中,柴胡从坤土而治肠胃之结气,则心腹之正气自和矣。治饮食积聚,土气调和也。
治寒热邪气,从阴出阳也。从阴出阳,故推陈 而致新谷。土地调和,故久服轻身。阴气上 出于阳,故明目。阳气下交于阴,故益精。
愚按∶柴胡乃从太阴地土、阳明中土而外达于太阳之药也。故仲祖《卒病论》言∶伤寒 中风,不从表解,太阳之气逆于中土,不能枢转外出,则用小柴胡汤达太阳之气于肌表,是 柴胡并非少阳主药,后人有病在太阳,而用柴胡,则引邪入于少阳之说,此庸愚无稽之言,
后人宗 <目录>卷上本经上品<篇名>升麻内容:气味甘苦平,微寒,无毒。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蛊 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身长 年。
(升麻今蜀汉、陕西、淮南州郡皆有,以川蜀产者为胜。一名周麻。春苗夏花,叶似麻 叶,其根如蒿根,其色紫黑,多须。)
升麻气味甘苦平,甘者土也,苦者火也。主从中土而达太阳之气。太阳标阳本寒,故微 寒。
盖太阳禀寒水之气而行于肤表,如天气之下连于水也。太阳在上,则天日当空,光明清 湛。
清湛,故主解百毒。光明,故杀百精老物殃鬼。太阳之气,行于肤表,故辟瘟疫、瘴气、邪 气。太阳之气,行于地中,故蛊毒入口皆吐出。治蛊毒,则中恶腹痛自除。辟瘟疫瘴气邪气 ,
则时气毒疠,头痛寒热自散。寒水之气,滋于外而济于上,故治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 则阴精上滋,故不夭。阳气盛,故轻身,阴阳充足,则长年矣。
愚按∶柴胡、升麻,皆达太阳之气,从中土以上升,柴胡从中土而达太阳之标阳,升麻 兼启 太阳之寒水,细辛更启寒水之气于泉下,而内合少阴,三者大义相同,功用少别。具升转周 遍之功,故又名周麻。防风、秦艽、乌药、防己、木通、升麻,皆纹如车辐,而升麻更觉空 通。
<目录>卷上本经上品<篇名>桂内容:气味辛温,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 身不老。
(《本经》有牡桂、菌桂之别,今但以桂摄之。桂木臭香,性温,其味辛甘。始出桂阳 山谷 及合浦、交趾、广州、象州、湘州诸处。色紫黯,味辛甘者为真。若皮色黄白,味不辛甘,
香不触鼻,名为柳桂,又名西桂。今药肆中此桂居多。真广者,百无一二。西桂只供发散,
不能助心主之神,壮木火之气,用者不可不择。上体枝干质薄,则为牡桂。牡,阳也。
枝干 治阳本乎上者,亲上也。下体根 质浓,则为菌桂。菌,根也。根 治阴本乎下者,亲下也 。仲祖《伤寒论》有桂枝加桂汤,是牡桂、菌桂并用也。又云∶桂枝去皮,去皮者,只取稍 尖嫩枝,外皮内骨皆去之不用。是枝与干又各有别也,今以枝为桂枝,干为桂皮,为官桂,
即《本经》之牡桂也。根为肉桂,去粗皮为桂心,即《本经》之菌桂也。生发之机在于干枝 ,故录《本经》牡桂主治,但题以桂而总摄焉。)
桂木凌冬不凋,气味辛温,其色紫赤,水中所生之木火也。上气咳逆者,肺肾不交,则 上气 而为咳逆之证。桂启水中之生阳,上交于肺,则上气平而咳逆除矣。结气喉痹者,三焦之气 ,
不行于肌腠,则结气而为喉痹之证。桂秉少阳之木气,通利三焦,则结气通而喉痹可治矣。
吐吸者,吸不归根,即吐出也。桂能引下气与上气相接,则吸入之气,直至丹田而后出,故 治吐吸也。关节者,两肘两腋、两髀两 ,皆机关之室。周身三百六十五节,皆神气之所游 行。桂助君火之气,使心主之神,而出入于机关,游行于骨节,故利关节也。补中益气者,
补中焦而益上下之气也。久服则阳气盛而光明,故通神。三焦通会元真于肌腠,故轻身不老 。
<目录>卷上本经上品<篇名>羌活内容:气味苦甘辛,无毒。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痉,女人疝瘕。久服轻身耐老 。(甘辛旧本作甘平,误,今改正。)
(羌活始出壅州川谷及陇西南安,今以蜀汉、西羌所出者为佳。《本经》只言独活,不 言羌 活,说者谓其生苗,一茎直上,有风不动,无风自摇,故名独活。后人以独活而出于西羌者 ,名羌活。出于中国,处处有者,名独活。羌活色紫赤,节密轻虚。羌活之中复分优劣,西 蜀产者,性优。江淮近道产者,性劣。独活出土黄白,晒干褐黑,紧实无节,其气香烈,
其味辛腥。)
羌活初出土时,苦中有甘,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