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1-本草征要-第47页

─《千金翼方》秦王续命大八风散,用牡荆子,注云∶“若无,用柏子仁 代”。
(2)润燥养阴──《活幼口议》黄 散,用天门冬,注云,“麦门冬亦得”。
(3)保肺──《圣济总录》咳嗽百部煎用生百合汁,注云∶“如无,以藕汁代”。
(4)宁心──魏氏小儿安神圆用琥珀,注云∶“如无琥珀,以茯神代之”。
(5)风痹──《朱氏集验方》独活寄生汤注云∶“无桑寄生,则以川续断代”。
(6)除痰──《卫生家宝》中暑地榆夺命散用牛胆制天南星,注云∶“如无,以法制 半夏代之”。
(7)解热──《经心录》漏芦汤用白薇,注云∶“如无,则用知母”。《卫生宝鉴》地 仙丹 用青蒿,注云,“如无,则用竹叶。”
(8)止血──《伤寒蕴要》及《医碥》生地黄汤,均用生藕自然汁,无藕则用刺蓟汁,
再无 则用刺蓟末。
(9)活血──《千金方》之远志汤;茯苓汤;白芷圆;内补当归汤;及《外台秘要》
引深师 温脾丸,均以川芎代当归。
(10)退黄──《医宗金鉴》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下注云∶“无梓皮,以茵陈代之”。
(11)下气──《寿亲养老书》云∶“如无乌药,用浓朴亦得”。《兰台轨范》引局方 藿香正 气散注云∶“大腹皮换槟榔亦可”。
(12)温中──《肘后方》治心腹痛方云∶“无桂,用干姜亦佳”。
(13)通下──《经心录》漏芦汤云∶“无大黄用芒硝。”
(14)利水──《千金方》甘草圆有泽泻,注云∶“无泽泻,以白术代之”。
(15)温肾──《活人事证》十柔圆有苁蓉,注云∶“无以鹿茸代之”。
(16)调经──《妇人明理方》谓“丹参一味,主治与四物相同”。
(17)外用治汤火伤──《圣惠方》治汤火所灼方用柳白皮,注云∶“用柏白皮亦佳”。
8.代用其一两种功效 \x前一类,是治疗功效,大致相若的,即某某可代某某。这一类,是仅代其一两种功\x \x效的\x \x,如茯苓代人参定心则可,代其它功能即不适宜。具体材料,仍分数类列下。\x (1)定心──《千金翼方》淡竹茹汤(亦见千金,但叙述较略),注云∶“若有人参,
内一两 ,若无人参内茯苓一两半,亦佳,人参茯苓,皆治心烦闷及心惊悸,安定精神,有即为良”

(2)除烦──《广济方》血气烦闷方用生藕,注云∶“竹沥亦得”。
(3)发血中之表──张文仲疗晚发伤寒方用地黄,注云∶“无地黄,用豉一升”。
\x《温病条辨》谓生地能发血中之表,此用豆豉,亦代其发表也。\x (4)止血兼化瘀──《千金方》白芷圆注云∶“无续断,以大蓟根代之”。
\x大蓟根仅代续断之止血化瘀作用,其它不能代也。\x (5)下气──《圣济总录》小儿吐逆丁香汤,用花桑叶,注云∶“如无,则以枇杷叶 代”。
(6)宣中──《朱氏集验方》仙茅散,注云∶“无仙茅,则以好苍术代之”。
(7)牙疼──魏氏姜黄散,注云∶“偶无姜黄,检本草云∶川芎亦治牙疼,遂以代之”。
(8)解毒──《千金方》伤寒木香汤,内有犀角,注云∶“无犀角,以升麻代之”。
9.应急的变通使用 (1)──《圣济总录》苏合香丸注云∶“仓猝求人参不得,只白汤亦佳”。
(2)──同上、治伤寒狂躁大安丸注云∶“如缓急无地黄汁,新水化下”。
(3)──魏氏中风木香附子汤注云∶“附子炮去皮脐,若急中,不炮”。
(4)──《肘后方》救猝死方破白犬以覆心上,注云∶“无白犬,小鸡亦佳”。
10.降格以求、甚至缺之亦可 (1)地道问题──《朱氏集验方》木瓜败毒散注云∶“无宣瓜,寻常木瓜亦可。”
(2)品种问题──《千金方》治黄胆方,用小麦苗,捣绞取汁。注云∶“无小麦苗,
野麦苗 亦得”。范注云∶“用小麦胜也”。
(3)大小──《广济方》下乳汁用栝蒌,须青色大者,注云∶“若无大者,用小者两 枚。”
又《圣济总录》香港脚木瓜丸用木瓜大者一枚,注云∶“小者两枚亦可”。
(4)颜色──《广济方》下乳汁用栝蒌,须青色大者。又注云∶“无青色者,黄色者 亦好”。
(5)触类旁通──《卫生家宝》紫金丹中用鹿脊骨,注云∶“以羊脊骨代之亦得”。《直 指方》吐血地黄煎用鹿胶,
注云∶“无鹿胶,以透明阿胶代用”。《方氏家藏方》王医师麝香 “如无鹿角胶,蜜和亦得。”
(6)废物利用──《肘后方》治霍乱方注云∶“无新药,煮滓亦得”。
(7)缺之亦可──《幼幼新书》引婴孺黄 散,注云∶“若无黄 ,可缺也”。《济生 方 》
五香连轺汤注云∶“桑寄生,无真者,宁缺之”。《施氏续易简方》丁附汤,注云∶“急切 ,无丁香亦得”。又《肘后方》治水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