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吻疮,兼疗金疮。炙熟煎饮,代茶止渴。熬 热而 止汗,治劳热而除嗽,利五脏而通关,退诸风而下气。最能明目长发,尤解蜈咬蛇伤。
赤目涩痛,为末纸卷,烧熏鼻。(验方第一。)
令发速长,同麻叶煎汁沐之,七次,可长尺余。(第二。)
手足麻木,霜桑叶煎水频洗之。(第三。)
汤火伤疮,烧末,油合敷,三日愈。(第四。)
疮口不敛,为末敷之。(第五。)
穿掌肿毒,新桑叶研烂,函 之即愈。(第六。)
霍乱转筋入腹,水煎服。(第七。)
渴疾,煎熟代茶。(第八。)
风眼下泪,腊后不落桑叶,煎水洗之。(第九。)
青盲洗法∶青桑叶焙干,烧存性,水煎澄清,水洗至百 度,神效。逐月按日∶正月初八,二月初八,三月初六,四月初四,五月初六,六月初二,
七月初七,八月二十九,九月十二,十月十三,十一月初二,十二月三十日。(第十。)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桑叶三百十五<篇名>桑枝内容:苦,平,无毒。祛风除湿,消食利水,聪耳明目,泽颜止渴。洗风痒干燥,疗水气香港脚,
除 水气香港脚,炒香,煎服。(验方第一)
风热臂痛。同上。(第二。)
遍身风痒,水煎洗之。(第三。)
四肢拘挛,内服外洗。(第四。)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桑叶三百十五<篇名>桑蛾内容:甘,平,有小毒。止崩中带下,衄血泻血;开 癖症瘕,月闭血凝。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桑叶三百十五<篇名>桑寄生内容:益血安胎,止崩下乳。平痈肿而治金疮,强筋骨而疗腰痛。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枳实三百十六内容:\x麸炒。陈久者良。\x 苦,酸,微寒,无毒。入足阳明经。下气消食,开积破结。除胸胁痰癖,疗心腹痞满。
退皮内之风痒,除胃中之湿 热。止泻痢而平喘嗽,通停水而散败血,长肌肉而利脏腑,除阴痿而止胁痛。逐痰饮,消痞 食,有冲墙破壁之力也。
生河内川谷,洛西江湖皆有之,以商州者为佳。木如橘而小,高五七尺,叶如橙,多刺。
春 月采者为实,皮浓而小。九十月采为壳,完大而薄。
猝胸痹痛,末服。(验方第一。)
小儿久痢。同上。(第二。)
妇人阴肿坚痛,炒碎,包熨 奔豚气痛,炒末服。(第四。)
小儿头疮,烧灰,猪脂合敷。(
\x枳术散\x 枳实 白术 散服。治心下坚硬如盘,症脉实者。(诸方第一。)
\x枳薤桂枝汤\x 枳实 浓朴 栝蒌 薤白 桂枝 治心胸结满,胁下抢心。(第二。)
\x枳实芍药散\x 枳实 白芍 为末。治产后腹痛。(第三。)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枳壳三百十七内容:\x麸炒。陈久者良。\x 苦,酸,微寒,无毒。治泄痢里急后重。余治同枳实,但力稍缓耳。
风疹作痒,水煎,内服外敷。(验方第一。)
产后肠出,水煎浸之。(第二。)
一切气积,枳壳三斤,去穣,每个入巴豆仁一粒,合定。水煮一日,汤减再加热汤,怕 入冷水,汁尽去 末,丸豆大,每三十丸。(第三。) 胎胞欲瘦,同甘草末服,或同白术丸服。(第四。)
枳壳丸 枳壳(四两,分四分子服) 苍术(一两,与枳壳一两同煮干,炒黄,去术) 莱 菔子 (一两) 小茴(一两) 干漆(一两,各配枳壳一两同煮,如前。再用) 香附(二两)
槟榔 (一两) 元胡(一两) 三棱(二两) 莪术(一两,上二味童便浸) 巴豆仁(三十粒)
同煮干,去豆炒黄,丸豆大。每五七十丸,白汤下。治气鼓。(第五。)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山栀子三百十八内容:\x炒则不吐。\x 苦,寒,无毒。入心、肺、肝、脾、膀胱经。降心火而通小便,利五淋而泻三焦。止吐 衄淋 痢诸血,清肺胃头目诸热。烦恼懊 之疾,损伤血瘀之 。善吐胸膈浊瘀,最退皮肤熏黄。
生南阳川谷。九月采实。今处处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浓硬,二三月白花六出,
甚香 痢下鲜血,烧灰,水下。(验方第一。)
酒毒下血。同上。(第二。)
衄血,烧灰,水下。(第三。)
血淋涩痛,生末、南滑末,葱汤下。(第四。)
霍乱转筋胀满,未得吐下。烧末酒下立愈。(第五。)
冷热腹痛,同川乌丸服,姜水下。痛在下而热在上是也。(第六。)
心下热痛,炒七枚为末,姜水下,立效。(第七。)
折伤肿痛,同白面捣敷,甚效。(第八。)
水肿兼热,炒末。每米汤下二钱。(第九。)
冲发心胁刺痛,缠绵无时,五尸疰病也。烧末,水下。(第十。)
汤烫火烧,同鸡子白扫之。(十一。)
酒 鼻,炒末,黄蜡丸弹大,每茶下一丸。忌煎炙物,忌酒。(十二。)
\x栀子豉汤\x 山栀 香豉 水煎,取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