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6-本草易读-第109页

治胸中窒、烦热。又治虚烦不眠,懊 。(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酸枣仁三百十九内容:\x睡多生用,不睡炒用。\x 酸,辛,无毒。足厥阴、少阳、手足少阴药也。温胆益肝,止汗解渴。除虚烦不眠,开 寒热 结气,助筋骨坚强,止手足酸痛。祛湿痹而息久泄,辅阴气而补中宫。
生河东川泽。八月采实。有树大如枣者,实无常形。但枣中味酸而形圆者是。
胆虚不眠,心多惊悸,一两,炒捣,每竹叶汤下二钱。(验方第一。)
胆风多睡,一两,生捣用末,姜茶下。(第二。)
骨蒸不眠,同生地取汁,煎,入大米作粥食。(第三。)
刺入肉不出,烧末,水下立出。(第四。)
躁烦不安,循村而走,炒枣仁、黑栀、竹茹、枳壳、麦冬。(第五。)
病呼难受,乃心烦也。炒枣仁、黑栀、麦冬、枳壳。(第六。)
\x酸枣仁汤\x 枣仁 茯苓 川芎 知母 甘草 治虚劳虚烦不眠。(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蕤核仁三百二十内容:\x汤浸去皮尖,劈,与芒硝、木通同水煮,取仁研膏用。\x 苦,平,无毒。治一切眼疾,除心腹结热结痰。
生函谷、巴西等处,壅州、河东、并州诸处亦有之。木高五六尺,茎间有刺。叶似枸杞 而狭 紫赤色,大如乌豆,形圆而扁,有纹理。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山茱萸三百二十一内容:\x去核酒蒸。蓼实为使。恶防风、防己、桔梗。\x 酸,平,无毒。入足厥阴、少阴。强阴益精,破积通窍。缩小便而温肝,暖腰膝而助水。
除 生汉中及琅琊、冤句。九月、十月采实。海州、兖州亦有之。木高丈余,叶似榆,花 白色。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金樱子三百二十二内容:\x去刺及子,炒用。\x 酸,涩,无毒。缩小便而涩精,止泄痢而敛气。
在处有之。类蔷薇而有刺。四月开白花。实大如指头,状如石榴而长,其核细碎而有白 毛。
补血益精,焙末,用砂仁、蜜丸,酒下。(验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郁李仁三百二十三内容:\x汤浸去皮尖,用生蜜浸宿一夜,阴干,研膏用。\x 辛,苦,无毒。润肠逐水,破血消食。除水肿浮肿,导结气癖气。
山野处处有之。叶花及树并似大李,惟子小如樱桃,甘酸而香。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女贞实三百二十四内容:苦,温,无毒。补中养神,强阴明目,扫除百病,平安五脏。健腰膝而变发,肥肌肤而 轻身 处处有之。其叶不凋,凌冬茂盛,颇似冬青。五月细花,青白色。九月实成,似牛李子。
或 而二种耳。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女贞实三百二十四<篇名>鬼箭羽内容:\x去赤毛,酥炒用。卫矛。\x 苦,平,无毒。镇邪祛鬼,退蛊杀虫;通经落胎,行瘀破症。止崩带下血,息皮肤风肿。
所在山谷有之。小株成丛,春生嫩条,条上四面有羽,如箭羽,叶似山茶。八月、十一 月、十二月采茎条。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五加皮三百二十五内容:\x远志为使,恶元参、蛇皮。\x 辛,温,无毒。治一切痿痹,除诸般风湿。舒肢节挛急,助筋骨坚强。
生汉中及冤句。五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有数种类,大抵类蔷薇、金樱等辈。五叶 者良,四叶、三叶者次之。
三四月开白花,结青子。
男妇香港脚,同远志为末,酒丸服。(验方第一。)
小儿行迟,同牛膝、木瓜末,散服。(第二。)
\x油煎散\x 加皮 丹皮 赤芍 当归 为末。每服一钱,用青钱一文,蘸油入药煎之。治妇人风血劳,憔悴困倦,喘满虚烦,少气 有汗,口干舌涩,不思 饮食是也。(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地骨皮三百二十六内容:苦,寒,无毒。入足少阴、手少阳经。退热除蒸,解渴凉血,坚筋助骨,益精祛痹。退 传尸 有汗之骨蒸,祛在表无定之风邪。除骨槽之风病,疗金疮之折伤,降肺胃之伏火,解肾肝之 虚热。善漱齿衄,亦止吐血。
处处有之。苗叶如石榴而软薄,茎高三五尺作丛。六七月小红紫花,结实如枣核,生青 熟红 灵诸处,并是大树,子圆如樱桃。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地骨皮三百二十六<篇名>枸杞子内容:\x酒润,捣烂用。\x 甘,平,无毒。滋肾润肺,益精明目;坚筋立骨,除风治劳。嗌干心痛最宜,渴饮消中 亦效 热劳如燎,骨皮三两,柴胡一两,每麦冬汤下二两。(验方第一。)
带下脉数,骨皮半斤,生地半斤,煮酒服。(第二。)
妇人阴肿或有疮,骨皮煎洗。(第三。)
骨蒸烦热及一切烦热,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炙草半斤,每用姜作引,水煎五钱。(第 四。)
赤目生翳,净枸杞取汁点之,神效。(第五。)
注夏病,枸杞子、五味子研细,滚水泡封三日,代茶饮,甚效。(第六。)
足趾鸡眼骨皮、红花为末,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