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7-本草求真-第120页

。可解痨热。
<目录>上编\卷七食物<篇名>青梅内容:(五果)开胃通胆生津止渴 青梅(专入肝胆胃)。花开于冬而熟于夏。张璐谓此得木全气。故其味最酸而入胆耳。
人之舌 下有四窍。两窍可通胆液。食则通胆。使液外出。类相感也。酸主收。故治皆主酸收之病。
如本经所言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是已。然惟藏久则佳。若青梅则凝涩滞气。非偏枯 不仁等症所宜用也。梅之种类甚多。惟榔梅最胜。相传真武折梅枝插榔树株而誓曰。吾道若 成 。花开果实。其种从均州太和山来。即榆树中之一种。其梅如杏。而松脆异常。故近世谓之 消梅。食之开胃生津。清神安睡。乃榔树之本性也。然多食亦能凝血滞气。当细审食可耳。
<目录>上编\卷七食物<篇名>杨梅内容:(山果)
杨梅(专入心。兼入肝脾心胞)。体赤入心。味酸入肝。及甘入脾。故书载为心家血分 之果。
兼入肝脾心胞。又载性温而热。(张璐曰温。铣曰热。)能治心烦口渴。消热解毒。且于盐藏 。则能止呕除吐。烧灰则能断痢。若或多食。则有损伤动血致衄之虞。缘人阴虚热浮。气血 不归。清之固属不能。表之更属不得。惟借此为酸收。则于浮热可除。烦渴可解。并或因其 过食而致。见有损伤动血之变矣。设使热从实致。则食此味必不能效。热果因于清凉可解。
则食此味必不见燥。又曷为而有燥热损伤之戒乎?性热之说。于此可征。根皮煎汤。能解砒 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核仁疗香港脚。然须多食。以桶漆拌核。爆即自裂也。
<目录>上编\卷七食物<篇名>栗内容:(五果)温肾固胃宽肠 栗(专入肾。兼入肠胃)。肾之果也。味咸性温。体重而实。故能入肾而补气。凡人胃 气亏损 。
而见腰脚软弱。并胃气不充。而见肠鸣泄泻。服此治无不效。(弘景曰。相传有人患腰脚弱 。往栗树下食数升。便能起行。此是补肾之义。)然须风干。连液吞咽为佳。(时珍曰。风干 之栗。胜于日曝。而火煨油炒。胜于蒸煮。)作粉为食。胜于菱芡。若使栗不风干。或生水 气未除。食则助湿发气生虫。蒸煮炒熟。食则壅气滞膈。而于风水之人尤忌。小儿多食。令 齿不生。栗楔系栗中瓣。能疗筋骨风痛。冷积疾癖。生啮可罨恶刺。出箭头。敷瘰 肿毒痛 。栗 (即肉上薄皮。)烧灰存性。能治骨鲠在喉。吹入即下。栗壳煮汁。能治反胃消渴。
栗 球(即外刺包。)煮汁。洗火丹毒肿。栗花能治瘰 。栗树皮煮汁。可洗沙虱溪毒。并丹毒 疮 毒。栗根酒煎。能治偏坠肾气。皆以取其下气解毒之功耳。
<目录>上编\卷七食物<篇名>橄榄内容:(夷果)入肺胃生津止渴解酒鱼诸毒 橄榄(专入肺胃)。禀受土阳。其味先酸后甘。气温无毒。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
酒后 嚼之最宜。故书载能以解酒毒。人服河豚鱼肝及子迷闷至死。取此煮汁即解。故书又载能解 诸鱼之毒。(鱼食橄榄渣即毙。又用橄榄木作楫。其鱼拨着。即皆浮出。)及治鱼骨之鲠。(
橄 榄嚼汁即下。无橄榄用核研末。急流水调下亦效。)至于痘疮不起。并痘抓碎成疮。(煮食托 疮解毒。磨汁涂灭疮痕。)肠风下血。(橄榄烧灰。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耳足 冻疮。(橄榄木研末。油调以涂。)初生胎毒。(集效方小儿落地时。用橄榄一个烧研。朱砂 五分。和匀。嚼生脂麻一口。吐唾和药。绢包如枣核大。安儿口中。待咂一个时辰。方可与 乳。此药取下肠胃秽毒。令儿少疾。及出痘稀少也。)唇裂生疮。(橄榄炒研。猪脂和涂。)
牙齿风疳。(脓血有虫。用橄榄研。入麝香少许。贴之。)下部疳疮。(用橄榄烧存性研末。
油调敷之。或加孩儿茶等分。)阴肾 肿等症。(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烧存性。研末。
每服二钱。空心。茴香汤送下。)无不用此皆效。以其具有温行酸敛之性耳。但此性专搜涤 胎毒。过服则有呕吐泄泻之虞。性专聚火涩气。寒嗽用之得宜。热嗽则不免有热气上蒸之弊 也。
<目录>上编\卷七食物<篇名>枇杷内容:(山果)润肺下气和脾 枇杷(专入脾肺。兼入肝)。脾家果也。味甘而酸。色黄。据书载其极熟。则有止渴下 气润五 脏之功。生食则有助肝伐脾之力。食之令人中满泄泻。且指其性曰平曰温。又指其性曰寒。
皆属有意。缘此禀受虽温。而质多挟水湿。于熟时取食。则内水气渐消。热气渐平。而有下 气润脏之功。若使未至熟取而即用此为食。则物水气未化而有寒中胀满泄泻之虞。与酸气未 收而有扶肝抑脾之害。此书之所谓既温。而又谓其性平性寒者是也。但于席品之中。用其极 熟。佐此以解酒热。最为得宜。若使中寒气壅。虽曰佐以解酒。则又当知所忌耳!叶另详于 上编。
<目录>上编\卷七食物<篇名>花生内容:(蔓草)舒脾润肺 花生(专入脾肺)。味甘而辛。体润气香。性平无毒。按书言此香可舒脾。辛可润肺。
果中佳 品。诚佳品也。然云炒食无害。论亦未周。盖此气味虽纯。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