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7-本草求真-第28页

。故必用以酸咸。则气始 有归宿。而病悉除。至云能以除热者。是即气收而火不外见之意也。所云能暖水脏者。是即 肾因得温而气得暖而藏之也。但寒邪初冒。脉实有火者禁用。(杲曰。有外邪者不可骤用。
以闭邪气。必先发散而后用之。乃良。)北产紫黑者良。入补药蒸。嗽药生用。恶葳蕤。
<目录>上编\卷二收涩<篇名>收敛内容:(灌木)收肝胆虚热不眠 酸枣仁(专入肝胆。兼入脾)。甘酸而润。仍有生熟之分。生则能导虚热。故疗肝热好 眠。神 昏燥倦之症。熟则收敛津液。故疗胆虚不眠。烦渴虚汗之症。(志曰。按五代史后唐刊石药 验云。酸枣仁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陶云。食之醒睡。而经云疗不得眠。盖其子肉味酸。
食之使不思睡。核中仁服之。疗不得眠。正如麻黄发汗。根节止汗也。)本肝胆二经要药。
因其气香味甘。故又能舒太阴之脾。(时珍曰。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按肝虚则阴 伤而心烦。而魂不能藏。(肝藏魂。)是以不得眠也。故凡伤寒虚烦多汗。及虚人盗汗。皆炒 熟用之。取其收敛肝脾之津液也。(如心多惊悸。用酸枣仁一两。炒香。捣为散。每服二钱 。竹叶汤调下。又温胆汤或加枣仁。金匮治虚劳虚烦。用酸枣仁汤。枣仁三升。甘草一两炙 。知母茯苓芎 各二两。深师加生姜二两。此补肝之剂。)归脾汤用以滋营气。亦以营气得 养。则肝自藏魂而弥安。血自归脾而卧见矣。其曰胆热好眠可疗。因其胆被热淫。神志昏冒 。故似好眠。其症仍兼烦燥。用此(同茶)疗热。热疗则神清气爽。又安有好眠之弊乎?(汪 昂 曰。温胆汤治不眠。内用二陈加竹茹枳实凉味。乃凉肺泻胃之热以温胆之寒也。其以温胆名 汤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候耳。)但仁性多润。滑泄最忌。纵使香能舒脾。难免润不 受滑矣。附记以补书所未及。炒研用。(炒久则油香不香。碎久则气味俱失。便难见功。)恶 防己。
<目录>上编\卷二收涩<篇名>收敛内容:(灌木)收涩脾肾与肺精气 金樱子(专入肾脾肺。形如黄罂)。生者酸涩。熟者甘涩。用当用其将熟之际。得微酸 甘涩之 妙。取其涩可止脱。甘可补中。酸可收阴。故能善理梦遗崩带遗尿。且能安魂定魄。补精益 气。壮筋健骨。此虽收涩佳剂。然无故熬膏频服而令经络隧道阻滞。非惟无益。反致增害。
(震亨曰。经络隧道。以通畅为平和。而昧者取涩性为快。熬金樱膏为煎食之。自作不靖。
咎将谁属?)诸凡药品。须当审顾。不可不知。似榴而小。黄赤有刺。取半黄者。(熟则纯 甘 。)去刺核熬膏。甘多涩少。
<目录>上编\卷二收涩<篇名>收敛内容:(乔木)收脱止泄仍降痰火除滑 诃子(专入大肠胃)。味苦酸涩。气温无毒。虽有收脱止泻之功。然苦味居多。服反使 气下泄 。故书载能消痰降火。止喘定逆。(杲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以酸补之。诃子苦 重泻气。酸轻不能补肺。故嗽药中不用。)且于虚人不宜独用。(震亨曰。诃子下气。以其味 苦而性急。气实者宜之。若气虚者似难轻服。如补肺则必同于人参。补脾则必同于白术。敛 肺则必同于五味。下气则必同于橘皮。)至于嗽痢初起。用最切忌。以其止有劫截之功耳。(
东垣云。嗽药不用者非矣。但咳嗽未久者不可骤。)服此能调胃和中。亦能消膨去胀。使中 自和。用非脾胃虚弱。于中实有补也。波斯国人行舟。遇大鱼涎滑数里。舟不能行。投以诃 子。其滑即化。(番船今多用此以防不虞。)则其化涎消痰。概可见矣。第性兼收涩。外邪未 除。其切禁焉。出番船及岭南。色黑肉浓者良。酒蒸去核用肉。但生清肺行气。熟温胃固肠 。
<目录>上编\卷二收涩<篇名>收敛内容:(灌木)温补肝肾涩精固气 山茱萸(专入肝肾)。味酸性温而涩。何书载缩小便。秘精气。以其味酸(酸主收。)性 涩。(
涩固脱。)得此则精与气不滑。又云。能暖腰膝及风寒湿痹。(肝虚则风入。肝寒则寒与湿易 犯。)鼻塞目黄。(肝虚邪客则目黄。)以其气温克补。得此能入肝肾二经气分者故耳。(冯兆 张曰。温暖之剂。方有益于元阳。故四时之令。春生而秋杀也。万物之性。喜暖而恶寒。肝 肾居至阴之地。非阳和之气。则阴何以生乎?山茱正入二经。气温而主补。味酸而主敛。故 精气益而腰膝强也。)且涩本属收闭。何书载使九窍皆通。耳鸣耳聋皆治。亦是因其精气充 足。则九窍自利。又曷为涩而不通乎?(好古曰。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仲景八味丸用 之为君。其性可知矣。绣按别录甄权皆云服能发汗。多是服此精气足而汗自发之意。亦非误 文。但令后人费解耳。)去核用。恶桔梗防风防己。
<目录>上编\卷二收涩<篇名>收敛内容:(石)入大肠血分固脱 赤石脂(专入大肠)。与禹余粟壳。皆属收涩固脱之剂。但粟壳体轻微寒。其功止入气 分敛肺 张仲景 用桃花汤治下痢便脓血。取赤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而固脱。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虚 。粳米之甘温佐石脂干姜而润肠胃也。)禹余甘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