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或姜炙。或蜜炙。各依方 用。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篇名>泻火内容:(味)清胃肾火 茶茗(专入胃肾)。大者为茗。小者为茶。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克足。
纤芥 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涤。炙爆能解。凡一 切食积不化。(属滞。属湿。)头目不清。(属热。)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 便血吐血衄血血痢。火伤目疾等症。服之皆能有效。(汤液云。茶苦寒下行。如何是清头目 。蒙筌曰。热下降。则上自清矣。)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损神。)久服瘦人 。(伤精。)至于空心饮茶。既直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阳脏服之无碍。阴脏服之不宜 。)
万不宜服。茶之产处甚多。有以阳羡名者。谓之真岩茶。治能降火以清头目。有以腊茶名者 。以其经冬过腊。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有以菘萝名者。是生于徽。专于化食。有以日铸名 者。生于浙绍。专于清火。有以建茶名者。生于闽地。专于辟瘴。有以苦丁名者。产于六合 。专于止痢。有以普洱名者。生于滇南。专于消食辟瘴止痢。至于蒙山。世所罕有。且有许 多伪充。真伪莫辨。然大要总属导痰宣滞之品。(茶与生姜同煎。名姜茶散。能治赤白痢。
盖茶助阴。姜助阳。合用使其寒热平调。)虽一日之利暂快。而终身之累斯大。损多益少。
服宜慎矣。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篇名>泻火内容:(兽)清胃大热兼凉心血 犀角(专入胃。兼入心)。苦咸大寒。功专入胃清热。及入心凉血。盖胃为水谷之海。
无物不 受。口鼻为阳明之窍。凡毒邪必先由于口鼻而入。以至及于阳明胃腑。(时珍曰。五脏六腑 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饮食药物。必先入胃。)犀角为神灵之兽。食百草之毒 。
及众木之棘。角尖精力尽聚。用此苦寒之性。使之专入阳明。以清诸热百毒也。热邪既去。
心经自明。所以狂言妄语。热毒痈肿。惊烦目赤。吐血衄血蓄血。时疫斑黄。痘疮黑陷等症 。无不由于入胃入心。散邪清热。凉血解毒之功也。然痘疮心火。初用不无冰伏之虞。后用 不无引毒入心之患。故必慎用。始无碍耳。至于蛊毒之乡。遇有饮食。以犀箸搅之。有毒则 生白沫。无毒则无。若云可以发表取汗。则必毒热闭表。合以升发等味同投。则见魄汗淋 漓。若微毒单用。则不及矣。镑成以热掌摸之。香者真。(尤须乌而光润。)不香者假。成器 多被蒸煮无力。入汤剂磨汁。入丸剂锉细。纳怀中待热。捣之立碎。升麻为使。忌盐。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篇名>泻火内容:(兽)专泻肝火兼清心肺 羚羊角(专入肝。兼入心肺)。苦咸大寒。功专入肝泻火。兼入心肺二经。考书所论主 治。多 属 冗统。惟李时珍剖晰甚明。言羊火畜也。而羚羊则属木。故其角入厥阴肝经甚捷。同气相求 也。肝主木。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 病也。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气搐搦。及筋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魂 者肝之神也。发病则惊骇下宁。狂越僻谬。魇寐卒死。而羚羊角能安之。血者肝之脏也。发 病 则瘀滞下注。疝痛毒痢。疮肿瘰 。产后血气。而羚羊角能散之。相火寄于肝胆。在气为怒 。病则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羊角能降之。羚之性灵。而筋骨之精在 角。故又能辟恶而解诸毒。碎佛牙而烧烟。走蛇虺也。本经别录甚着其功。而近俗罕能发扬 。惜哉!时珍之论如此。但此虽能清肝及肺。若使过用久用。则更有伐生之气耳。多两角。
一角者胜。(若一边有节而疏。乃山驴山羊。非羚羊也。)锉研极细。或磨用。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篇名>泻火内容:(人)泻肝膀胱火 人中白(专入肝膀胱)。即溺白 之物。故以白名。味咸气平。能泻肝经膀胱火邪。使 之尽从 小便而出。盖膀胱系溺白之故道。用此正以由其故道耳。今人病口舌诸疮。用之有效。降火 之验也。(张杲医说云。李士常苦鼻衄。仅存喘息。张思顺用人中白散。即时血止。又延陵 镇官鲁棠鼻衄如倾。白衣变红。头空空然。张润之用人中白药。治之即止。并不再作。此皆 散血之验也。)故可以治痨热消渴。痘疮倒陷。牙疳口疮等症。但仅堪以涤热清火。而不可 以言补耳。 研用。(刮取白。新瓦上 。)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篇名>泻火内容:(人)清火降血 童便(专入膀胱。兼入肺胃肝心)。系孩童津液浊气。渗入膀胱而出。味咸气寒无毒。
为除痨 热骨蒸。咳嗽吐血。妇人产后血衄晕闷绝之圣药。褚澄遗书云。降火甚速。降血甚神。饮溲 溺百不一死。非真不死。甚言功力之优也。(又言人喉有窍。则咳血杀人。喉不停物。毫发 必咳。血既渗入。愈渗愈咳。愈咳愈渗。)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 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人服小便入胃。亦随脾之气上归于肺。下通水道而 入膀胱。乃寻其旧路也。故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