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432页


用百祥圆下之以泻肾,非泻肾也,泻其腑则 水,故曰泻其腑则脏自不实,腑者膀胱也。窃谓百祥非独泻腑,正实则泻其子也,肾邪实而 泻其肝也。大戟味苦涩,浸水色青绿,肝胆之药也。故百祥圆又治嗽而吐青绿水。夫青绿者,
少阳风木之色也。仲景亦云∶心下痞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十枣汤主之。其中亦有大 戟。夫干呕胁痛,非肝胆之病乎?则百祥之泻肝胆也,明矣。肝乃东方,宜泻不宜补。况泻 青、泻黄皆泻其子,同一泻也,何独肾只泻腑乎?洁古老人治变黑归肾证,用宣风散代百祥 圆,亦是泻子之意。盖毒胜火炽则水益涸,风挟火势则土受亏。故津血内竭,不能化脓,而 成青黑干陷之证。泻其风火之毒,所以救肾扶脾也。或云脾虚肾旺,故泻肾扶脾者,非也。
肾之真水不可泻,泻其陷伏之邪毒尔。
【附方】旧一,新一十。
百祥圆,治嗽而吐青绿水,又治痘疮归肾,紫黑干陷,不发寒者,宜下之。不黑者,慎 勿下∶ 红芽大戟不以多少,阴干,浆水煮极软,去骨日干,复纳原汁中煮,汁尽,焙为末,水丸粟 米大。每服一二十丸,
闭结。用大戟一两,枣三枚。水一碗同煮,曝干,去大戟,以枣肉焙丸服,从少至多,以利 为度。
骨牵引,钓痛走易,及皮肤麻痹,似乎瘫痪,不可误作风气风毒及疮疽施治。又治头痛不可 举,或 白甘遂、白芥子(微炒)各一两,为末,姜汁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或二十丸,以津 液咽下。若取利,则服五六十丸。(《三因方》)
水肿喘急,小便涩及水蛊∶大戟(炒)二两,干姜(炮)半两,为散。每服三钱,姜汤 下。大小便利为度。(《圣济总录》)
水病肿满,不问年月浅深∶大戟、当归、橘皮各一两(切)。以水二升,煮取七合,顿 服。利下水二三斗,勿怪。至重者,不过再服便瘥。禁毒食一年,永不复作。此方出张尚客。
(李绛《兵部手集》)
水气肿胀∶大戟一两,广木香半两。为末。五更酒服一钱半,取下碧水后,以粥补之。
忌咸物。《简便方》∶用大戟烧存性,研末,每空心酒服一钱匕。
水肿腹大如鼓,或遍身浮肿∶用枣一斗,入锅内以水浸过,用大戟根苗盖之,瓦盆合定,
煮 熟,取枣无时食之,枣尽决愈。又大戟散∶用大戟、白牵牛、木香等分,为末。每服一钱,
以猪腰子一对,批开掺末在内,湿纸煨熟,空心食之。
左则塌左,右则塌右。(张洁古《活法机要》)
牙齿摇痛∶大戟咬于痛处,良。(《生生编》)
中风发热∶大戟、苦参四两,白酢浆一斗,煮熟洗之,寒乃止。(《千金方》)
<目录>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篇名>泽漆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漆茎(《别录》)、猫儿眼睛草(《纲 弘景曰∶是大戟苗。生时摘叶有白汁,故名泽漆,亦啮人肉。余见下。
【集解】《别录》曰∶泽漆,大戟苗也。生太山川泽。三月三日、七月七日,采茎叶阴 干。
大明曰∶此即大戟花也。川泽中有。茎梗小,花黄色,叶似嫩菜,四、五月采之。
颂曰∶今冀州、鼎州、明州及近道皆有之。
时珍曰∶《别录》、陶氏皆言泽漆是大戟苗,
《日华子》又言是大戟花,其苗可食。然大戟苗泄人,不可为菜。今考《土宿本草》及 《宝 藏论》诸书,并云泽漆是猫儿眼睛草,一名绿叶绿花草,一名五凤草。江湖原泽平陆多有之。
春生苗,一科分枝成丛,柔茎如马齿苋,绿叶如苜蓿叶,叶圆而黄绿,颇似猫睛,故名猫儿 眼。茎头凡五叶中分,中抽小茎五枝,每枝开细花青绿色,复有小叶承之,齐整如一,故又 名五凤草、绿叶绿花草。掐茎有白汁黏人,其根白色有硬骨。或以此为大戟苗者,误也。五 月采 水蛊、香港脚有效,尤与神农本文相合。自汉人集《别录》,误以为大戟苗,故诸家袭之尔。
用者宜审。
\x茎叶\x 【气味】苦,微寒,无毒。《别录》曰∶辛。大明曰∶冷,有小毒。之才曰∶小豆为之 使,恶薯蓣。
【主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本经》)。利大小肠,明 目轻身(《别录》)。主蛊毒 【发明】时珍曰∶泽漆利水,功类大戟,故人见其茎有白汁,遂误以为大戟。然大戟根 苗皆有毒泄人,而泽漆根硬不可用,苗亦无毒,可作菜食而利丈夫阴气,甚不相侔也。
【附方】旧二,新六。
肺咳上气脉沉者,泽漆汤主之∶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滓),入 半夏半升,紫参、白前、生姜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心各三两,煎取五升。每服五 合,日三服。(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心下伏瘕大如杯,不得食者∶泽漆四两,大黄、葶苈 (熬)各三两。
十种水气∶泽漆十斤,夏月取嫩茎叶,入酒一斗,研汁约二斗,于银锅内,慢火熬如稀 饧,
水气蛊病∶生鲜猫眼睛草,晒干为末,枣肉丸弹子大。每服二丸,白汤化下,日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