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或浸酒服。
\x牛奶藤\x 藏器曰∶生深山,大如树,牛好食之,其中有粉。味甘,温,无毒。主救荒,
令人不饥。其根食之,令人发落。
\x鬼膊藤\x 藏器曰∶生江南林涧边。叶如梨叶,子如楂子。藤∶味苦,温,无毒。浸酒服 ,去风血。同叶捣,敷痈肿。
\x斑珠藤\x 藏器曰∶生山谷中,不凋。子如珠而斑,冬月取之。味甘,温,无毒。浸酒服 ,主风血羸瘦,妇人诸疾。
\x息王藤\x 藏器曰∶生岭南山谷。冬月不凋。味苦,温,无毒。主产后腹痛,血露不尽。
浓煮汁服。
\x万一藤\x 藏器曰∶生岭南。蔓如小豆。一名万吉。主蛇咬,杵末,水和敷之。
\x曼游藤\x 藏器曰∶生犍为牙门山谷。状如寄生,着大树。叶如柳,春花色紫。蜀人谓之 沉花藤。味甘,温,无毒。久服长生延年,去久嗽,治癣。
\x百丈青\x 藏器曰∶生江南林泽。藤蔓紧硬。叶如薯蓣,对生。味苦,寒,平,无毒。解诸毒 物,天行瘴疟疫毒。并煮汁服,亦生捣汁服。其根令人下痢。
\x温藤\x 藏器曰∶生江南山谷。着树不凋。茎叶∶味甘,温,无毒。浸酒服,主风血积冷 \x蓝藤\x 藏器曰∶生新罗国。根如细辛。味辛,温,无毒。主冷气咳嗽。煮汁服。
瓜藤(宋《图经》)
颂曰∶生施州。四时有叶无花。采皮无时。味甘,凉,无毒。主诸 热毒恶疮。同刺猪苓(洗,去粗皮,焙干)等分。捣罗。用甘草水调贴之。
\x金棱藤\x 颂曰∶生施州。四时有叶无花。采无时。味辛,温,无毒。主筋骨疼痛。与续 筋根、马接脚(同洗,去粗皮,焙干)等分为末。酒服二钱。无所忌。
\x含春藤\x 颂曰∶生台州。其苗延木,冬夏常青。采叶,治诸风有效。
\x独用藤\x 颂曰∶生施州。四时有叶无花,叶上有倒刺。采皮无时。味苦、辛,热,无毒。主心气 痛。和小赤药头(焙)等分。研末。酒服一钱。
\x祁婆藤\x 颂曰∶生天台山中。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土人采叶,治诸风有效。
\x野猪尾\x 颂曰∶生施州。藤缠大木,四时有叶无花。味苦、涩,凉,无毒。主心气痛,解热毒。
同白药头等分,焙研为末。每酒服二钱。
\x石合草\x 颂曰∶生施州。藤缠木上,四时有叶无花。土人采叶。味甘,凉,无毒。主一切恶疮,
敛疮口。焙研,温水调贴。
<目录>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篇名>泽泻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水泻(《本经》)、鹄泻(《本经》)、及泻(《别录》)、 (音俞)、芒芋(《本 经》)、禹孙。时珍曰∶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禹能治水,故曰禹孙。余未详。
【集解】《别录》曰∶泽泻生汝南池泽。五月采叶,八月采根,九月采实,阴干。弘景∶ 曰汝南郡属豫州。今近道亦有,不堪用。惟用汉中、南郑、青州、代州者。形大而长,尾间 必有两歧为好。此物易朽蠹,常须密藏之。丛生浅水中,叶狭而长。恭曰∶今汝南不复采,
惟以泾州、华州者为善。颂曰∶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汉中者为佳。春生苗,多 在浅水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秋末采根曝干。
\x根\x 【修治】 曰∶不计多少,细锉,酒浸一宿,取出曝干,任用。
【气味】甘,寒,无毒。《别录》曰∶咸。权曰∶苦。元素曰∶甘,平。沉而降,阴也。
杲曰∶甘、咸,寒,降,阴也。
好古曰∶阴中微阳。入足太阳、少阴经。
扁鹊曰∶多服,病患眼。
之才曰∶畏海蛤、文蛤。
【主治】风寒湿痹,乳难,养五脏,益气力,肥健,消水。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
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本经》)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
逐膀胱三焦停水(《别录》)。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道(甄权)。主头旋 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尿血,主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大明)。入肾经,
去 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肿胀,渗泄止渴(元素)。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李杲)。渗湿 热,
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香港脚(时珍)。
【发明】颂曰∶《素问》治酒风身热汗出,用泽泻、术;《深师方》治支饮,亦用泽泻、
术,但煮法小别尔。张仲景治杂病,心下有支饮苦冒,有泽泻汤,治伤寒有大小泽泻汤、五 苓散辈,皆用泽泻,行利停水,为最要药。元素曰∶泽泻乃除湿之圣药,入肾经,治小便淋 沥,去阴间汗。无此疾服之,令人目 宗 曰∶泽泻之功,长于行水。张仲景治水蓄渴烦,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
方用泽泻,故知其长于行水。本草引扁鹊云∶多服病患眼。诚为行去其水也。凡服泽泻散 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