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577页

麦粉和罨,待其熏蒸成黄,故有诸名。
【集解】恭曰∶黄蒸,磨小麦粉拌水和成饼,麻叶裹,待上黄衣,取晒。
藏器曰∶黄蒸与 子不殊。北人以小麦,南人以粳米,六、七月作之,生绿尘者佳。
时珍曰∶女曲蒸麦饭罨成,黄蒸磨米、麦粉罨成,稍有不同也。
【气味】
【主治】并同女曲(苏恭)。温补,能消诸生物(藏器)。温中下气,消食除烦(《日华》)
。治食黄、黄汗(时珍)。
【附方】新一。
黄胆疾,或黄汗染衣,涕唾皆黄∶用好黄蒸二升,每夜以水二升,浸微暖,于铜器中,
平旦绞汁半升饮之,极效。(《必效方》)
<目录>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篇名>曲内容:(宋《嘉 》)
【释名】酒母。
时珍曰∶曲以米、麦包罨而成,故字从麦、从米、从包省文,会意也。酒非曲不生,
故曰酒母。《书》云∶若作酒醴,尔惟曲 。是矣。刘熙《释名》云∶曲,朽也,郁使生衣 败朽也。
【集解】藏器曰∶曲,六月作者良。入药须陈久者,炒香用。
时珍曰∶曲有麦、面、米造者不一,皆酒醋所须,俱能消导,功不甚远。造大小麦曲法 ∶用大麦米或小麦连皮,井水淘净,晒干。六月六日磨碎,以淘麦水和作块,楮叶包扎,悬 风处,七十日可用矣。造面曲法∶三伏时,用白面五斤,绿豆五升,以蓼汁煮烂。辣蓼 末五两,杏仁泥十两,和踏成饼,楮叶裹悬风处,候生黄收之。造白曲法∶用面五斤,糯米 粉一斗,水拌微湿,筛过踏饼,楮叶包挂风处,五十日成矣。又米曲法∶用糯米粉一斗,自 然蓼汁和作圆丸,楮叶包挂风处,七七日晒收。此数种曲皆可入药。其各地有入诸药草及毒 药者,皆有毒,惟可造酒,不可入药也。
\x小麦曲\x 【气味】甘,温,无毒。
震亨曰∶麸皮曲∶凉,入大肠经。
【主治】消谷止痢(《别录》)。平胃气,消食痔,治小儿食痫(苏恭)。调中下气,开胃 ,疗脏腑中风寒(藏器)。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孟诜)。补虚,去冷气,
除 肠胃中塞,不下食,令人有颜色(吴瑞)。落胎,并下鬼胎(《日华》)。止河鱼之腹疾(梁简 文帝《劝医文》)。
\x大麦曲\x 【气味】同前。
【主治】消食和中,下生胎,破血。取五升,以水一斗煮三沸,分五服,其子如糜,
令母肥盛(时珍)。
\x面曲、米曲\x 【气味】同前。
【主治】消食积、酒积、
糯米积,研末酒服立愈。余功同小麦曲(时珍。出《千金》)。
【附方】旧五,新四。
米谷食积∶炒曲末,白汤调服二钱,日三服。
三焦滞气∶陈曲(炒)、莱菔子(炒)等分。每用三钱,水煎,入麝香 小腹坚大如盘,胸满,食不能消化∶用曲末,汤服方寸匕,日三。(《千金》)。
水痢百起∶六月六日曲(炒黄)、马蔺子等分,为末,米饮服方寸匕。无马蔺子,用牛 骨灰代之。(《普济方》)。
赤白痢下,水谷不消∶以曲熬粟米粥,服方寸匕,日四、五服。(《肘后方》)。
酒毒便血∶曲一块,湿纸包煨,为末。空心米饮服二钱,神效。
伤寒食复∶曲一饼,煮汁饮之,良。(《类要方》)。
胎动不安,或上抢心,下血者∶生曲饼研末,水和绞汁,服三升。(《肘后》)。
狐刺尿疮∶曲末和独头蒜,杵如麦粒,纳疮孔中,虫出愈。(《
<目录>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篇名>神曲内容:(《药性论》)
【释名】
【集解】时珍曰∶昔人用曲,多是造酒之曲。后医乃造神曲,专以供药,力更胜之。盖 取诸神聚会之日造之,故得神名。贾思勰《齐民要术》虽有造神曲古法,繁琐不便。近时造 法,更简易也。叶氏《水云录》云∶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或三伏日,用白面百斤,青蒿 自然汁三升,赤小豆末、杏仁泥各三升,苍耳自然汁、野蓼自然汁各三升,以配白虎、青龙、
朱雀、玄武、勾陈、 蛇六神,用汁和面、豆、杏仁作饼,麻叶或楮叶包 ,如造酱黄法,
待生黄衣,晒收之。
【气味】甘、辛,温,无毒。
元素曰∶阳中之阳也,入足阳明经。凡用须火炒黄,以助土气。陈久者良。
【主治】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药性》)。养胃气,治赤白痢(元素)。消 食下气,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诸疾,其功与曲同。闪挫腰痛者, 过淬酒温服有效。妇人 产后欲回乳者,炒研,酒服二钱,日二即止,甚验(时珍)。
【发明】
时珍曰∶按∶倪维德《启微集》云∶神曲治目病,生用能发其生气,熟用能敛其 【附方】旧一,新六。
胃虚不克∶神曲半斤,麦芽五升,杏仁一升,各炒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食后嚼化一 丸。(《普济方》)。
壮脾进食,疗痞满暑泄∶曲术丸∶用神曲(炒)、苍术(泔制炒)
等分为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