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602页

短,茎粗叶大而浓阔;夏初起苔,开黄花,四出如芥,
结角亦如芥,其子均圆,似芥子而紫赤色。芦菔是菘属,根圆,亦有长者,有红、白二色;
其味辛甘而永;叶不甚大而糙,亦有花叶者;夏初起苔,开淡紫花;结角如虫状,腹大尾尖;
子似葫芦巴,不均不圆,黄赤色。如此分之,自明白矣。其蔓荆六月种者,根大而叶蠹;八 月种者,叶美而根小;惟七月初种者,根叶俱良。拟卖者纯种九英,九英根大而味短,削净 为菹甚佳。今燕京人以瓶腌藏,谓之闭瓮菜。
\x根叶\x 【气味】苦,温,无毒。时珍曰∶辛、甘、苦。
宗 曰∶多食动气。
【主治】利五脏,轻身益气,可长食之(《别录》)。
常食通中,令人肥健(苏颂)。消食,下气治嗽,止消渴,去心腹冷痛,及热毒风肿,
乳痈妒乳寒热(孟诜)。
【发明】诜曰∶九英菘出河西,叶大根亦粗长。和羊肉食甚美,常食都不见发病。冬日 作菹煮羹食,消宿食,下气治嗽。诸家商略其性冷,而《本草》云温,恐误也。
【附方】旧七,新七。
预禳时疾∶立春后遇庚子日,温蔓荆汁,合家大小并服之,不限多少,一年可免时疾。
(《神仙教子法》)。
鼻中衄血∶诸葛菜,生捣汁饮。(《十便良方》)。
大醉不堪,连日病困者∶蔓荆菜,入少米煮熟,去滓,冷冻饮料之良。(《肘后方》)。
饮酒辟气∶干蔓荆根二七枚,蒸三遍,碾末。酒后水服二钱,即无酒气也。(《千金》)。
一切肿毒∶孙真人食忌∶生蔓荆根一握,入盐花少许,同捣封之,日三易之。《肘后方》∶ 用蔓荆叶不中水者,烧灰和腊猪脂封之。
疔肿有根∶用大针刺作孔,削蔓荆根如针大,染铁生衣刺入孔中。再以蔓荆根、铁生衣 等分,捣涂于上。有脓出即易,须臾根出立瘥。忌油腻、生冷、五辛、粘滑、陈臭。(《肘 后》)。
乳痈寒热∶蔓荆根并叶,去土,不用水洗,以盐和捣涂之。热即换,不过三、五次即瘥。
冬月只用根。此方已救十数人。须避风。(李绛《兵部手集》)。
女子妒乳∶生蔓荆根捣,和盐、醋、浆水煮汁洗之,五、六度良。又捣∶和鸡子白封之 亦妙。(《食疗》)。
阴肿如斗∶生蔓荆根捣封之,治人所不能治者。(《集疗方》)
豌豆斑疮∶蔓荆根捣汁,挑疮研涂之。三食顷,根出矣。(《肘后方》)。
犬咬伤疮重发者∶用蔓荆根捣汁服之,佳。(《肘方》)。
小儿头秃∶芜菁叶烧灰,和脂敷之。(《千金》)。
飞丝入眼∶蔓荆菜揉烂帕包,滴汁三、两点,即出也。(《普济方》)
\x子\x 【气味】苦、辛,平,无毒。
【主治】明目(《别录》)。疗黄胆,利小便。水煮汁服,主症瘕积聚。少少饮汁,治霍 乱心腹胀。末服之,主目暗。为油入面膏,去黑 皱纹(苏恭)。和油敷蜘蛛咬(藏器)。压 油涂头,能变蒜发(孟诜)。入丸药服,令人肥健,尤宜妇人(萧炳)。
【发明】藏器曰∶《仙经》言∶蔓荆子,九蒸九曝,捣末长服,可断谷长生。蜘蛛咬者,
恐毒入内,捣末酒服,亦以油和敷之。蔓荆园中无蜘蛛,是其相畏也。
时珍曰∶蔓荆子,可升可降,能汗能吐,能下能利小便,又能明目解毒,其功甚伟,而 世罕知用之何哉?夏初采子,炒过榨油,同麻油炼熟一色无异,西人多食之。点灯甚明,但 烟亦损目。北魏祖 囚地窖中,因芜菁子油灯伤明,即此也。
【附方】旧十二,新十。
明目益气∶芜菁子一升,水九升,煮汁尽,晒干。如此三度,研细。水服方寸匕,日三。
亦可研水和米煮粥食。(《外台秘要》)
常服明目,使人洞视充肥∶用芜菁子三升,以苦酒三升,煮熟晒干,研筛末。以井华水 服方寸匕,日三,无所忌。《抱朴子》云∶服尽一斗,能夜视有所见物。(《千金方》)
青盲眼障,但瞳子不坏者,十得九愈∶用蔓荆子六升,蒸之气遍,合甑取下,以釜中热 汤淋之,乃曝干,还淋,如是三遍,即收杵为末。食上清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崔元亮《海 上方》)。
虚劳目暗∶方同上法。(《普济方》)。
补肝明目∶芜菁子淘过一斤,黄精二斤同和,九蒸九晒为末。每空心米饮服二钱,日再 服。又方∶蔓荆子二升,决明子一升和匀,以酒五升煮干,曝为末。每服二钱,温水调下,
日二。(并《圣惠》)。
风邪攻目,视物不明,肝气虚者∶用蔓荆子四两(入瓷瓶中烧黑,无声取出),入蛇蜕 二两(又烧成灰)。为末。每服半钱,食后酒下,日三服。(《圣济总录》)。
服食辟谷∶芜菁子,熟时采之,水煮三过,令苦味尽,曝捣为末。每服二钱,温水下,
日三次。久可辟谷。(苏颂《图经本草》)。
黄汗染衣,涕唾皆黄∶用蔓荆子捣末,平旦以井华水服一匙,日再服。
加至两匙,以知为度。每夜以帛浸小便,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