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异》)、
时珍曰∶昌,美也,以味名。或云∶鱼游于水,群鱼随之,食其涎沫,有 闽人讹为 鱼。广人连骨煮食,呼为 【集解】藏器曰∶鲳鱼生南海。状如鲫,身正圆,无硬骨,作炙食至 时珍曰∶闽、浙、广南海中,四五月出之。《岭表录异》云∶ 鱼形似 鱼,而腔上突 起,连背而圆,身肉甚浓,白如凝脂,只有一脊骨。治之以葱、姜, 之以粳米,其骨亦软 而可食。
\x肉\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令人肥健,益气力(藏器)。
\x腹中子\x 【气味】有毒。令人痢下(藏器)。
<目录>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三<篇名>鲫鱼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鲋鱼(音附)。
时珍按∶陆佃《埤雅》云∶鲫鱼旅行,以相即也,故谓之鲫。以相附也,故谓之鲋。
【集解】保升曰∶鲫,所在池泽有之。形似小鲤,色黑而体促,肚大而脊隆。大者至三 四斤。
时珍曰∶鲫喜偎泥,不食杂物,故能补胃。冬月肉浓子多,其味尤美。郦道元《水经注》
云∶蕲州·广济·青林湖有鲫鱼,大二尺,食之肥美,辟寒暑。东方朔《神异经》云∶南方 湖中多鲫鱼,长数尺,食之宜暑而辟风寒。《吕氏春秋》云∶鱼之美者,有洞 则鲫为佳品,自古尚矣。
\x肉\x 【气味】甘,温,无毒。鼎曰∶和蒜食,少热;同沙糖食,生疳虫;同芥菜食,成肿疾;
同猪肝、鸡肉、雉肉、鹿肉、猴肉食,生痈疽;同麦门冬食,害人。
【主治】合五味煮食,主虚羸(藏器)。温中下气 痢有益,冬月不宜)。合 作羹,主胃弱不下食,调中益五脏。合茭首作羹,主丹石发热(孟 诜)。
生捣,涂恶核肿毒不散及 疮。同小豆捣,涂丹毒。烧灰,和酱汁 猪脂煎灰服,治肠痈(苏恭)。合小豆煮汁服,消水肿,炙油,涂妇人阴 酿白矾烧研饮服,治肠风血痢。酿硫黄 研,酿五倍子 研,酒服,并治下血。酿茗叶煨服,
治消渴。酿胡蒜煨研饮服,治膈气。酿绿矾 研饮服,治反胃。酿盐花烧研,掺齿疼。酿当 归烧研,揩牙乌髭止血。酿砒烧研,治急疳疮。酿白盐煨研,搽骨疽。
头疮白秃(时珍)。
【发明】震亨曰∶诸鱼属火,独鲫属土,有调胃实肠之功。若多食,亦能动火。
【附方】旧五,新三十一。
鹘突羹∶治脾胃虚冷不下食。以鲫鱼半斤切碎,用沸豉汁投之,入胡椒、莳萝、干姜、
橘皮等末,空心食之。(《心镜》)
卒病水肿∶用鲫鱼三尾,去肠留鳞,以商陆、赤小豆等分,填满扎定,水三升,煮糜去 鱼,食豆饮汁。二日一作,不过三次,小便利,愈。(《肘后方》)
消渴饮水∶用鲫鱼一枚,去肠留鳞,以茶叶填满,纸包煨熟食之。不过数枚即愈。(吴 氏《心统》)
性,为末。酒服一钱(或饭丸),日三服。又用硫黄一两,如上法 服,亦效。
酒 煮鲫鱼,常食最效。(《便民食疗方》)
用活鲫鱼,翅侧穿孔,去肠留鳞,入白矾末二钱,以棕包纸 饮下,每日二服。(《直指方》)
血痢噤口∶方同上。
反胃吐食∶用大鲫鱼一尾,去肠留鳞,入绿矾末令满,泥固 存性,研末。每米饮服一 钱,日二。(《本事》)
膈气吐食∶用大鲫鱼去肠留鳞,切大蒜片填满,纸包十重,泥封,晒半干,炭火煨熟,
取肉和平胃散末一两杵,丸梧子大,密收。每服三十丸,米饮下。(《经验》)
小肠疝气∶每顿用鲫鱼十个,同茴香煮食。久食 妊娠感寒时行者∶用大鲫一头烧灰,酒服方 乳》)
热病目暗,因瘥后食五辛而致∶用鲫鱼作 食之。(《集验方》)
目生弩肉∶鲜鲫鱼,取肉一片,中央开窍,贴于眶上。日三五度。(《圣济总录 妇人血崩∶鲫鱼一个(长五寸者)去肠,入血竭、乳香在内,绵包烧存性,研末。每服 三钱,热酒调下。(叶氏《摘玄方》)
小儿 喘∶活鲫鱼七个,以器盛,令儿自便尿养之。待红,煨熟食,甚效。一女年十岁 用此 小儿舌肿∶鲜鲫鱼切片贴之,频换。(《总微论》)
小儿丹毒∶从髀起,若热流下,令阴头赤肿出血。用鲫鱼肉(切)五合,赤小豆末二合,
捣匀,入水和,敷之。(《千金方》)
小儿秃疮∶《千金》∶用鲫鱼烧灰,酱汁和涂。一用鲫鱼去肠,入皂矾烧研搽。危氏∶ 用大鲫去肠,入乱发填满,烧研,入雄黄末二钱。先以齑水洗拭,生油调搽。
小儿头疮∶昼开出脓,夜即复合。用鲫鱼(长四寸)一枚,去肠,大附子一枚,去皮研 末填入。炙焦研敷,捣蒜封之,效。(《圣惠方》)
走马牙疳∶用鲫鱼一个去肠,入砒一分,生地黄一两,纸包烧存性,入枯白矾、麝香少 许,为末掺之。
牙疳出血∶大鲫鱼一尾,去肠留鳞,入当归末,泥固烧存性,入 过盐和匀,日用。(《圣 惠方》)
揩牙乌须∶方同上。
刮骨取牙∶用鲫鱼一个去肠,入砒在内。露于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