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927页

,故字从矢。今人取其尾置舟车上,欲其 快速也。汉吕太后名雉,高祖改雉为野鸡。其实鸡类也。时珍曰∶黄氏《韵会》云∶雉,理 也。雉有纹理也。故《尚书》谓之华虫,《曲礼》谓之疏趾。雉类甚多,亦各以形色为辨耳。
《禽经》云∶雉,介鸟也。素质五采备曰 雉,青质五采备曰鹞雉,朱黄曰 雉,白曰 雉 (音罩),玄曰海雉。《尔雅》云∶鹞雉,青质五采。 雉,黄色自呼。翟雉,山雉也,长尾。
雉,长尾,走且鸣。秩秩,海雉也。《梵书》
【集解】时珍曰∶雉,南北皆有之。形大如鸡,而斑色绣翼。雄者纹采而尾长,雌者纹 暗而尾短。其性好斗,其鸣曰KT (KT 音杳),其交不再,其卵褐色。将卵时,雌避其 雄而潜伏 之,否则雄食其卵也。《月令》季冬雉始 ,谓阳动则雉鸣而勾其颈也。孟冬,雉入大水为 蜃。蜃,大蛤也。陆佃《埤雅》云∶蛇交雉则生蜃。蜃,蛟类也。《类书》云∶蛇与雉交而 生子,曰 , ,水虫也。陆 《续水经》云∶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为蛟龙之属,似蛇四 足,能害人。鲁至刚《俊灵机要》云∶正月蛇与雉交生卵,遇雷入土数丈为蛇形,经二三 百年成蛟飞腾。若卵不入土,仍为雉耳。又任 《述异记》云∶江淮中有兽名能(音耐),
乃 此皆异类同情,造化之变易,不可臆测者也。
\x肉\x 【气味】酸,微寒,无毒。恭曰∶温。《日华》曰∶平,微毒。秋冬益,春夏毒。有痢 人不可食。颂曰∶《周礼·庖人》供六禽,雉是其一,亦食品之贵。然有小毒,不可常食,
损多益少。诜曰∶久食令人瘦。九月至十二月稍有补,他月则发五痔、诸疮疥。不与胡桃同 食,发头风眩晕及心痛。与菌蕈、木耳同食,发五痔,立下血。同荞麦面食,生肥虫。卵,
同葱食,生寸白虫。自死爪甲不伸者,杀人。
【正误】思邈曰∶黄帝书云∶丙午日勿食鸡、雉肉,丈夫烧死目盲,女人血死妄见。野 鸡肉同家鸡子食,成遁尸,尸鬼缠身。弘景曰∶雉非辰属,正是离禽。丙午不可食,明王于 火也。时珍曰∶雉属离火,鸡属巽木。故鸡煮则冠变,雉煮则冠红,明其属火也。春夏不可 食者,为其食虫蚁,及与蛇交,变化有毒也。能发痔及疮疥,令人瘦病者,为其能生虫,与 鸡肉同也。有鄙人者,假黄帝为书,谓丙午日不可食,及成遁尸之说,乃不经谬谈;而陶氏 和之,孙氏取之,皆误矣。今正其误。
【主治】补中,益气力,止泄痢,除蚁 (《别录》)。
【发明】时珍曰∶雉肉,诸家言其发痔、下痢人不可食,而《别录》用治痢、 何邪?
盖雉在禽上应胃土,故能补中;而又食虫蚁,故能治蚁 ,取其制伏耳。若久食及食非 则生虫有毒,故不宜也。
【附方】旧三,新一。
脾虚下痢,日夜不止∶野鸡一只,如食法,入橘皮、葱、椒、五味,和作馄饨熟煮,空 心食之。(《食医心镜》)产后下痢∶用野鸡一只,作馄饨食之。(同上)消渴饮水小便数∶用 野鸡一只,五味煮取(三升以来)汁饮之。肉亦可食,甚效。(同上)心腹胀满∶野鸡一只 (不拘雄雌),茴香(炒)、马芹子(炒)、川椒(炒)、陈皮、生姜等分,用醋以一夜蒸饼和 雉肉作 馅料,外以面皮包作馄饨,煮熟食。仍早服嘉禾散,辰服此,午服导气枳壳丸。(《朱氏集 验方》)
\x脑\x 【主治】涂冻疮(时珍)。
\x嘴\x 【主治】蚁 (孙思邈)。
\x尾\x 【主治】烧灰和麻油,敷天火丹毒(时珍)。
\x屎\x 【主治】久疟(时珍)。
【附方】新一。
久疟不止∶雄野鸡屎、熊胆、五灵脂、恒山,等分为末,醋糊丸黑豆大。正发时,冷水 下 \x 雉\x(音狄。《食疗》)
【释名】 (《禽经》)、山鸡(同上)、山雉。
时珍曰∶翟,美羽貌。雉居原野, 居山林,故得山名。大者为 。
【集解】颂曰∶伊芳洛、江淮间一种雉,小而尾长者,为山鸡,人多畜之樊中,即《尔雅 》所谓“ ,山雉也”。时珍曰∶山鸡有四种,名同物异。似雉而尾长三、四尺者, 雉也。
似而尾长五、六尺,能走且鸣者, 雉也,俗通呼为 矣。其二则 雉、锦鸡也。 、
皆勇健自爱其尾,不入丛林。雨雪则岩伏木栖,不敢下食,往往饿死。故师旷云∶雪封枯原,
文禽多死。南方隶人,多插其尾于冠。其肉皆美于雉。《传》云∶四足之美有 ,两足之美 有。
\x肉\x 【气味】甘,平,有小毒。
诜曰∶发五痔,久食瘦人。和荞麦面食,生肥虫。同豉食,害人。卵同葱食,生寸白虫。
余并同雉。
【主治】五脏气喘不得息者,作羹 食(孟诜)。炙食,补中益气(时珍)。
\x 雉\x(敝、鳖二音。《拾遗》)
【释名】山鸡(《禽经》)、锦鸡(同上)、金鸡(《纲目》)、采鸡(《周书》)、 KT (音 峻仪)。时珍曰∶ 性憋急耿介,故名。 KT ,仪容俊秀也。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