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子内容:今谓之贝齿,亦如紫贝,但长寸余,故曰贝子。色微白,有深紫黑者,治目中翳,烧 用。北人用之毡帽上为饰及缀衣,或作蹀躞下垂。
<目录>卷十七<篇名>甲香内容:甲香,善能管香烟,与沉、檀、龙、麝用之甚佳。
<目录>卷十七<篇名>蝎内容: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今青州山中 石下捕得,慢火逼,或烈日中晒。蝎渴热时,乃与青泥食之,既满,复以火逼杀之,故其色 多赤,欲其体重而售之故也。医家用之皆悉去土。如虿人还能禁止之,自尝被其毒,兄长禁 而止,及令,故蜇终不痛。翰林禁科具矣。
<目录>卷十七<篇名>五灵脂内容:行经血有功,不能生血。尝有人病眼中翳,往来不定,如此乃是血所病也。盖心生 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目病不治血,为背理。此物入肝最速。一法∶五灵脂二两,没 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同为末,滴水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生姜温 酒磨服,治风冷气血闭,手足身体疼痛冷麻。又有人被毒蛇所伤,良久之间已昏困。有老僧 以酒调药二钱,灌之,遂苏。及以药滓涂咬处,良久,复灌二钱,其苦皆去。问之,乃五灵 脂一两,雄黄半两,同为末,只此耳。后有中毒者,用之无不验。此药虽不甚贵,然亦多有 伪者。
<目录>卷十八<篇名>豆蔻内容:草豆蔻也,气味极辛,微香。此是对肉豆蔻而名之。若作果,则味不和。不知前人之 意,编入果部有何意义?性温而调散冷气,力甚速。花性热,淹置京师,然味不甚美,微苦 。必为能消酒毒,故为果。花干则色淡紫。
<目录>卷十八<篇名>葡萄内容:先朝西夏持师子来献,使人兼 葡萄遗州郡,比中国者皆相似。最难干,不干不可收 ,仍酸澌不可食。李白所谓“胡人岁献葡萄酒”者是此。疮 不出,食之尽出。多食皆昏人 眼。波斯国所出,大者如鸡卵。
<目录>卷十八<篇名>蓬内容:非覆盆也,自别是一种,虽枯败而枝梗不散。今人不见用此。即贾山策中所言者是此 。
<目录>卷十八<篇名>覆盆子内容:覆盆子长条,四、五月红熟。秦州甚多,永兴、华州亦有。及时,山中人采来卖,
其味酸甘,外如荔枝,樱桃许大,软红可爱。失采,则就枝生蛆。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 覆其溺器,如此取名。食之多热。收时,五六分熟便可采。烈日曝,仍须薄绵蒙之。今人取 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汤,点服,治肺虚寒。采时着水,则不堪煎。
<目录>卷十八<篇名>大枣内容:今先青州,次晋州,此二等可晒曝入药,益脾胃为佳。余只可充食用。又云,御枣甘 美轻脆,后众枣熟,以其甘,故多生虫。今人所谓扑落酥者是。又有牙枣,先众枣熟,亦甘 美,但微酸,尖长。此二等只堪啖,不堪收曝。今人将干枣去核,于铛锅中微火缓逼干为末 ,量多少,入生姜末为汤,点服,调和胃气。又,将煮枣肉和治脾胃丸药,尤佳。又青州枣 去皮核,焙干为枣圈,达都下,为奇果。
<目录>卷十八<篇名>鸡头实内容:今天下皆有之。河北沿溏泺居人采得,舂去皮,捣仁为粉,蒸炸作饼,可以代粮。
食多,不益脾胃气,兼难消化。
<目录>卷十八<篇名>藕实内容:就蓬中干者为石莲子,取其肉于砂盆中干,擦去浮上赤色,留青心,为末,少入龙脑 为汤点,宁心志,清神,然亦有粉红千叶、白千叶者,皆不实。如此是有四等也。其根惟白 莲为佳。今禁中又生碧莲,亦一瑞也。
<目录>卷十八<篇名>芰内容:今世俗谓之菱角,所在有。煮熟取仁食之,代粮,不益脾。又有水菱,亦芰也,但大而 脆,可生食。和合治疗,未闻其用。有人食生芰多则利及难化,是亦性冷。
<目录>卷十八<篇名>栗内容:栗欲干,莫如曝,欲生收,莫如润。沙中藏至春末夏初,尚如初收摘。小儿不可多食。
生者难化,熟即滞气、隔食、生虫,往往致小儿病,人亦不知。所谓补肾气者,以其味咸,
又滞其气尔。湖北路有一种栗,顶圆末尖,谓之旋栗。《图经》引《诗》言莘(音榛)栗者,
谓其象形也。
<目录>卷十八<篇名>樱桃内容:孟诜以为樱非桃类。然非桃类,盖其以形肖桃,故曰樱桃,又何疑焉?谓如木猴梨、
胡桃之类,亦取其形相似尔。古谓之含桃,可荐宗庙。《礼》云“先荐寝庙”者,是此。唐 王维诗云∶“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干御苑鸟衔残”。小儿食之,才过多,无不作热。此果在 三月末四月初间熟,得正阳之气,先诸果熟,性故热。今西洛一种紫樱,至熟时正紫色,皮 里间有细碎黄点,此最珍也。今亦上供朝廷,药中不甚须。
<目录>卷十八<篇名>橘柚内容:自是两种,故曰一名橘皮,是元无柚字也。岂有两等之物,而治疗无一字别者,即 知柚字为误。后人不深求其意,为柚字所惑,妄生分别,亦以过矣。且青橘与黄橘,治疗尚 别,矧柚为别种也。郭璞云∶柚似橙而大于橘”,此即是识橘柚者也。今若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