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9-汤液本草-第10页

久服明目,利九窍。
东垣云∶治邪在里之表,故仲景少阴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也。
易老云∶治少阴头痛。太阳则羌活,少阴则细辛,阳明则白芷,厥阴则川芎、吴茱萸,
少阳则柴胡。用者随经不可差。细辛香味俱缓,故入少阴,与独活颇相类。
《本草》又云∶曾青、枣根为之使,得当归、芍药、白芷、川芎、牡丹、 本、甘草,
共疗妇人。得决明、鲤鱼胆汁、青羊肝,共疗目痛。恶野狼毒、山茱萸、黄 ,畏硝石、滑石 ,反藜芦。
《衍义》云∶治头面风痛,不可缺也。
<目录>卷之三\草部<篇名>白芷内容:气温,味大辛,纯阳。无毒。气味俱轻,阳也。
阳明经引经药,手阳明经本经药。行足阳明经,于升麻汤四味内加之。
《象》云∶治手阳明头痛,中风寒热,解利药也。以四味升麻汤主之。
《珍》云∶长肌肉,散阳明之风。
《心》云∶治风通用,去肺经风热。
《本草》云∶主女子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疗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
《日华子》云∶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一切疮疥,排脓止痛生肌,
去面 疵瘢,明目。其气芳香,治正阳阳明头痛。与辛夷、细辛同用,治鼻病。内托,用此 长肌肉,则阳明可知矣。又云∶当归为之使,恶旋复花。
<目录>卷之三\草部<篇名>川芎内容:气温,味辛,纯阳。无毒。
入手足厥阴经,少阳经本经药。
《象》云∶补血,治血虚头痛之圣药,妊妇胎不动数月,加当归,二味各二钱,水二盏 ,煎至一半,服。神效。
《珍》云∶散肝经之风,贯芎治少阳经苦头痛。
《心》云∶治少阳头痛及治风通用。
《本草》云∶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 无子,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
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除内寒。
《日华子》云∶能除鼻洪、吐血及溺血,破症结宿血,养新血。
易老云∶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故清神、四物汤所皆用也。入手足厥阴经。
《衍义》云∶头面风不可缺也,然须以他药佐之,若单服久服,则走散真气,即使他药 佐之,亦不可久服,中病即便已。
东垣云∶头痛甚者,加蔓荆子;顶与脑痛,加川芎;若头痛者,加 本;诸经若头痛,
加细辛。若有热者,不能治。别有青空之剂,为缘诸经头痛,须用四味。
《本草》又云∶白芷为之使,畏黄连。
<目录>卷之三\草部<篇名>麻黄内容:气温,味苦,而甘辛,气味俱薄,阳也,升也。甘热,纯阳。无毒。
手太阴之剂,入足太阳经,走手少阴经,阳明经药。
《象》云∶发太阳、少阴经汗。去节,煮三二沸,去上沫。不则,令人心烦闷。
《心》云∶阳明经药,去表上之寒邪。甘热,去节,解少阴寒,散表寒、发浮热也。
《珍》云∶去荣中寒。
《本草》云∶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 症坚积聚。
《液》云∶入足太阳、手少阴,能泄卫实发汗,及伤寒无汗,咳嗽。根、节能止汗。夫 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经药,其实荣卫药也。以其 在太阳地分,故曰太阳也。本病者即荣卫,肺主卫,心主荣为血,乃肺、心所主,故麻黄为 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风、伤寒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药性论》云∶君。味甘平,治瘟疫。
《本草》又云∶浓朴为之使,恶辛夷、石苇。
<目录>卷之三\草部<篇名>本内容:气温,味大辛、苦,微温;气浓味薄,阳也,升也,纯阳。无毒。
太阳经本经药。
《象》云∶太阳经风药,治寒邪结郁于本经。治头痛、脑痛;大寒犯脑,令人脑痛,齿 亦痛。
《心》云∶专治太阳头痛,其气雄壮。
《珍》云∶治巅顶痛。
《本草》云∶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悦颜色,辟雾露 ,润泽,疗风邪 曳,金疮,可作沐药、面脂。实,主流风四肢。恶 茹。此与木香,同治 雾露之气;与白芷,同作面脂药治疗。
仲景云∶清明以前,立秋以后,凡中雾露之气,皆为伤寒。又云清邪中于上焦,皆雾露 之气,神术、白术汤内加木香、 本,择其可而用之。此既治风,又治湿,亦各从其类也。
<目录>卷之三\草部<篇名>桔梗内容:气微温,味辛、苦,阳中之阳。味浓,气轻,阳中之阴也。有小毒。
入足少阴经,入手太阴肺经药。
《象》云∶治咽喉痛,利肺气。去芦,米泔浸一宿,焙干用。
《珍》云∶阳中之阴,谓之“舟楫”,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治鼻塞。
《心》云∶利咽嗌胸膈之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