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9-汤液本草-第32页

恶巴豆。《唐本》注∶疗风去热,解肌。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篇名>滑石内容:气寒,味甘。大寒。无毒。
入足太阳经。
《象》云∶治前阴不利,性沉重,能泄上气令下行。故曰滑则利窍。不可与淡渗同用。
白者佳。杵细、水飞用。
《本草》云∶主身热泄 ,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肠胃积聚寒热,益精气。通九 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入足太阳。滑能利窍,以通水道,为至燥之剂。猪 苓汤,用滑石与阿胶同为滑利,以利水道。葱、豉、生姜同煎去渣,澄清以解利。淡味渗泄 为阳,解表、利小便也。若小便自利,不宜以此解之。
《衍义》云∶暴吐逆,不下食,以生细末二钱匕,温水调服,后以热面压之。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篇名>朴硝内容:气寒,味苦辛。
《象》云∶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痼留癖,胃中食饮热结。去血闭,停痰痞满。
消毒。揉细,生用。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篇名>盆硝内容:\x即芒硝\x 气寒,味咸。
《心》云∶去实热。《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此之谓也。
《珍》云∶纯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
《本草》云∶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及月水 ,破五淋。消肿毒,疗天行热病。
《药性论》云∶使。味咸。有小毒。通月闭症瘕,下瘰 ,黄胆,主漆疮,散恶血。
《圣惠方》云∶治代指用芒硝煎汤,淋渍之,愈。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篇名>硝石内容:气寒,味甘、辛。一作苦、辛,大寒。无毒。又云∶咸。又云∶甜,甜微缓于咸。
《液》云∶硝石者硝之总名也。但不经火者谓之生硝、朴硝,经火者谓之盆硝、芒 硝。古人用辛,今人用咸。辛能润燥,咸能软坚,其意皆是,老弱虚人可下者宜用。若用此 者,以玄明粉代之尤佳。《本经》谓利小便而堕胎,伤寒妊娠可下者用此,兼以大黄引之 ,直入大肠,润燥、软坚、泻热,子母俱安。《内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之谓 欤。以在下言之,则便溺俱阴;以前后言之,则前气后血;以肾言之,总主大小便难。溺涩 秘结,俱为水少。《经》云∶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故以芒硝、大黄,相须为使也。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篇名>玄明粉内容:气冷,味辛、甘。无毒。
《液》云∶治心热烦躁,五脏宿滞,症瘕。明目,逐膈上虚热,消肿毒。注中有治阴毒 一句,非伏阳不可用。若止用此除阴毒,杀人甚速。牙硝条下,太清炼灵砂补注,谓阴极之 精,能化火石之毒。
《仙经》云∶阴中有阳之物。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篇名>硫黄内容:气温,大热,味酸,有毒。
《本草》云∶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癖在胁 ,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 疮。止血,杀疥虫。
《液》云∶如太白丹佐以硝石,来复丹用硝石之类,至阳佐以至阴,与仲景白通汤佐以 人溺、猪胆汁,大意相同,所以去格拒之寒。兼有伏阳,不得不尔;如无伏阳,只是阴证,
更不必以阴药佐之也。硫黄亦号将军,功能破邪归正,返滞还清,挺出阳精,消阴、化魄、
生魂。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篇名>雄黄内容:气温,寒,味苦、甘。有毒。
《本草》云∶主寒热鼠 恶疮,疽痔死肌。疗疥 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鬼疰。
气大温,味甘、酸、辛。无毒。
《本草》∶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泄 ,下利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 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髓、好颜色、益老不饥、轻身延年。五色石脂,各 入五脏补益。
《东垣》云∶赤石脂、白石脂并温无毒。畏黄芩、芫花,恶大黄。
《本经》云∶涩可去脱,石脂为收敛之剂。胞衣不出,涩剂可以下之。赤入丙、白入庚 。
《珍》云∶赤、白石脂俱甘酸,阳中之阴,固脱。
《心》云∶甘温,筛末用。去脱,涩以固肠胃。
《局方本草》云∶青石脂,养肝胆气,明目;黑石脂,养肾气,强阴,主阴蚀疮;黄石 脂,养脾气,除黄胆。余与赤、白同功。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篇名>禹余粮内容:气寒,味甘。无毒。
《本草》云∶主咳逆寒热烦满,下痢赤白,血闭,症瘕大热。
《本经》云∶重可去怯。禹余粮之重,为镇固之剂。
《本草》注云∶仲景治伤寒下痢不止,心下痞硬,利在下焦者,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并碎之,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渣,分二服。
《雷公》云∶看如石,轻敲便碎,可如粉也。兼重重如叶子雌黄,此能益脾,安五脏。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篇名>代赭石内容:气寒,味甘、苦。无毒。一名须丸。出姑幕者,为须丸;出代郡者,名代赭。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