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柿,散石热家啖之,亦无嫌。不入药用。唐本注云∶《别录》云,火柿主杀毒 ,疗金疮、火疮,生肉止痛。软熟柿解酒热毒,疗金疮、火疮,生肉止痛。软熟柿解酒热毒 ,止口干,压胃间热。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柿寒。主补虚劳不足。谨按干柿浓肠胃 ,涩 血。
作饼及糕与小儿食,治秋痢。又,研柿,先煮粥,欲熟即下柿,更三、两沸,与小儿饱食,
并奶母吃亦良。又,干柿二斤,酥一斤,蜜半斤,先和酥蜜,铛中消之。下柿煎十数沸,不 津器贮之。每日空腹服三、五枚,疗男子、女人脾虚、腹肚薄,食不消化。面上黑点,久服 甚良。陈藏器云∶柿本功外,晒干者温补,多食去面 ,除腹中宿血。剡县火干者,名乌柿 。人服药口苦及欲吐逆,食少许立止。蒂煮服之,止哕气。黄柿和米粉作糗,蒸与小儿食之 ,止下痢。饮酒食红柿,令人心痛直至死。亦令易醉。陶云解酒毒,失矣。日华子云∶柿,
冷。润心肺,止渴,涩肠。疗肺痿心热嗽,消痰,开胃。亦治吐血。又云干柿,平。润声喉 ,杀虫。火柿,性暖,功用同前。
图经曰∶柿,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南北皆有之。柿之种亦多,黄柿生近京州郡;红柿南 北通 有;朱柿出华山,似红柿而皮薄,更甘珍; (音卑)柿出宣、歙、荆、襄、闽、广诸州,
但可 生啖,不堪干。诸柿食之皆美而益人, 柿更压丹石毒耳。其干柿火干者,谓之乌柿,出宣 州、越州。性甚温,人服药口苦欲逆,食少许当止,兼可断下。晒干者为白柿,入药微冷。
又,黄柿可和米粉作糗,小儿食之止痢。又,以酥蜜煎干柿食之,主脾虚、薄食。柿蒂煮饮 ,亦止哕。木皮主下血不止,曝干更焙,筛末,米饮和二钱匕服之,不以上冲下脱,两服可 止。又有一种小柿,谓之软枣。俚俗曝干货之,谓之牛奶柿。至冷,不可多食。凡食柿,不 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其枯叶至滑泽,古人取以临书。俗传柿有七绝∶一寿、二多阴、
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火。
圣惠方∶治耳聋鼻塞。以干柿三枚细切,粳米三合,豉少许煮粥,空心食之。产宝∶治 产 后或患妊逆气乱心烦。干柿一个,碎之,以水十分,煮热呷。
衍义曰∶柿,有着盖柿,于蒂下别生一重。又牛心柿,如牛之心;蒸饼柿,如今之市买 蒸饼 。
华州有一等朱柿,比诸品中最小,深红色。又一种塔柿,亦大于诸柿,性皆凉,不至大 寒,
食之引痰,极甘,故如是。去皮,挂大木株上,使风日中自干,食之多动风火。干者味不佳 ,生则涩,以温水养之,需涩去可食,逮至自然红烂,涩亦自去,干则性平。
<目录>卷第二十三\中品<篇名>芋属性:\r芋\pd490.bmp\r 味辛,平,有毒。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一名土芝。
陶隐居云∶钱塘最多。生则有毒, (音 )不可食。性滑,下石,服饵家所忌。种芋 三年不 采,成 (音吕)芋。又别有野芋,名老芋,形叶相似如一根,并杀人。人不识而食之垂死 者 ,他人以土浆及粪汁与饮之,得活矣。唐本注云∶芋有六种∶有青芋、紫芋、真芋、白芋、
连禅芋、野芋。其青芋细长,毒多,初煮要须灰汁,易水煮熟,乃堪食尔。白芋、真芋、连 禅芋、紫芋毒少并正尔。蒸煮啖之,又宜冷啖,疗热止渴。其真、白、连禅三芋,兼肉作羹 ,大佳。蹲鸱之饶,盖谓此也。野芋大毒,不堪啖也。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芋白色者,
无味;紫色者,破气。煮汁饮之止渴,十月后晒干收之。冬月食,不发病,他时月不可食。
又 ,和鲫鱼、鲤鱼作 良。久食令人虚劳无力。又,煮汁洗腻衣,白如玉。亦可浴去身上浮风 。慎风半日。陈藏器云∶芋本功外,食之令人肥白。小者极滑,吞之开胃及肠闭。产后煮食 之,破血。饮其汁,止血渴。芋有八、九种,功用相似。野芋,生溪涧,非人所种者,根叶 相类尔。取根醋摩,敷虫疮疥癣,入口毒人。又有天荷,亦相似而大也。日华子云∶芋,冷 ,破宿血,去死肌。其中有数种,有芽芋、紫芋。园圃中种者可食,余者有大毒,不可容易 食。姜芋辛辣,以生姜煮,又换水煮,方∶可食。和鱼煮,甚下气,调中补虚。叶,裹开了 痈疮毒,止痛。又云芋叶,冷,无毒。除烦止泻,疗妊孕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又盐研敷蛇 虫 咬并痈肿毒,及 敷毒箭。
图经曰∶芋,《本经》不着所出州土,陶隐居注云∶钱塘最多,今处处有之。闽、蜀、
淮、
甸尤殖此。种类亦多,大抵性效相近。蜀川出者,形圆而大,状若蹲鸱,谓之芋魁。彼人莳 之 最盛,可以当粮食而度饥年。左思《三都赋》所谓徇蹲鸱之沃,则以为济世阳丸是也。江西 、闽中出者,形长而大,叶皆相类。其细者如卵,生于大魁旁,食之尤美,不可过多,乃有 损也。凡食芋,并须圆圃莳者。其野芋有大毒,不可辄食,食则杀人。唯土浆及粪汁解之。
《说文解字》云∶齐人谓芋为 。陶云∶种芋三年,不采成莒。二音相近,盖南北之呼不同 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