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8-中国医籍考-第63页

天奥旨序。
〔冯氏(兆张)脉诀纂要〕未见 按上见于锦囊秘录。
〔李氏(延 )脉诀汇粹〕未见 按上见于曝书亭集高士李君塔铭。
<目录>卷十八<篇名>诊法(二)
属性:〔王氏(叔和)小儿脉诀〕佚 曾世荣曰。宣和御医戴克臣侍翰林日。得叔和小儿脉诀。印本二集。一本曰。呼吸须将六至看。一本云。
呼吸须时八至看。遂与内台高识。参详字义。审察至数。就诊五岁儿。常脉一息六至者是。八至者非。盖始因镂 板之际。误去六字上一点一画。下与八字相类。致此讹传。迨与卒以学易。作五十以学易之误是也。尝考默庵张 氏脉诀亦云。小儿常脉。一息只多大人二至为平。即六至也。然一呼一吸之间。六至明矣。不然。姑俟来者考之。
(活幼心书)
〔皇甫氏(谧)脉诀〕佚 按上见于杨玄操八十一难经注。
〔秦氏(承祖)脉经〕隋志六卷 佚 〔康氏(普思)脉经〕隋志十卷 佚 〔徐氏(阙名)脉经〕隋志二卷 佚 〔新撰脉经诀〕(旧唐志作脉经诀)隋志二卷(旧唐志作三卷)佚 〔许氏(建吴)脉经钞〕隋志二卷 佚 〔王氏(子 )脉经〕新唐志二卷 佚 〔甄氏(权)脉经〕新唐志一卷 佚 〔脉诀赋〕艺文略一卷 佚 〔亡名氏脉经〕十卷 崇文总目十卷 佚 〔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 崇文总目曰。无名氏杂论脉诀。
〔李氏( )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 〔亡名氏脉经诀录〕崇文总目一卷 佚 钱侗曰。通志略。有脉经秘录一卷。不着撰人。疑即此书。
〔黄氏(阙名)脉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亡名氏金鉴集歌〕崇文总目一卷 佚 〔卫氏(崇)医门金宝鉴〕新唐志三卷(崇文总目。作一卷)佚 赵希弁曰。右卫嵩撰。嵩仕至翰林博士。崇文总目云。不详何代人。述脉候征验要妙之理。
〔亡名氏凤髓脉经机要〕崇文总目五卷 佚 〔医鉴〕崇文总目一卷 佚 〔张氏(及)脉经手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宋志曰。王善注。
〔亡名氏百会要诀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 〔碎金脉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延灵至宝诊脉定生死三部要诀〕(艺文略。灵。作龄。)崇文总目一卷 佚 〔张氏(尚容)延灵钞〕艺文略。作延龄宝钞。宋志。作延龄至宝钞。崇文总目一卷 佚 〔太医秘诀诊脉候生死〕(旧。候。作俟。今据艺文略改订。)崇文总目一卷 佚 〔徐氏(裔)指诀〕(艺文略。作指下诀。宋志。作徐氏黄帝脉经指下秘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脉诀〕崇文总目二卷 佚 〔覃氏(延镐)新集脉色要诀〕(艺文略。作谭延镐。)崇文总目一卷 佚 〔亡名氏经要集〕(艺文略。作自经要集。)崇文总目一卷 佚 〔吴氏(复圭)金匮指微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耆婆脉经〕艺文略一卷 佚 〔韩氏(阙名)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 〔脉经〕宋志一卷 佚 〔孙子(阙名)脉论〕艺文略一卷 佚 〔脉诀论〕艺文略一卷 佚 〔唐氏(强明)诊脉要诀〕艺文略一卷 佚 〔亡名氏诊脉会要〕艺文略一卷 佚 〔指难图〕艺文略一卷 佚 〔李氏(上交)柴先生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 〔华氏(子 )相色经诀〕艺文略一卷 佚 〔亡名氏脉证口诀〕艺文略一卷 佚 〔清溪子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 〔杜氏(光庭)了证歌〕一卷 未见 钱曾曰。光庭谨傍难经。各推了证歌为之。以决生死。宋高氏为之注。东越伍捷又为之补注。其于脉理。可 谓研奥义于精微者矣。
四库全书提要曰。杜天师了证歌一卷。旧本题唐杜光庭撰。光庭字圣宾。晚自号东瀛子。括苍人。应百篇举 不第。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幸蜀。召见。赐紫衣。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据蜀。赐号广成先生。除谏议大夫。
进户部侍郎。后归老于青城山。此书题曰天师。据陶岳五代史补。亦王建时所称也。考光庭所着。多神怪之谈。
不闻以医显。此 书殆出伪托。其词亦不类唐末五代人。钱曾读书敏求记。以为真出光庭。殊失鉴别。其注称高氏伍氏所作。而不 题其名。后附持脉备要论三十篇。亦不知谁作。多引王叔和脉诀。而不知叔和有脉经。则北宋以后人矣。
〔崔氏(嘉彦)注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 存 〔黎氏(民寿)广成先生玉函经解〕三卷 存 〔直鲁古脉诀〕佚 按上见于辽史本传。
〔萧氏(世基)脉粹〕读书后志一卷 佚 赵希弁曰。上皇朝萧世基撰。世基尝阅素问。及历代医经。患其难知。因缀缉成一编,治平中姚谊序之。
〔刘氏(元宾)脉要新括〕(国史经籍志。作脉要秘括。)宋志二卷 存 自序曰。余尝注王叔和脉诀。如其间五脏歌后。又歌曰等编。及入式语。数处词语鄙俗。文理不通。疑非 叔和之作。而后人增之。尝欲削其不类者。补以己之所为。庶有以合乎岐黄内经。越人难经之本旨。因循未果就。
或者谓余曰。君为伤寒括要六十篇传于世。颇开医者之耳目。盖更取医书切用者。纂而述之。顾不美欤。余闻其 言。而有契于心。因闲暇吟成百篇。下为之注脚。辞语虽俚。理则该博。使学人读之。如手举大纲。众目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