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2-临证指南医案-第58页

乎。于此可省悟矣。今观先生之治法。以泄肝安胃为纲领。用药以苦辛为主。以酸佐之。
如肝犯胃而胃阳不衰有火者。泄肝则用芩连。楝之苦寒。如胃阳衰者。稍减苦寒。用苦辛 酸热。此其大旨也。若肝阴胃汁皆虚。肝风扰胃呕吐者。则以柔剂滋液养胃。熄风镇逆。若 胃阳虚。浊阴上逆者。用辛热通之。微佐苦降。若但中阳虚而肝木不甚亢者。专理胃阳。或 稍佐椒梅。若因呕伤。寒郁化热。劫灼胃津。则用温胆汤加减。若久呕延及肝肾皆虚。冲气 上逆者。用温通柔润之补。下焦主治。若热邪内结。则用泻心法。若肝火冲逆伤肺。则用养 金制木。滋水制火。总之治胃之法。全在温通。虚则必用人参。药味皆属和平。至于治肝 之法。药味错杂。或寒热互用。或苦辛酸咸并投。盖因厥阴有相火内寄治法不得不然耳。
但观仲景乌梅丸法。概可知矣。案辑六十有余。大半皆由肝邪为患。非先生之卓识。安能 畅发此理乎哉。(华岫云)
徐评 所录诸方。属蓄饮者四五。属反胃者二三。反胃自有主治之法。蓄饮亦有成方可用。乃 全不分别。惟以治肝胃之药参错成方。又用人参及姜附者七八。皆与反胃蓄饮相反。则呕吐 一症。此老全未梦见也。患诸病者。亦大不幸矣。
洞庭有一金姓者。患呕吐症数年。其先人与此老甚相契。此老竭力治之年余。皆用此等方。而 病者几殆。因求治于余。余曰蓄饮也。世无知者。为制一方。其病立已。其人因受业于余。即此可 征矣。
<目录>卷四<篇名>吐蛔属性:王 厥阴吐蛔。寒热干呕。心胸格拒。舌黑。渴不欲饮。极重之症。(胃虚肝乘)
乌梅肉(一钱半) 桂枝木(一钱) 炒黑川椒(四分) 白芍(一钱) 小川连(三分) 黄芩(一钱)
生淡干姜(一钱)
席 脉右歇。舌白渴饮。脘中痞热。多呕逆稠痰。曾吐蛔虫。此伏暑湿。皆伤气分。邪自里发。神欲 昏冒。湿邪不运。自利粘痰。议进泻心法。半夏泻心汤。
又 凡蛔虫上下出者。皆属厥阴乘犯阳明。内风入胃。呕吐痰涎浊沫。如仲景厥阴篇中。先 厥后热同例。试论寒热后。全无汗解。谓至阴伏邪既深。焉能隔越诸经以达阳分。阅医药方。
初用治肺胃。后用温胆茯苓饮。但和胃治痰。与深伏厥阴之邪未达。前进泻心汤。苦可去湿。
辛以通痞。仍在上中。服后胸中稍舒。超时稍寐。寐醒呕吐浊痰。有黄黑之形。大凡色带青黑。
必系胃底肠中逆涌而出。老年冲脉既衰。所谓冲脉动。则诸脉皆逆。自述呕吐之时。周身牵 引。直至足心。其阴阳跷维。不得自固。断断然矣。仲景于半表半里之邪。必用柴芩。今上下 格拒。当以桂枝黄连汤为法。参以厥阴引经。为通里之使。俾冲得缓。继进通补阳明。此为治 厥阴章旨。
淡干姜 桂枝 川椒 乌梅 川连 细辛 茯苓 又 肝郁不舒。理进苦辛。佐以酸味者。恐其过刚也。仿食谷则呕例。
人参 茯苓 吴萸 半夏 川连 乌梅 又 疟来得汗。阴分之邪已透阳经。第痰呕虽未减。青绿形色亦不至。最属可喜。舌心白苔未 净。舌边渐红。而神倦困惫。清邪佐以辅正。一定成法。
人参 半夏 茯苓 枳实汁 干姜 川连 又 食入欲呕。心中温温液液。痰沫味咸。脊背上下引痛。肾虚水液上泛为涎。督脉不司约束。
议用真武撤其水寒之逆。二服后接服。
人参 半夏 茯苓 桂枝 煨姜 南枣 又 别后寒热三次。较之前发减半。但身动言语。气冲。涌痰吐逆。四肢常冷。寒热。汗出时四肢 反热。此阳衰胃虚。阴浊上乘。以致清气无以转舒。议以胃中虚。客气上逆为噫气呕吐者。可 与旋复代赭汤。仍佐通阳以制饮逆。加白芍附子。
又 镇逆方虽小效。究是强制之法。凡痰饮都是浊阴所化。阳气不振。势必再炽。仲景谓饮邪 当以温药和之。前方劫胃水以苏阳。亦是此意。议用理中汤。减甘草之守。仍加姜附以通阳。
并入草果以醒脾。二服后接用。
人参 干姜 半夏 生白术 附子 生白芍 王 脉沉弦。腹痛呕吐。鼻煤舌绛。面带青晦色。夏秋伏暑发热。非冬月。乃误表禁食。胃气受伤。
致肝木上干胃土。蛔虫上出。遂成重病。常有厥逆之虑。拟进泄肝和胃。得痛止呕缓。冀有转机。
川椒 川连 乌梅 干姜 人参 茯苓 生白芍 川楝子 程 大病后。胃气极伤。肝木乘土。蛔欲透膈。脘胁阵痛。是土衰木克。古人以狐惑虫厥。都以胃 虚少谷为训。
安胃丸 人参川椒乌梅汤化送二钱。
周(三一) 两胁痛。尤甚于左。呕吐蛔虫。年前好食生米。此饥饱加以怒劳。胃土不和。肝木 来犯。试观幼稚有食米麦泥炭者。皆里滞久聚。初从湿热郁蒸而得。宜和阳宣腑。辛窜通络。湿去热走。
腑络自和。
川连 干姜 桂枝 金铃子 延胡 芦荟 白芍 枳实 乌梅丸服三钱。
李 身不壮热。二便颇通。已非风寒停滞之病。因惊动肝。厥气下泛。蛔虫上攻触痛。呕吐清涎。
仲景云。蛔虫厥都从惊恐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