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00-六因条辨-第15页

其人耳。
<目录>伏暑条辨二十八条<篇名>伏暑条辨第二十一属性:伏暑痢兼赤白,腹痛窘迫,闻谷欲呕,此名噤 口。宜用生姜泻心汤加石莲肉、乌梅、白芍等味,
苦辛泄降也。
凡痢称噤口,最为险候,俗言吃勿死的泻痢,信然也。
然亦有虚实之分。如痢色清淡,口不甚渴,舌白脉软,身无 大热,而食入呕恶,此属虚寒。宜用泻心汤之姜、连苦辛通 降,参、草甘温养胃,加梅、芍酸收制肝,石莲苦寒坚阴,且 得苦辛甘酸之味,而无拒格之患。若痢色浓秽,舌黄口渴,
脉滑或数,发热痛甚,而闻谷欲呕,此属实热。宜用芩、连 苦寒以降其逆,白芍,秦皮以和其肝,山楂,厚朴以疏其 滞,大黄、芒硝以攻其积,车前,赤芩以分水道,则积滞祛 而邪火退,其痢自止。
<目录>伏暑条辨二十八条<篇名>伏暑条辨第二十二属性:伏暑痢兼五色,腹痛里急,不食,神疲脉弦,
此名五色痢。宜用东垣补中益气汤,加禹粮石,白 芍、茯苓,泽泻等味,升清泄浊也。
凡痢兼五色,病涉五脏矣。而食减脉弦,胃虚之象益 着。故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清阳,加茯苓、泽泻以降湿浊,禹 粮石以止泻痢,使阳升阴降 而痢可止焉。
<目录>伏暑条辨二十八条<篇名>伏暑条辨第二十三属性:伏暑痢赤转白,渐变为泻,此脏邪转腑。宜用 真人养脏汤,温涩止痢也。
痢赤转白,又变为泻,此由脏转腑,从重转轻,将愈之 兆,并无积滞。故用真人养脏汤,涩肠止泄,斯为的当。
<目录>伏暑条辨二十八条<篇名>伏暑条辨第二十四属性:伏暑痢久不止,肛脱腹垂,腰酸足萎,食入作 胀,此脾肾两伤,气虚下陷。宜用景岳补阴益气煎(1),
(1)补阴益气煎:注解中所列诸药。系该方之加减原方中无祗、术。尚有 陈皮。
加杜仲、菟丝等味,升阳摄阴也。
痢虽脾病,久必伤肾。今肛垂腰酸足萎,食入作胀,系 肾虚不撮,脾亏不运,若不两顾,病难问愈。故用景岳补阴 益气煎之参、祗、术、甘以健脾,熟地,山药、归身、杜仲 以补肾,兼升麻、柴胡以升清阳之气,俾阳升阴摄,而痢自 止矣。
<目录>伏暑条辨二十八条<篇名>伏暑条辨第二十五属性:伏暑痢久,或止或作,色染不一,面黄腹胀,
此名休息痢。宜用缪仲脾肾双补丸,兼补二天也。
痢久面黄腹胀,已见脾虚之象,若仍或作或止,不特脾 虚气陷,肾脏亦少摄纳之权,非用仲淳之脾肾双补丸,兼补 先后二天,则脾肾亏,痢无已时也。
<目录>伏暑条辨二十八条<篇名>伏暑条辨第二十六属性:伏暑痢赤,身热口渴,腹痛窘迫,肛门如火,
脉数弦滑,此湿火奔迫。宜用白头翁汤,苦味坚阴 也。
此条热迫下注,邪火消烁,故腹痛下坠,窘迫无度,常 如里急之状。且肛门如烙,而身热口渴,脉得滑数,若非白 头翁汤之苦以坚阴,寒以清热,则痢必不止。如热甚者,再 加大黄以涤之;若热不甚,而脉虚数,舌干少津,咽燥口 干,乃阴虚火炽,宜用黄连阿胶汤养阴清热为要。
<目录>伏暑条辨二十八条<篇名>伏暑条辨第二十七属性:伏暑痢色如冻,染以水谷,肛垂里急,随食随 痢,完谷不化,此直肠痢也。宜用赤石脂,禹粮石,
炮姜、粳米,共研粉调服,兼补中益气汤,堵截阳 明也。
凡痢初起,必先伤脾,而后及肾,故古人治痢,虽先辨 明暑湿之在气在血,而后施治,必以脾肾两脏为主。今痢色 如冻,而染有水谷,虚寒之状已着。更兼肛垂里急,完谷不 化,此脾肾失固,关闸已撤,的是直肠之险。(内经)云:
肾者胃之关也,开窍于二阴。肾真失固,则胃关不守,致食 入于胃,不及腐化而仍完谷。若非砥柱中流,截堵网关,则 痢何以休。仿仲景少阴下痢之桃化汤,合禹粮石涩肠堵胃,
勿使直下,庶得运化如常,而出纳有度,再兼补中益气以扶 土升阳,得清气上升,庶善会(内经)浊气在上,则生膜 胀,清气在下,则生餐泄之旨矣。再按仲景论泻痢,有寒而 下利清谷者,因釜中无火,不能熟腐五谷,固厉虚寒。又有 热甚而亦完谷不化者,虽云邪热不杀谷,据愚意言之,究系 胃关失守,摄纳无权。予所阅是症,必系身热口干,舌赤少 津,脉数无力,虚热者居多。大抵阴亏阳动,化生内风,纵 横扰乱,清浊混淆,总属虚象,并非邪热。故每用胃关煎加 赤石、禹粮以固涩之,往往收功。更有肢冷脉虚,面惨舌 淡,此属虚寒,用桃化汤加人参、附子以温补之,亦可奏 效。要之完谷直肠之病,虽有阴阳寒热之分,然寒固属虚,
热亦不外乎虚也。若云邪热不杀谷,数廿年阅历以来,未可 准信,故辨及之,以俟明眼定裁。
<目录>伏暑条辨二十八条<篇名>伏暑条辨第二十八属性:伏暑痢下赤白,奔迫无度,痛随痢减,舌黄脉 紧,此寒凝气滞。宜用当归、白芍、黄连、木香、
山楂、厚朴、大黄、附子等味,温通理气也。
上条言热,此条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