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1-医学实在易-第50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至极难耐,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故 方中全不用风门药,但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则浊阴之气尽趋 于下,而头苦重眩及不知食味之证除矣。其云益精气者,以既知食味,自能多食,精生于谷 也。”

温脾汤
治锢冷在肠胃间,泄泻腹痛,宜先取去,然后调治,不可畏虚以养病也。

附子 干姜 甘草 桂心 浓朴(各二钱) 大黄(四分 水二杯,煎六分服。
喻嘉言曰∶“许叔微制此方,深合仲景以温药下之之法。方中大黄一味,不用则温药必 不能下,而久留之邪,非攻不去。多用恐温药不能制,而洞泄或至转剧,裁酌用之,真足法 矣。

鸡矢醴
治鼓胀。

鸡矢(干者五合,山间者良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食后酒调下。

百合汤
治解 之神剂也。

百合 上用水二杯,煎八分,不拘时服。
保生无忧散 妇人临产,先服一、二剂,自然易生,或遇横生倒产,连日不生,服二、
三剂神效。
菟丝子(一钱五分) 当归(酒洗,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三分) 白芍药(一钱二分,冬月只用一 钱) 甘草(五分) 荆芥穗(八分) 生黄 (八分) 浓朴(姜汁浸,七分) 枳壳(六分) 艾叶(五分) 真 贝 母(一钱五分,去心) 羌活(五分)
上十二味根据方修合,另将川贝研细末,候药煎好,冲入同服,引用生姜三片,空心服。
此方全用撑法,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者也,浓朴去瘀血者也,用之撑开血脉,俾 恶露不致填塞;羌活、荆芥疏通太阳,将背后一撑,太阳经脉最长,太阳治,则诸经皆治;
枳壳疏理结气,将面前一撑,俾胎气敛抑,而无阻滞之虞;艾叶温暖子宫,撑动子宫,则胞 胎灵动;贝母、菟丝最能滑胎顺气,将胎气全体一撑,大具天然活泼之趣矣;加黄 者,所 以撑扶元气,元气旺,则转动有力矣;生姜通神明,去秽恶,散寒止呕,所以撑扶正气,而 安胃气;甘草协和诸药,俾其左宜右有,而全其撑法之神也。此方人多不得其解,程山龄注 独超,故全录之。

失笑散
治产后心腹绞痛欲死;或血迷心窍,不省人事;或胞衣不下。并治心痛,血滞 作痛。

蒲黄 五灵脂(各等分 生研,每服三钱,酒煎服。

黄 六一汤
治气虚口渴不止。黄 (灸六钱) 炙草(一钱)水煎服。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炮姜(八分) 桃仁(二十四粒) 炙草(一钱 水煎服。瘀血不行,加红花一钱;伤风口痉,加荆芥穗三、四钱,益母草三钱。

七味白术散
治小儿吐泻及一切口渴不止。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草 藿香 木香(各一钱五分) 干葛(三钱 共为末,每服三、五钱,白汤调下,或水煎服。

加味芎归汤
治妇人难产,交骨不开。

川芎(三钱) 当归身(五钱) 龟板(三钱,生研) 妇人生过男女顶门发(烧如鸡子大 水三杯,煎八分服,如人行五里路即生。此方去龟板、头发,名佛手散,安生胎。去死 胎。

香薷丸
治水肿。

干香薷(一斤) 白术(七两 先将白术为末,后浓煎香薷汁为膏,和丸,如桐子大,饮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 便良。

又外台香薷丸
以香薷五十斤,水熬膏,令可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加之 ,以小便利为度,无所忌。


金匮防己茯苓汤
治皮水,此症因肺闭则木不逆下而泛溢皮肤,状与风水相似,但不恶寒 为度。

防己 黄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
崔氏疗大腹水肿上气,小便赤涩,颈脉动,不卧方。
苦葶苈(五两,炒) 杏仁(二两,炒黄) 大枣(四十枚,饭上蒸,去皮核 分捣合治为丸,如枣核大,空心服八丸,日晚食消,再服五丸,米饮下。三日后,平旦 服五丸,晚服三丸。
时法治气喘咳嗽不已,可代十枣汤。
《金匮翼》云∶“吐血不止,将本人血,瓷锅焙干为末,每一钱二分,以参麦汤调下 即止。”
《金匮翼》云∶“凡吐粉红色痰涎,是肺络损伤而血渗也。治以鲜藕、白糯米、红枣三 物煎汤,频频服之,久自愈。此方系正白旗迟维新所授,用之最良。

肠痔下血方 木耳(五钱,浸一宿,洗净 空心生食,禁茶汤半日,三服必愈,但不能除根耳。


磁石丸
治膏淋,膏淋者小便浊。

磁石 肉苁蓉(酒浸,切焙) 泽泻 滑石(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不拘时服。如脐下妨闷,加沉香一钱以行 滞气。

鹿茸散
治下元虚惫,小便溺血,日夜不止。

鹿茸(酒洗去毛,酥炙令黄,)生地黄焙 当归(焙、各三两) 蒲黄(一合) 冬葵子(炒,四两半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空心温酒调服。日一服。一方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