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三分)
甘草(炙,二分) 桔梗 苍术(各半钱)
水煎服,无时。
〔云〕妇人有孕伤寒,脉浮头重,腹中切痛,宜
桂枝芍药当归汤
。
桂枝 芍药 当归(各一两)
上锉细末,服一两,水煎。
妇人妊娠伤寒,自利腹中痛,食饮不下,脉沉者,太阴病也。宜
芍药汤
。
芍药 白术 甘草 茯苓(各一两)
上如前修服。
〔《活》〕治妊娠伤寒,安胎。宜
阿胶散
。
人参 白茯苓 阿胶(炒) 桑寄生 白术(各等分)
上捣罗为细末,糯米饮调下二钱,日二服。
治妊娠伤寒,安胎。宜
白术散
。
白术 黄芩(各等分。新瓦上炒香)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钟,生姜三片,大枣一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但觉头疼发热,
便可服,二三服即瘥。惟四肢厥冷,阴症见者,未可服。
治妊娠伤寒,憎寒发热,当发其汗,宜
葱白汤
。
葱白(十茎) 生姜(二两,切)
上锉,水二盏,煎至一盏,连服取汗。
〔海〕
葱白一物汤
用葱白二把,以水一升,煮熟取汁,令食尽。亦主安胎。若胎死,须臾即出。
治妇人伤寒妊娠服药例 若发热恶寒,不离桂枝、芍药。若往来寒热,不离柴胡、前胡。若大渴者,不离知母、石膏、五 味子、麦门冬。若大便泄者,不离桂、附、干姜、白术。若大便燥结者,不离大黄、黄芩。若月经适来适 断者,不离小柴胡。若胎不安者,不离人参、阿胶、白术、黄芩。若发汗者,不离葱、豉、生姜、麻黄、
旋复。若头痛者,不离石膏、山栀、前胡。若伤暑头痛者,不离柴胡、甘草、石膏。若满闷者,不离枳 实、陈皮。若胎气不安者,不离黄芩、麦门冬、人参。若斑发黑者,不离黄芩、栀子、升麻。
〔《大》〕治妊娠时气,身大热,令子不落,
护胎方
。
伏龙肝,研令极细末,调涂脐下三寸,干即易,瘥即止。
又方 井中泥,涂,干即易之。(二方出《本事》,有效。)
又方 浮萍 朴硝 蛤粉 蓝根 大黄(微炒)
上为末,水调敷脐上,安胎解热,极妙。
治妊娠霍乱二方(附少阴吐利门。)
治妊娠发斑,变为黑色,宜
栀子大青汤
。
黄芩 升麻 栀子仁(各二两) 大青 杏仁(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细切葱白三寸,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目录】卷之三十三·伤寒部\妇人伤寒【篇名】产后伤寒属性: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多,阳旦证耳。可 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太阳病。)
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竹叶汤
主之。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
上 咀,每服五钱,枣一枚,姜五片,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渣服。温覆使汗出。若头项强,用 大附子半钱,煎药,扬去沫。呕者,加半夏一钱。
【目录】卷之三十三·伤寒部\妇人伤寒【篇名】产后伤寒续法属性:〔丹〕产后发热恶寒,皆属血气虚。左手脉不足,补血;右手脉不足,补气。恶寒发热,又腹痛,
当去恶血。恶寒发热,乳汁不通及膨者,无子当消。用麦芽二两,炒,研细,清汤作四服调下;有子 当下,用木通、通草、猪蹄汁,调煎服。
产后才见身热,不可发表,并一切苦寒药。必用干姜治之,大发其热。轻则用茯苓淡渗其热。
〔《大》〕凡产后发热,头痛身疼,不可便作感冒治之。此等多是血虚,或败血作梗,宜以平和 之剂与服,必效。如玉露散,或四物加北柴胡等分,煎服。若便以小柴胡汤及竹叶石膏之类,竟不 救者多矣。
玉露散
治产后乳脉不行,身体壮热疼痛,头目昏痛,大便涩滞,悉治之。凉膈压热下乳。
人参 茯苓 甘草(各半两) 苦梗(炒) 川芎 白芷(各一两) 当归(一分) 芍药(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如烦热甚,大便秘者,加大黄二钱半。
【目录】卷之三十三·伤寒部【篇名】续增小儿伤寒属性:〔洁〕伤寒表里攻发有表证恶风恶寒者,当发表。(海藏云∶恶风者,白术散,恶寒者,神术汤。)如气盛 能食,不大便,无表证者,可攻里。春主生,属木。身温,当发汗。(海藏云∶神术汤。)夏主长,属火。身 热而烦躁,合大发散。(海藏云∶神术加黄 汤。)长夏主化,属土,及居四季同,当调其饮食。(海藏云∶四君 子汤。)秋主收,属金。身凉内温,合微下。(海藏云∶通膈丸、金花丸。)冬主藏,属水。身热而恶寒,
是热在外而寒在内,身寒而恶热,是热在内而寒在外。(海藏云∶热在内者调胃承气汤,寒在内者调中汤丸。)
〔洁〕凡伤寒,宜根据四时,阴阳升降,逆顺刚柔而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