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用清胃散;若因肝经湿热,宜用加味逍遥散。
天仙藤散
治妊娠三月之后,足指发肿,渐至腿膝,饮食不甘,状似水气,或脚指间出 黄水,名曰子气。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炒) 陈皮 甘草 乌药(等分)
上每服三、五钱,加生姜、木瓜各三片,紫苏三叶,水煎,食前,日进三服。若因脾胃 虚弱,宜兼六君子;中气下陷,须用补中益气汤。
羚羊角散
治妊娠虚风,颈项强直,筋脉挛急,语言蹇涩,痰涎不利,不省人事,名曰子痫。
羚羊角(镑) 川独活 枣仁 五加皮 薏苡仁(炒) 防风 当归 川芎 茯神 杏仁(
去皮尖,各五分) 炙甘草 木香(各一分)
上加姜五片,水煎服。若因肝经风热,或怒火所致,须用加味逍遥散。
人参橘皮汤
治妊娠脾胃虚弱,气滞恶阻,呕吐痰水,饮食少进,益胃和中。一名参橘散。
人参 陈皮 麦门冬 白术(各一钱) 浓朴(制) 白茯苓(各五分) 炙甘草(三分)
上加淡竹茹一块,姜、水煎,温服。若因中脘停痰,宜用二陈、枳壳;若因饮食停滞,
宜用六君加枳壳;若因脾胃虚,宜用异功散。
竹茹汤
治孕妇呕吐不止,恶心少食,服此止呕清痰。
竹茹(弹子大一丸) 陈皮 半夏 茯苓(各钱半) 生姜(二钱)
水钟半,粳米一撮,煎七分,温服。忌羊肉、鸡、鱼、面食。
《良方》
半夏茯苓汤
治妊娠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呕吐不止。
半夏(泡,炒黄) 陈皮 砂仁(炒,各一钱) 白茯苓(二钱) 甘草(炒,五分)
上用姜、枣、乌梅、水煎服。一、二剂后,用茯苓丸(在三九)。
乌附汤
治孕妇恶心阻食,养胃,调和元气。
乌药 香附(制) 白术(土炒) 陈皮(各一钱) 人参 炙甘草(各八分)
水钟半,姜三片,煎七分服。吐甚者,加丁香、砂仁各七粒。
《千金》
保孕丸
治妊妇腰背痛,善于小产,服此可免堕胎之患。此即《良方》杜仲丸,但彼等分用。
杜仲(四两,同糯米炒去丝) 川续断(二两,酒洗)
上为末,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米饮下。忌酒、醋、恼怒。
一母丸
一名知母丸。治妊娠血热顿仆,胎动不安,或欲堕产。
知母(炒,为末)
上捣枣肉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嚼送。或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 下,或嚼咽之。
束胎丸
怀胎七、八个月,恐胎气展大难产,用此扶母气,束儿胎,易产。然必胎气强盛者乃可服。
条黄芩(酒炒,勿太熟。冬月一两,夏月半两) 白术(三两) 陈皮(二两) 白茯苓(七钱半)
上为末,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茯苓丸
治妊娠烦闷头晕,闻食吐逆,或胸腹痞闷。
赤茯苓 人参 桂心 干姜(炮) 半夏(泡洗,炒黄) 橘红(各一两) 白术(炒) 甘草(
炒) 枳壳(麸炒,各二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日三服。上原方仍有葛根二两,似非所 宜也,用者当酌之。达生散 妊娠临月服十余剂则易产,或加砂仁、枳壳。如兼别证,以 意增减。《诗》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注曰∶先生,首生也。达,小羊也。羊子易生,故以此名之。
人参 白术 当归 白芍 陈皮 紫苏(各一钱) 炙甘草(二钱) 大腹皮(酒洗,晒干,三钱)
水一钟半煎服。一方无当归、白芍、白术。
佛手散
一名芎归汤。亦名当归汤。治产后去血过多,烦晕不省,并一切胎气不安,亦下死胎。
川芎(二钱) 当归(三、五钱)
上咀,每用半两,水煎服。若腹疼加桂;若腹痛自汗,头眩少气,加羊肉;若不应,用 八珍汤;若用下胎,当为末,以酒调服。
(钱氏)
生化汤
此钱氏世传治妇人者。
当归(五钱) 川芎(二钱) 甘草(炙,五分) 焦姜(三分) 桃仁(十粒,去皮尖、双仁) 熟地(三钱)
上 咀,水二钟,枣二枚,煎八分,温服。一方无熟地。附加减法∶凡胎衣不下 ,或血冷气闭,血枯气弱等证,连服生化汤二、三剂即下,或用此送益母丸一丸即下。盖益 母草行血养血,性善走而不伤人者也;一、凡妇人无论胎前产后,皆宜此药;一、凡血晕虚 晕,加荆芥穗六、七分;一、凡产妇气虚气脱,倦怠无力,加人参、黄 ;一、凡阳虚厥逆 ,加附子、肉桂;一、脉虚烦渴,加麦冬、五味;一、气壅有痰,加陈皮、竹沥;一、血虚 血燥便结,加麻仁、杏仁、苁蓉;一、多汗不眠,加茯神、枣仁、黄 ;上体多汗,加麻黄 根;下体多汗,加汉防己;一、烦热,加丹皮、地骨皮;一、口噤如风,反张螈 者,加荆 芥、防风各三、四分;一、恶露未尽,身发寒热,头痛胁胀,其小腹必然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