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338-注解伤寒论-第37页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赵本作“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太阳少阳并病,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也,而反下之,二经之邪乘虚而入,太阳表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
心下硬;少阳里邪,乘虚下干肠胃,遂利不止。若邪结阴分,则饮食如故,而为 脏结;此为阳邪内结,故水浆不下而心烦。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浮而紧,浮为伤阳,紧为伤阴,当发其汗,而反下之。若浮入里,为阳邪入里,则作结胸;浮不入里,
而紧入里者,(医统本有“为”字)阴邪入里,则作痞。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
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者,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不恶寒 者,表已解也;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邪热内蓄而有伏 饮,是里未和也,与十枣汤,下热逐饮。
十枣汤方∶ 芫花(熬。味辛苦。医统本作“温”) 甘遂(味苦寒) 大戟(味苦寒) 大枣(十枚,擘。味甘温,
赵本无大枣一药)
辛以散之,芫花之辛,以散饮;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肾所主也;甘者,脾 之味也。大枣之甘者,益土而胜水。
右上(赵本无“上”字)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 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
糜粥自养。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 烦,面色青黄,肤 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太阳病,因发汗,遂发热恶寒者,外虚阳气,邪复不除也,因复下之,又虚其里,表中虚,邪内陷,传于 心下为痞。发汗表虚为竭阳,下之里虚为竭阴;表证罢为无阳,里有痞为阴独。
又加烧针,虚不胜火,火气内攻,致胸烦也。伤寒之病,以阳为主,其人面色青,肤肉 动者,阳气大虚,
故云难治;若面色微黄,手足温者,即阳气得复,故云易愈。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硬,按之痛,关脉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虚热也,大黄黄连汤,以导其虚热。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味苦寒) 黄连(一两。味苦寒)
《内经》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但以麻 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赵本有“附子泻心汤方”详见卷十)
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赵本有“一 方云∶忍之,一日乃愈”九字)
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蓄,津液不 行,非热痞也,与五苓散,发汗散水则愈。一方∶忍之,一日乃愈者,不饮水(医统本无“水”字)者,外 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而痞亦愈也。(医统本有“矣”字)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赵本有“生姜泻心汤方”详见卷十)
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 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金匮要略》曰∶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干噫、食臭者,胃虚而不杀谷 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土弱不能胜水也。与泻心汤以攻痞,加生姜以益胃。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 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赵本有“甘草泻心汤方”详见卷十)
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 雷鸣者,下后里虚胃弱也。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得安者,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以攻表,加甘 草以补虚。前以汗后胃虚,是外伤阳气,故加生姜;此以下后胃虚,是内损阴气,故加甘草。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 中者,理中焦,此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