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38-脉诀汇辨-第42页

,思当变计。
有无胀闷?
胸腹胀闷,或气,或血,或食,或寒、或虚,皆当以脉合之。
性情常变,一一详明。
病者大都喜怒改常。
<目录>卷七\问诊<篇名>病证属性:问病不答,必系耳聋。即当询之,是素聋否?不则病久,或经汗下,过伤元气。问而懒答,唯点头 者,是中气虚。昏愦不知,问是暴厥,抑是久病。妇女僵厥,多是中气,须问怒否。妇人凡病,当问 月水,或前或后。师尼寡妇,气血凝滞,两尺多滑,不可言胎,室女亦同。心腹胀痛,须问旧新。产 后须问,坐草难易,恶露多少,饮食迟早,生子存亡,饮食失节。若问病处,按之而痛止者为虚。
按之而痛甚者为实。痛而不易,知为死血。痛无定者,知其为气。凡问百病,昼则增剧,夜则安 静,气病血否;夜则增剧,昼则安静,血病气否。昼热夜静,阳气独旺,入于阳分;昼静夜热,阳气 下陷,入于阴中。昼夜俱热,重阳无阴,亟泻其阳,而补其阴;昼夜俱寒,重阴无阳,亟泻其阴,而 补其阳。四肢作痛,天阴转甚,必问以前,患霉疮否?
<目录>卷七<篇名>附辨舌属性:张三锡曰∶“《金镜录》载三十六舌,辨伤寒之深浅吉凶,可称详备。然细讨究,不过阴阳、表 里、寒热、虚实而已。”陶节庵曰∶“伤寒邪在表,则舌无胎。热邪在表,则胎渐生,自白而黄,黄而 黑,甚则黑裂矣。黑胎多凶。若根黑或中黑或尖黑,或属里热,全黑则热极而难治。常见白胎 燥渴,虚而微热,或不得汗,或胃中少有饮而不行,宜温解。”
白滑胎 虚寒冒寒,阳气不振,宜温。
白胎起芒刺 津液不足,胃中有物,宜运动。
黄胎 微热,热渐入里,或燥渴之象,宜清解。
灰色胎 胃中有物,中气虚热,渴而不能消饮者,宜温解。
黑色胎 热入里实燥浓者,宜下。滑润者,水困火,宜温。虽黑而润,所谓水极似火也,不燥为异。
凡伤寒辨舌者,以舌属心而主火,寒为水也。水寒凌火,外感挟内伤,宿食重而结于心下者,
五六日舌渐黄,或中干而边润,名中焙舌。此则里热尚浅。若全干,无论黄黑,皆属里证,分轻 重下之。若曾经下或屡下不减,乃宿滞结于中宫也。询其脉之虚实,及中气何如。实者润而 下之。虚人神气不足,当生津固中气,有用生脉散对解毒汤而愈者,有用附子理中汤冷服 而愈者。一则阴极似阳,一则阳极似阴,不可不辨。
白胎属寒,外证烦躁,欲坐卧于泥水中,乃阴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而然。脉大不鼓,当从阴 证治。若不大躁,呕吐者,从食阴治之。
产后辨舌者,以心主血也。经云∶“少阴气绝,则血不行。”故舌紫黑者,为血先死。
凡见黑舌,要问曾食酸甜咸物否?能染成黑色。凡视舌色,虽有成见,亦必细审兼证,及脉之 虚实。不尔,恐有毫厘千里之谬。
<目录><篇名>卷八属性:小序 运气之说微矣,得其指归者,不数见焉。是编撮其大纲,为初学人阶梯云耳。第曰某年为 某政,执某药以治之,是守株而待兔也。呜呼!麒麟凤凰不常有,世治则见;日月薄蚀有常度,德盛则 免。通于其说者,可以论运气矣。
运气之教,先立其年。干分五运,支立司天。
五运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也。南北二政,运有不同。上下阴阳,脉有不应。先立其年 者,如甲子、乙丑之类,左右应见,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也。其法合十干为五运,对十二支为六气。六气 者,有主有客。天以六气动而不息,上应乎客;地以五行静而守位,下应乎主。经曰∶“先立其年,以明其 气。”是知司天在泉,上见下临,为之始也。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土运甲己,金运乙庚,水运丙辛,木运丁壬,火运戊癸,土君余臣。
太古占天之始,察五气,纪五天,而所以立五运也。谓望气之时,见 天之土气,经于心、尾、角、轸四宿之 上,下临甲己之方,此甲己之所以合为土运也。素天之金气。经于亢、氐、昴、毕四宿之上,下 临乙庚之方,此乙庚之所以合为金运也。见玄天之水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 丙辛之方,此丙辛之所以合为水运也。见丹天之火气,经于牛、女、壁、奎四宿之上,下临戊 癸之方,此戊癸之所以合为火运也。惟土运为南政,盖土位居中,面南行令故也。金木水 火四运,皆以臣事之,北面受令故为北政。土之与金木水火,犹之有君臣之分耳。
风寒暑湿燥火者,天之阴阳,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者,地之阴阳,生长化收藏下 应之。戊己,土也。然化气必以五,故甲己化土而居其首。土生金,故乙庚次之,金生水,故丙 辛次之。水生木,故丁壬次之。木生火,故戊癸次之。此化气之序也。
\r司天在泉图\p01-e31a1.bmp\r \r天之五运化图\p01-e31a2.bmp\r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甲己之岁土运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