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之甘,以药性剽悍缓其势也。
【集注】程林曰∶浊唾壅塞于肺,则不得卧,故时时唾浊也。皂荚味辛咸,辛能散,咸 能软,宣壅导滞,利窍消风,莫过于此。故咳逆上气,时时唾浊,坐不得卧者宜之。然 药性剽悍,佐枣膏之甘,以缓其药势。
魏荔彤曰∶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则较重于喉中水鸡声者矣。声滞者,
挟外感之因;唾浊则内伤之故;但坐不得卧,而肺痈之证将成矣。是上焦有热,痰血包裹,
结聚成患,不可不急为宣通其结聚,而后可津液徐生,枯干获润也,皂荚丸主之,皂荚 驱风理痹,正为其有除瘀涤垢之能也。咳逆上气,时时唾浊,胸膈恶臭之痰血已结,可 不急为涤荡,使之湔洗不留乎?如今用皂荚澡浴以除垢腻,即此理也。用丸俾徐徐润化,
自上而下,而上部方清。若用汤直泻元余,不能治上部之胶凝矣,古人立法诚善哉。此为 预治肺痈将成者主治也。
皂荚丸方
皂荚(刮去皮,用酥炙,八两)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九,日三,夜一服。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注】上气,谓咳逆上气也。面浮肿,谓面目浮肿也。肩息,谓喘也。其脉浮大不治,
又加利尤甚,谓脉证两虚,已属不治,又加利,则上喘下利,阴阳两脱,脉证相反,故 曰∶尤甚也。
【集注】徐彬曰∶此言肺痈之证,元气惫者,为难治也。谓肺痈由风则风性上行,必 先上气,若兼面浮肿,肩息,气升不降也。又脉浮大,元气不能复敛,则补既不可,汗又 不可,况内外皆逆气,非风之比,可尽汗泄乎?故云不治。加利则阳从上脱,阴从下脱,
故曰尤甚。
尤怡曰∶上气,面浮肿,肩息,气但升而不降矣。脉复浮大,则阳有上越之机。脉 偏盛者,偏绝也。又加下利,是阴复从下脱矣。阴阳离决,故当不治。肩息,息摇肩也。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注】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证肩息而喘,目突如脱之状。今脉浮大,则可知浮则 为风,大则为实,故以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外疏皮毛,内降气逆也。
【集注】赵良曰∶咳而上气,则其气之有冲而不下,可知矣;其咳之相连而不已,可 知矣。此皆属肺之胀使之也。邪入于肺则气壅,气壅则欲不喘不可得,惟喘极,故目如 脱,所以肺胀与喘之至也。脉浮,邪也,兼大则邪实。而所以遗害于肺,正未有已,故 必以辛热发之,亦兼以甘寒佐之,使久合之邪,涣然冰释,岂不快乎?然久蓄之饮,何由 得泄,故特加半夏于越婢汤中,一定之法也。
尤怡曰∶外邪内饮,填塞肺中,为胀、为喘、为咳而上气,越婢汤散邪之力多,而蠲 饮之力少,故以半夏辅其未逮。不用小青龙者,以脉浮且大,病属阳热,故利辛寒,不 利辛热也,目如脱状者、目暗胀突,如欲脱落之状,壅气然也。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
半斤)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集解】李 曰∶脾运水谷,主为胃行津液,职卑如婢也。汤名越婢者,取发越脾气,
通行津液之义也。今治肺胀,则麻黄散表邪,石膏清内热,甘草、大枣养正缓邪,半夏、生 姜散逆下气也。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注】上气咳逆喘而躁急者,属肺胀也。乃风郁于外,水逆于中之候也,故曰∶欲作 风水。当发其汗,故曰∶发汗则愈也。
【集注】徐彬曰∶有邪者,尚可治也。若上气但喘而躁,则喘为风之扇,躁为风之烦,
其逆上之涎沫,将挟风势而为风水。今使先泄于肌表,水无风战,自然顺趋而从下,故 曰∶可汗而愈。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互详脉证,以明其治也。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是外伤 风寒,内有水气,主以小青龙汤,发汗则愈。加石膏者,因多一烦躁证也。
【集注】沈明宗曰∶此互上条,肺胀治法也。风寒之邪,入于营卫,挟饮上逆,则咳 而上气也。烦躁而喘,肺气壅逆,谓之肺胀,即肺痈未成之初也。
尤怡曰∶此亦外邪内饮相搏之证,而兼烦躁,则挟有热邪,麻桂药中必用石膏,如 大青龙之例也。又此条见证与上条颇同,而心下寒饮,则菲温药不能开而去之,故不用 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龙加石膏,温寒并进,水热俱捐,于法尤为密矣。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
二三服,小儿服四合。
【集解】李 曰∶心下有水,麻黄、桂枝发汗以泄水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