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91-诊家正眼-第3页

背谬经旨乎!【按】扁鹊曰∶“上部法天,主 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 之有疾,仍宗经旨“上竟上、下竟下”之义。但九候之说,以寸关尺之三部而分浮 中与沉之三候,得无又谬乎!若以扁鹊之说为是,则轩岐之说为非;轩岐之说为 是,则扁鹊之说为非矣!故不得不置一喙于其间也。浮之与沉,固无庸议矣。中 则止有浮之中耳,奚能有沉之中乎!浮而无中,固曰无根。沉则必无中矣,何仅以 为沉脉主里,而全无必死之症乎!盖人但知有中正之中,而不知有中和之中。经 云∶“真脏脉见者死”,脉无胃气者,谓为真脏脉也。是除诸怪脉之外,皆得谓之有 中脉耳。何弃其彰明较着之经文,而反以浮中与沉,索摸于不可知之陋习乎!此 事之不可解者也。况诊脉之法,或以手测,或以目视,而非仅从事于指按也。史称 扁鹊以诊脉为名,而仓公、仲景以下,有不竞趋于名者哉!沿袭至今,而讹以传讹,
为其所纷更者愈多矣。余尝寻绎经文,得其旨趣。人迎止隶于喉旁,三部须兼乎 手足。脏则候之于左手,腑则候之于右手。寸以候上,尺以候下,脏腑皆然,庶不使 有纤毫之疑,而荧惑于其间也。彼七表、八里、九道之纷纭,智又出扁鹊下矣。世 多识之,故不赘焉。)
【按】《内经》以三部各有天地人,三而三之,为九候。上中下不定 乎寸部之位,与扁鹊之寸上关中尺下不同。上部俱定于头面两额之动 脉,即下文天以候头角之气,动应于指(此脉在额两旁瞳子 骨空处);
人以候两颊之动脉(即听会穴等分);地以候口齿之气,动应于指(此脉 在鼻孔下旁,近巨 穴之分)。是则面部不独色诊,且脉诊矣。脉诊则 仍用七诊,可以知头面之详矣(独大、独小、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 陷下也)。中部之三候,俱以寸诊。其地候胸中之气,则气口也。本经《经 脉篇》所谓行气于府,即膻中气海穴也。下部之天,候于关之肝,地候于 尺之肾,人候于脾胃之气。三部之候,天位乎上,人位乎中,地位乎下。独 下部人候反在天之上者,天气下降,接乎地之阴气,此地中之天,人高于 地,即高乎地中之天矣。三部以头候头之属,以手候脏腑之属,不及脐以 下至足者,以足之四经,肾主骨,肝主筋,脾主四肢,胃主宗筋,与肾相 连,并筋骨主之矣。是则手候脏腑之属,并及脐以下至足,以诸脉皆系于 手足,诸经足之脉亦连于手(上廉、下廉、前廉、后廉之类是也),不可泥 头候头之属,遂泥当以手候手之属,足候足之属也。乃本篇之后复申言 之云∶“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 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蠕蠕,
微动貌。浑浑,不清貌。徐徐,缓而迟也。)其应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 死。”(此经文弹按,乃是刺法,与诊脉互相发明其理。)手踝之上,手太阴 肺经脉也,应于中部。(去踝五寸,手踝骨在下,从内廉至太渊,计有五 寸。)足踝之上,足太阴脾经脉也,应于下部。(去内踝骨之上五寸,乃三 阴交之上,漏谷之下也。盖漏谷去踝六寸乃是。)则中部之三候,举一手 太阴,而可概其余。(手太阴者,百脉之所会,大中之中,故应中部。)下部 之三候,举一足太阴,而可概其余。(足太阴,阴土也。阴之与土,其气俱 下,故应下部。)按而弹手足踝者,所以尽两太阴脉之量,周悉无遗也。故 可取之察吉凶也。(诸脉独于两太阴脉加意者,太阴属坤,坤为胃。手太 阴之中部天而即统乎中部之地与人,贵天之中也。是太阴之下部人而即 统乎下部之天与地,贵人之中也。天人之际得中,而地道自宁,不必揭地 之中,且以知天人之中,即胃之中,即地之中也。)《内经》之旨,精奥渊 微,非神圣不能穷其理,故扁鹊以寸关尺配上中下,犹未尽然也。
滑伯仁曰∶“诊脉之道,先调自己气息。男左女右,先以中 指取定关位,却下前后二指。初轻候消息之,次中候消息之,
次重候消息之。自寸关至尺,逐部寻究。一呼一吸之间,脉行 四至为率,闰以太息,五至为平脉也。其有太过不及,则为病 脉,各以其部断之。”(自己之气息调匀,则他脉之至数明辨,故凡诊必先调息 也。男子属阳,故先诊左手;女子属阴,故先诊右手也。
先以中指取定关部,然后下前后二指,则尺寸方准也。轻候消息,其名曰举;中候 消息,其名曰寻;重候消息,其名曰按。一息四至,为和平之脉;若当太息,必以五 至为和平也。太过者,洪大有力;不及者,迟细无力也。各以 五脏六腑察其微甚,审其从违,断其吉凶生死之法如此也。)
又曰∶“臂长则疏下指,臂短则密下指。三部之内,大小、
浮沉、迟数同等,尺寸、阴阳、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强弱相应,
四时之脉不相戾,命曰平人。其或一部之内,独大、独小,独 疾、独迟,左右、强弱之相反,四时、男女之相背,皆病脉也。左 手不和,为病在表,为阳,主四肢;右手不和,为病在里,为阴,主腹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