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6-医学课儿策-第4页

三焦救之,斟酌轻重而急用之,所谓“另出手眼者不外”是矣。顾产后热病之难,更有 故。盖温经之药多能补虚,而补虚之品不能清热。此则复脉三甲定风等法,能补前人之未 备,而产后阴气大亏之热症,可相机而用矣。若夫类白虎一症,东垣用当归补血汤,是劳役 伤阳气之的方,产后之妙法也。而胎前一切病,仍各从见症,应清则清,应下则下,断弗拘 执思过半矣。
(一)宜与叶氏《温热论》中舌苔一段合看。
(二)手挥目送四字妙妙。王旭高注。
问∶《内经》诸痉强直皆属于湿,其义安在?仲景治痉几方能举其要欤?今日之治痉 可以通用乎?痉 痫厥四症,分别处何在?痉病之寒热虚实能历历剖分之欤?痉病亦有六 气所感欤?俗传小儿惊风分明是痉,俗传产后惊风分明是痉,可一一详言之欤?此症为时 邪,变症最多,当细辨之。
《内经》云∶“诸痉强直皆属于湿”,此湿字,风字传写之误也。痉症现象皆风木刚强屈 幼之象,湿性下行而柔,木性上行而刚,湿非无痉也,而湿字不能包括痉病方中,行痉书十 八条,除《素问》、《千金》二条外,其余皆仲景之言,其论脉二条,曰痉脉紧兼弦,曰痉脉伏 坚直,皆风木之象,余十四条,风寒致痉居其十,风家禁下一条,疮家禁汗一条,新产亡血 两条,皆内因也。明乎此而外感内伤皆能致痉其理灼然,何不可通于今日之治痉乎?“痉 痫厥”四字最宜分别。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 者蠕动引 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螈”也;抽掣搐搦时作时止,数日数月复发,发则 不治而自止者,痫也;四肢冷如水者,厥也,四肢热如火者,亦厥也。仲景曰∶“阴阳气不相 接,故曰厥”,《素问》谓“太阳所至为痉,少阳所至为 。”盖痉属水而 属火,一则因寒,一 则因热,各不相谋也。大抵痉、 、痫、厥四症皆当以寒热虚实辨之。六淫致痉,实症也;产 妇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皆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痉也;风温、
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俗传慢惊风者,虚寒痉也;阴液虚而本脏自病者,虚热痉 也。后人皆以痉名,其实寒为痉而热为 。仲景刚痉柔痉之论,为伤寒者而言,未尝议及 病,故抱 在寒水一门,兼风则为有汗之柔痉。盖寒而实者也,除寒痉外,皆 病之实而 热也,治痉宜用刚而温,治 宜用柔而凉。痉而兼 ,水极而似火也。 而兼痉,火极而似 水也,此其大略也。欲细分六气内伤之条目,先当明辨痉 之九大纲。九纲云何?一曰寒 痉,仲景之太阳病,身体强KT KT ,然脉沉迟有汗者为柔痉,因其风多寒少而用桂枝汤加味。
无汗为刚痉,属寒,用葛根汤,内有麻黄桂枝,而不用麻桂立名者,病已至阳明也。若冷风咳 嗽致痉者,用杏苏散。一曰风温痉,即 症也。当阳气发泄之时,君火主气之候,轻则用辛凉 轻剂银翘散,重则用辛凉重剂白虎汤。伤津液者,加地冬;神昏者,用芳香开膻中,如清宫牛 黄、紫雪,愈后用三才六味,以复其津;咳者,用桑菊饮,此症最忌辛温。一曰温热痉,此其 病发于夏至之前,六淫之火气销烁真阴而致此症,较前症重而多,治法一如上,但药之浅 深轻重,视病之浅深轻重而已。一曰暑痉,其症发于夏至以后,其时二气发泄,邪之来也如 奔马,其传变也如击电。如身热、头痛、项强、无汗,暑兼风寒,宜香薷饮。有汗者,用银翘重 加桑叶,咳用桑菊,汗多用白虎,脉芤喘者用人参白虎,身重汗少用苍术白虎,脉芤、汗赤、
多言、喘咳、欲脱用生脉,神识不清用清营加钩勾、羚角、丹皮,神昏者紫雪牛黄,势轻者清 络饮。一曰湿痉,其症有寒有热,寒湿泻久作痫,五苓散或三仁汤;湿火入心包,清宫去莲 麦加赤小豆,重者紫雪、银翘、马勃、苇茎加滑、杏,寒湿苔白经络拘急桂枝、姜附,余见苔 黄手足 者用黄连泻心亦愈。一曰燥痉,燥气化火销烁津液,本能致痉,证略似风温,正秋 时凉风外罩之症,宜辛凉润,有伏暑则兼湿,
宜苦辛淡燥气化寒胁痛呕吐法,用苦温佐以甘辛。一曰内伤饮食痉,即俗所谓慢惊也。必 先由吐泻有脾胃两伤者,有专伤脾阳、专伤胃阳者,有伤及肾阳者,参苓白术、四君、六君、
异功、补中益气、理中等皆可选用,虚寒甚者理中加丁香、肉桂、肉果、诃子类,因他病伤寒 凉者亦同此例。一曰客忤痉,此则因惊吓而致者也。盖小儿神怯气弱,见非常物、听非常声、
或失足落空百中一二,如谓皆因惊吓而致则谬矣。其症发热面青时为呓语、四肢蠕动,宜 复脉去参、桂、姜、枣,加丹皮、丹参、犀角,补心之体配心之用,便结加元参,溏加牡蛎,汗 多神不宁恐惧者加龙骨、整琥珀、朱砂,然必得确情而后用之。一曰本脏自病痉,治此者一 以育阴柔肝为主。以上所谓外感痉,即今日俗所传小儿惊风之痉也。以上所谓内伤痉,即今 日俗所传产后惊风之痉也。盖小儿易痉之故,一由肌肤薄弱、脏腑嫩小、变传最速;一由近 世不明六气,一见外感即与发表,既痉之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