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7-幼幼新书宋刘昉-第342页

肉丸如绿豆,粥饮化三丸。更以藿香汤浴儿,青热衣盖,虫出。意减。
使君子丸 治疳蛔出虫。
使君子 雄黄 熊胆(各一分) 牛黄 蟾酥 麝(各一钱)研,软饭丸如麻子。疳极者,桃柳汤浴,粥饮调三丸。
又:鹤虱 胡黄连 槟榔 熊胆 干蟾(酥,炙黄。各半两)散,空心,汤调一字。服后杀虫如马尾,瘥。三岁上半钱。
吴氏蛔疳七宝丹青皮(去瓤) 干姜(麸炒) 木香(面裹,炮赤) 巴豆(净肉,米醋一碗,煮干,水洗去油) 肉豆蔻(生) 槟榔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各一两) 砂(半两,汤澄慢火熬如煎盐,纸盖收飞者)细末,面糊丸如梧子,朱砂衣。空心服一、二、三粒。欲消食,食后服。酒食伤,诸般积,胸膈不快或腹痛,姜汤;中酒,葱姜汤;心痛,炒姜汤;妇人血气,当归酒;泻肚,陈米饮;赤痢,甘草汤;白痢,干姜汤;脾泄泻,煨姜一块,细嚼汤咽;心腹胀满,浑身倦怠,温酒;转筋霍乱,紫苏藿香汤;中毒药,五倍子雄黄汤;大小便不通,桐木根汤;吐逆,檀香汤;膈上食毒、虚痰,姜蜜酒;头风,腊茶清:儿急慢惊风,金银薄荷汤;疳蛔,石榴汤。
卷第二十六
疳疮第十二钱乙论:疳在外鼻下赤烂,自揉。鼻头上有疮不着痂,渐绕耳生疮。治鼻疮烂,兰香散。(方见鼻疳门中。)诸疮,白粉散主之。(方见本门。)《千金》治小儿疳疮方。
上以猪脂和胡粉敷之,五六度。
《千金》又方上嚼麻子敷之,日六七度。《圣惠》用大麻仁一字,入少水研,取汁与饮之,候虫出即住服。
《千金》又方(亦治疳 )上用羊胆二枚,和酱汁于下部灌之。猪脂亦佳。
《圣惠》治小儿面鼻,身上生疮,及近口生湿疮,并赤白疮等。及疳气入腹,渐渐羸瘦方。
白狗粪 虾蟆 地龙 蜗牛壳 兰香(和根) 人粪(各烧灰,半两) 熊胆 芦荟 麝香(各一分)上件药细研为散。若口中生疮,先以盐酱水净漱口,以绵裹药少许含之;若鼻内生疮,吹少许在鼻中。如鼻外生疮,去痂敷之。疳气入腹,以新汲水空心调服半钱。
《圣惠》疮生面、鼻,不痒不痛,汁流即成疮。亦生身上,儿多患之,亦是风湿搏血气,名疳疮。
鸽粪散 治口中及各处疳疮。
鸽粪 人粪(灰) 白矾(灰) 青黛 麝(各一分)研,日三敷。
麝香散 治面头生疳,口中臭气麝 蚺蛇胆 瓜州黄矾 芦荟(各一分)研,洗净敷,口内恶气,贴药,日三。
熊胆膏 治身、口、面疳疮,并诸疳疾。
熊胆 蚺蛇胆 芦荟 牛黄 龙脑(各一分) 麝(半两)研,井华水三合瓷器盛,重汤煮,数添水,可半日,投糯米三五粒,煮烂,篦子数搅,勿令四畔干,取二豆许,渐吹鼻中,及涂口疮,频使药,两日即停一日,儿发青止。
又:狗粪中米,烧;马街虫曝干并敷。
钱乙白粉散乌贼鱼骨(三匕) 白芨(二匕) 轻粉(一分)细末,先口含浆洗,不时敷。
张涣:诸疳羸瘦,毛发焦黄,口鼻生疮。四珍丹干大蟾(一枚,去四足,纳胡黄连半两在腹内,线缝湿纸裹,泥固烧赤) 芦荟(半两) 麝(一分)研,白面糊丸黍米大。服五七粒,粥饮下。量加减。
治疳疮不瘥熊胆膏熊胆 蚺蛇胆 芦荟(各半两) 牛黄(一分) 龙脑(一钱) 瓜州黄矾(一分)研,井华水三合,银器盛,重汤煮膏,涂。
庄氏:烧饧灰敷。
赵氏治疳疮夺命散五灵脂 莴苣菜(阴干) 地黄花 黄丹(炒) 白矾(飞) 染胭脂 麝(少许)末,看疮大小,浆水洗贴。
赵舍人治疳疮年深见骨,或干或湿。
至宝散白蚬壳(泥中多年,色白丸小) 密陀僧(同蚬壳 。各一两) 无名异(半两)细末,入麝半钱,研,盐汤温浆水洗,掺药,膏药盖,不五、七次即生肥肉,生六分止。不然疮瘢高硕。
如丈夫、妇人有年深不较疮,亦治。
郑愈治疳甜疮。
蚌粉( ) 黄柏 黄丹(各一钱) 腻粉(半钱) 巴豆(三粒,烧)末,麻油调涂。
卷第二十六
疳肿第十三茅先生小儿疳肿塌气丸气肿、水肿不用此药。
川巴豆壳(用醋煮,黑色为度) 青橘皮(去白) 萝卜子(等分)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此○大。每服五丸至七丸中庸,赤小豆煎汤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上气喘促,头腹虚肿,时时作声,四肢无力,常有冷热疳气,虚肿。
大黄散方大黄(半两,煨) 川芎 甘草 黑牵牛 犀角(末) 朴硝(各一分)上件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至三分,入生姜三片同煎,如虚肿入少许蜜,如不肿不用蜜。
吉氏治疳气肿满陈米(半两,巴豆二十一粒,炒焦) 木香(二钱) 陈橘皮 樟柳根(焙。各一分) 萝卜子(轻炒,钱半)末,半钱,赤小豆汤温调下。
卷第二十六
疳后天柱倒第十四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小儿久患疳疾,体虚,久不进饮食,患来日久。诸候退,只是天柱骨倒,医者不识,谓之五软候。须进金灵散、生筋散(方并见本门)。
汉东王先生《家宝》生筋散方木鳖子(三个)